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引起了全球金融业的广泛关注,其中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推出了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将成为未来全球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内部评级法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现状,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考察巴塞尔新协议内部评级法和十国集团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建设的现状和构建符合色塞尔新资本协议并且适合我国商业银行情况的内部评级系统的对策,并讨论了如何在中国建立良好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作为各国监管机构和银行界配置资本的指导性文件,为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提高国际竞争力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内部评级法作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已经在全球先进商业银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应用的进展以及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出发,探讨如何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4.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关键内容之一.本文对内部评级法的主要内容、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要求以及对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尹娜 《中国外资》2009,(16):41-41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酱协议的关键内容之一。本文对内部评级法的主要内容、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法IRB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但是对于我国银行业重要客户群体的小企业,如何运用内部评级法的原理和技术对其进行信用评级管理还需要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尹波 《金融与经济》2003,(11):14-16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信用评级,无论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还是外部评级等,都程度不同的采用了AAA、AA、A、B、C这样离散的信用评级方法,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违约率(广义)的定义、意义、分类标准和测算的方法,巴塞尔新协议中标准法,内部评级初级法,内部评级高级法的异同及对我国信用评级(广义违约率)管理建设的启示,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应采用内部评级高级法的框架,对于信用等级的评定应采用连续变量来代替传统的A、B、C等离散型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8.
内部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深化内部评级体系开发建设,达到实施新巴赛尔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要求,全面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华  胡顺伟 《新金融》2004,(10):32-35
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简称新协议)提出的衡量信用风险的新方法,是新协议的主要内容。内部评级的实施以完善的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为前提。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内部评级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制度建设方面的差距,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被要求使用新资本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新巴塞尔协议》最主要的创新之一就是计算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应用内部评级法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加快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步伐,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被要求使用新资本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应用内部评级法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构建较为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2.
LGD、IRB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的配置和管理是商业银行的职能之一,信用风险是银行业最大的风险之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资本监管下的内部评级法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全新方式,违约损失率(LGD)是内部评级法(IRB)中最为重要和计量最为困难的参数。对IRB、LGD的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内部评级法的意义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内部评级(IRB)还处于较低水平,因而制约了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消化不良资产存量,不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更不利于迎接WTO的挑战,加速与国际化管理模式接轨,积极建立和推行风险内部评级法,这既是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巴赛尔资本协议2004年正式颁布,其中提出的新风险计量方法内部评级法引起了国际银行业的高度关注。本文介绍了内部评级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内部信用评级现状和与西方先进银行的差距,对我国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回顾我国银行监管评级体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与香港金管局使用CAMEL评级体系进行对比,旨在得出我国现行银行监管评级与国际通行标准的差异,进而给出完善我国银行监管评级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2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于2010-2013年间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资本,并鼓励商业银行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该指导意见为商业银行全面改进信用风险管理,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了政策指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双语     
内部评级法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一项核心内容,它允许商业银行通过内部评级体系确定自身的信用风险及最低资本要求。巴塞尔委员会推出内部评级法的目的之一就是将银行的资本要求与其内在信用风险的大小更加准确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以本土化原则开发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茜 《西安金融》2006,(9):72-73
作为《新资本协议》核心的内部评级法将成为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主流模式。所以,我国银行业为适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要求,应尽快建立与之相一致的内部评级系统。目前,监管部门和各家银行特别是大银行已开始着手相关方面的研究并进行着前期的准备工作。坚持本土化的原则,开发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具体包括:夯实数据基础;研究、开发本土化的内部评级模型;加强内部评级系统的测试、优化、升级和维护;优化贷款业务流程;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对接与嵌入。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杰 《海南金融》2006,(9):69-71,80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已正式颁布,内部评级法作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技术,代表着未来银行业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发展方向。国内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也逐步展开,而内部评级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则是其成功运作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西方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要素的方法和西方商业银行基础数据库的建立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基础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评级主要包括监管部门的监管评级、评级机构的外部评级和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三大类。本文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评级方法进行概述,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