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长三角”(注:本文论述的“长三角”均指经济学界一般所指的“狭义长三角”。)数千年来是中国的富庶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更是集经济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长三角”的经济环境,为民营企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浙江新湖集团是温州人企业,成立于1994年,目前在上海和“长三角”大多数城市设有公司。企业融入“长三角”后,得到超常规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划分8大社会经济区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增强。现在,一些地区从经济互利互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新颖的区域概念,如“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等。这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地区经济的日益活跃和跨行政区划的经济联动诉求,给人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3.
2010年春节过后,“民工荒”又一次如约而至,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其他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大户”再次拉响“用工警报”。此次“民工荒”规模巨大、范围极广。据相关部门统计显示,珠三角地区缺工超200万,其中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市用工缺口达20万,长三角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仅浙江湖州用工缺口已经达到5.3万人。  相似文献   

4.
郭湖斌 《经济前沿》2008,(12):27-29
文章通过对“长三角”1990-2006年各个城市货运量的分析,探讨“长三角”经济圈货运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变动趋势,并以此来推断“长三角”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现在很多地区都在倡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很多行业也在寻找与区域内同行合作的机会。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在积极推进区域内的行业合作与联动。会展业联动有助于推动长三角会展业整体良性发展、提高整体行业竞争力。本文基于长三角会展业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长三角区域内会展业发展不平衡、各城市会展业主要定位不明确、区域内会展业发展存在“非博弈合作”等问题提出资源共享、根据城市特色找准会展业发展定位、区域内会展业要由竞争转为竞合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磊 《江南论坛》2003,(8):15-16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了令众多学者惊叹的“井喷”行情,而支撑和维系这种快速增长的主“引擎”之一就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目前,“长三角”区域正坚实地朝着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快步迈进,由此,整个“长三角”的经济关系也将处于重构和整合之中。一、“长三角”经济结构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与历史回顾笔者对“长三角”经济结构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从两个层面上进行:一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二是全国各省区平均水平。2002年“长三角”经济结构竞争力的综合比较结果,见表1。从比较结果看,2002年上海的经济结构竞争力最强,综合位次列…  相似文献   

7.
江南 《江南论坛》2003,(9):37-37
本刊讯为了加强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支持。最近环太湖地区苏州、常州、湖州、嘉兴、无锡五市市委宣传部、社科联决定联合发起举办“长三角一体化论坛”。举办“长三角一体化论坛”,旨在系统研究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性课题,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协作,促进区域有序竞争、协调发展。4月7日,五市市委宣传部、社科联负责同志在无锡召开了“长三角一体化论坛”预备会议。会议认为,举办“长三角一体化论坛”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党的宣传理论部门和社会科学界应尽的责任。与会的…  相似文献   

8.
尽管我国自古便有文化与商品交流昌盛的丝绸之路,但我们却在大开发、全球化的时代,在新的国际化战略布局中落后于他国.我国“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提出,符合该地区国家在合作中寻求机遇、在合作中求发展的强烈愿望.但由于沿线国家条件不一,利益诉求或有不一致,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一带一路”大战略实现必然充满巨大的风险.如何能够在“一带一路”大战略中保障参与方的利益便成为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有关探讨,试图找到一条保障“一带一路”大战略实现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的关键。通过厘清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发展基础,提出“政府主导、相加相融、协调共生”即全域旅游圈构建、旅游IP形象统一、旅游产品与线路整合、旅游信息共享、协调共生运行为主题的五大发展模式和“合作共赢、收益共享、价值共创”的三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新华 《经贸实践》2008,(5):36-36
“世界第一长桥”改变的不只是杭州湾两岸的交通格局,更是对长三角的区域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国际化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国际分工地位“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贸易结构有所改善,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一)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提高。2005年,“长三角”两省一市进出口额达5216·7亿美元,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6·7%。其中,出口额为2905·0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38·1%,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9·7个和9·8个百分点(见表1)。2005年,江苏、上海、浙江出口额分别排在全国的第二、第三、第四位。2000~2005年间,“长三角”…  相似文献   

12.
江南 《江南论坛》2009,(8):62-62
位于长三角北翼的江苏沿海地区纷纷将其战略发展方向选定为东向大海,南接上海,承东启西。近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在上海密集举行合作推介活动,借势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集体接轨长三角龙头——上海。长三角“黄金海岸”因之强势“登台”。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江浙沪信息化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长三角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上海以0.866的总指数位居第一。 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课题由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统计局、江苏省信息产业厅、浙江省信息产业厅联合组织,并委托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实施,旨在科学评价“长三角”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长三角”区域信息化综合竞争力、促进“长三角”区域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即分类指数)以及16个二级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14.
《江南论坛》2004,(6):47-47
本刊讯5月17日上午,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在湖州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时报社、湖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主题为:共建信用长三角,同创市场新秩序。在开幕式现场,16个城市共同签署了《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2003年上半年,由环太湖地区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五市市委宣传部、市社联联合发起举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的倡议,旨在通过研究长三角,服务长三角,发展长三角,系统研究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共同发展的区域性课题,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协作,促进区域有序竞争、协调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加强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支持,是当前社科战线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环太湖地区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五市市委宣传部、社科联联合发起举办“长三角一体化论坛”。“长三角一体化论坛”以环太湖五市为核心,旨在通过研究长三角,服务长三角,发展长三角,系统研究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共同发展的区域性课题,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协作,促进区域有序竞争、协调发展。4月7日,五市市委宣传部、社…  相似文献   

16.
江霞 《江南论坛》2011,(3):21-21
【本刊讯】在2008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指示,长三角区域合作迈出新步伐。2009年,安徽正式成为长三角峰会成员,从此开启长三角合作“3+1”的新时代。2010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进入国家战略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首次列入座谈会这个年会主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前,台州工业几乎一穷二白。30年来,台州人凭着“山的硬气”、“海的灵气”,发扬“敢冒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的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率先创造股份合作制,民营经济茁壮成长,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8.
《经济视角》2008,(7):10-10
日前.南通市来上海“推销”构建沪苏通“小金三角”新型城市组团的战略构想,欲继长三角地区构建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等城市组团后,形成又一个新的城市组团。区域研究专家表示,长三角地区快速崛起的次级都市圈.将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向东,向东!位于长三角北翼的江苏沿海地区纷纷将其战略发展方向选定为东向大海,南接上海,承东启西。近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在上海密集举行合作推介活动,借势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集体接轨长三角龙头——上海。长三角“黄金海岸”因之强势“登台”。  相似文献   

20.
宗翮 《江南论坛》2011,(3):20-21
曾经以星罗棋布的制造业基地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长三角江浙沪诸多城市如何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从长三角的实践来看,那就是要以“凤凰涅粲”的决心,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