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构建了生计资本评估指标体系,对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的生计资本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了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对职工家庭生计的影响及家庭的行为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5种生计资本之间严重不平衡;4大林区职工家庭5种生计资本的分布状况与整个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生计资本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各林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职工家庭的生计资本状况影响其生计策略选择,其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推动职工家庭生计策略转变的重要因素;全面"停伐"政策对职工家庭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带来深刻影响,而职工家庭也采取了诸多适应性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善农户生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议题,更是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质量衔接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2015年和2019年江西省12个县468份林农调查数据,构建林农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及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对不同类型林农生计资本水平变化的影响。经验性结果表明:(1)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农生计资本水平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即生计资本指数从2015年的0.141上升到2019年的0.269,林农总体生计资本水平显著提高16.2%左右,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林农生计脆弱性较强。(2)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农五项生计资本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对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分别上升了13.3%、3.2%、0.2%,而自然资本水平下降0.5%。(3)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农生计资本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即林业专业型、林业补充型及生计多样型林农的生计资本受政策推动的作用更加明显,总体上分别提升23%、3.1%、16.6%。其中,各类林农的金融资本及物质资本水平仍上升最快,且林业专业型林农的人力资本水平轻微上升0.2%。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针对不同生计脆弱性群体实施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聚焦提升林农人力资本及自然资本弥补可持续生计短板、积极引导不同类型林农采取多种就业方式实现生计转型优化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探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资金资本、物质资本4种常见生计资本及失地农民因征地补偿所特有的自然资本补偿对失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直接影响路径和间接影响途径,以期为其他生计研究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入户调查数据,采用熵值法从失地农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生计多样性、保险覆盖率及家庭劳动力就业率4个角度构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评价体系,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路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生计资本对被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机理。[结果](1)人力资本、自然资本补偿和资金资本是主要直接驱动因素,对安宁区失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存在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2)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主要通过间接路径对可持续生计产生有限的影响;(3)人力资本、自然资本补偿与其他3种生计资本之间存在多种内在影响,最终通过资金资本对生计产生的间接效应。[结论]针对失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分析,应使用自然资本补偿替代自然资本,5项生计资本对于该群体生计可持续性影响在程度以及驱动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可持续生计为理论框架,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测算了农户的生计资本综合指数,并以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为标准将农户的生计策略划分为纯粹农业型、外出务工型、农工兼顾型和当地非农型四类,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生计资本组合下的农户生计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生计资本整体偏低,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方面存在明显的内部分化;耕地面积缺乏但人力资本丰富的农户偏向于选择外出务工型生计策略;家庭人力资本不足且耕地严重缺乏的农户偏向于选择当地非农型生计策略;家庭人力资本充足的农户多选择农工兼顾型生计策略。在农户生计资本类型中,人力资本及其配置是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自然资本对农户农业生产策略的黏性作用主要体现在耕地面积方面,且其黏性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物质资本对农户农业生策略产的黏性作用较强,主要通过家庭物质资料和社区公共设施指标发挥作用;虽然农业贷款从政策导向层面扶持农户从事农业生产,但农户的自发存款多用于非农生产,农业生产的自发投资效应还未形成。  相似文献   

5.
科学评价农户受到征地外部冲击时生计能力的变化是帮助失地农户改善生计的前提,本研究提出一套基于生计资本测量农户生计能力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失地前后农户生计资本变化。研究表明,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并利用因子分析及因子综合得分方法,能够解决失地农户生计资本指标选取和权重设置的难题,从水平和结构两维度较好地评价征地前后农户生计资本变化。总体上征地后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小于征地前的水平,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则显著大于征地前的水平;征地在直接降低每个农户自然资本的同时,并不必然增加每个农户的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仍有一定比例农户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发生下降;征地对农户的社会资本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在考察期内具有稳定性;征地后农户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紧密性降低,而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紧密性提高;农户征地前的生计资本对征地后的生计资本存在正向影响,但各个维度的影响重要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基于陕西省5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林农生计资本指标体系,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林农生计资本对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不同类型的林农生计资本结构差异会影响其对林地利用方式的选择;第二,在林农林地利用方式的选择上,各生计资本要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金融资本要素是改善林农生计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从林农生计资本要素出发,提出了鼓励林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农户自身资源是其预防及应对风险的重要依赖,而社会资本在提升农户生计资源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方法]文章基于湖北、广西和江西3省6县570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解析社会资本、大病风险感知及非正式预防行为三者间的关系。[结果](1)社会信任、社会参与、社会声望、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总量对大病风险感知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对非正式预防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社会参与维度对非正式预防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大病风险感知对非正式预防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大病风险感知在社会资本和非正式预防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结论]可通过培育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增加农户社会资源;引导非正式制度的发展;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教育及完善公共卫生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增强农户风险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对宁夏银北地区353户老年人农户调研数据,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宁夏银北地区老年人土地流转现状、生计现状,在量化研究老年人生计资本基础上,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老年人生计策略选择;最后,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土地流转对老年人生计结果及生计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老年人家庭土地流转比例较高,但是土地流转后减少了其生计资本;年龄和社会保障对老年人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完善的社会保障会提高生计可持续性;土地流转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的生计结果,但伴随着老年人人力资本的逐年降低,生计风险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9.
