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影影 《时代经贸》2012,(20):25-26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云南作为多民族边疆省区,“倾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在共同发展道路上掉队”。然而,由于历史、自然、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存在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基本情况的分析,结合云南扶持人口较民族发展政策实施的成效,以及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原因分析,提出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是云南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通过调研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推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2021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近年来,少数民族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已经与全国同步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当然也需要看到,受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较大,加快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  相似文献   

4.
胡献政 《发展研究》2007,(5):99-101
福建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54个少数民族,是华东六省一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实现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奋斗目标,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灿 《时代经贸》2011,(18):37-37
民族关系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民族关系的发展历史和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来看,民族关系的良好发展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国家的发展应是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社会。所以,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应在和谐理论的指导下,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这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我国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实行民族问题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当代的一项基本政策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根本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民族地区的实践,推动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保障了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二是维护了祖国统一;三是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进步;四是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相适应,全面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潘鹰 《经济研究导刊》2011,(31):227-228
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控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的总和。民族政策的实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民族政策,如种族隔离政策、种族歧视、民族歧视政策等,积极的民族政策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等。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选择这样的民族政策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的,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坚持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实现民族团结、达到共同繁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毛丽冰 《经济》2012,(8):22-23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加大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依法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推动文化遗产教育与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七要素"引入民族概念;把发展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揭示当代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强调民族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概括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提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主张;明确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解源 《经济月刊》2011,(11):99-99
近年来,青海各级党委、政府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进步极为重视,始终把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民族振兴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