家庭禀赋对山区农户林业相关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浙江省山区31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描述了山区农户的生计策略、不同类型农户的家庭禀赋、收入水平及来源,运用mlogit模型就家庭禀赋对山区农户林业相关生计策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禀赋对山区农户林业相关生计策略具有显著影响;在人力资本指标中,劳动力人数、劳动力平均健康程度对农户选择林业专业化型、林业补充型、生计多样化型生计策略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对选择林业补充型生计策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自然资本指标中,林地面积对农户选择林业专业化型生计策略具有正向影响;耕地面积则对于林业补充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正向影响;在社会资本指标中,家族能人数量对于农户选择林业专业化型、林业补充型、生计多样化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提出促进非农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本;加强山区农户的人力资本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牧民生计的研究多数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牧民的收入,而对于收入来源的生计策略以及牧民拥有的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研究报道很少。不同的生计策略没有好与坏的区分,在不同的区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和西乌珠穆沁旗为例,根据随机抽样的第一手调研资料,运用熵值法评估牧民的五大生计资本,并利用Logit模型研究牧民的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揭示牧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牧民的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均值相对其他资本较高,社会资本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极显著影响。另外,人力资本也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但牧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本却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没有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安徽省芜湖市以本地就业为主的386户稻农调研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IPM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民田间学校能够显著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程度;户主非农兼业对化学防治型、生物防治型IPM技术采纳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物理防治型IPM技术采纳影响不显著;耕地规模越大的农户越偏好物理防治型IPM技术,也越厌恶生物防治型IPM技术;农户耕地块数越多化学防治型、生物防治型IPM技术的采纳程度越低;但农民的健康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对农户IPM技术采纳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从甘肃省陇南市农户的自身意愿出发,结合180份调查问卷,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项目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调查地区的农户更多地希望补偿的多种搭配方式,而非单一的资金和实物补偿;陇南市贫困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项目的可能性比不参与的可能性分别增加0.22和0.14,并据此提出了今后在该类区域生态补偿项目中亟需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DFID模型为理论基础,引入茶农风险感知,构建茶农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运用福建4个茶叶主产区228份茶农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计资本是影响茶农生计策略选择的核心要素,其中自然资本对其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而茶农风险感知对其生计策略选择有重要影响,其中自然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对其影响最大。生计资本、风险感知以及生计策略等对茶农生计结果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农民合作社具有“天然的”益贫特征,在精准扶贫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合作社减贫的农户收入效应及其异质性对于完善和优化合作社产业减贫政策,健全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8年云南、贵州、陕西和甘肃4省欠发达地区1 551份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M),通过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合作社对农户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结果](1)与未入社的农户相比,入社为其家庭总收入带来了约32.26%的收入增幅。合作社对非贫困农户、高收入分位数农户、中青年农户的减贫增收作用最明显。(2)除了对贫困农户财政性收入影响不显著外,合作社对不同贫困属性农户其他不同来源的收入均有提高,对贫困农户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影响最明显,对非贫困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影响最明显。(3)土地面积、生产性资产值、人情往来支出、户主受教育年限、是否参加专业培训、建档立卡户、是否有合作社、主要地理环境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入社决策;学生数量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入社决策。[结论]在积极培育和发展合作社,鼓励合作社由“重数量轻质量、重服务轻规范”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同...  相似文献   

15.
干旱风险冲击下牧户适应性生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牧区连续严重干旱风险威胁着牧户生计,导致牧户的干旱风险管理成为其日常生计活动。准确理解和研究牧户应对日益严重的干旱风险的生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在牧区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以及提高牧民应对干旱风险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文章以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FAO的农户可持续生计灾害风险管理分析框架为基础,基于内蒙古草原牧区牧户的调研数据,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牧区实际建立牧户生计资本指标并进行测度,并运用Logit模型对牧户应对干旱风险所采取的多种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牧户应对干旱风险策略及组合最为广泛和显著的因素,其次为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因此,通过合理的草场流转制度、放牧制度和畜牧业信贷制度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标准提高以及现代畜牧业产业组织方式的建立等方面提高牧户的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水平,能够增强牧户应对干旱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部6省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是区域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区域农村发展存在东中西差异。中部6省(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及江西)农民收入水平处于全国中上水平。深入分析中部6省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基于1998~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部6省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中部6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都在1%的水平下影响显著,其中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效应最大,除山西省外,影响值都达到1.0以上;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次之,中部6省之间的影响效应值在0.65~0.95之间,山西省影响效应最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效应值最小,中部6省除山西省外,其他5个省份的影响效应均大于0.5。并提出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制定人力资本投资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民进行自主性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加大农村医疗基础建设,完善农村医保体系等一系列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转型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清晰识别土地流转对农户生计转型的影响程度,以期为后期土地流转政策及农户生计引导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借鉴已有研究方法,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内蒙古4个市区的380户农户样本数据,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参与土地流转和未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生计模式进行了分析,客观评价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生计转型的影响。[结果]农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户的生计转型产生了显著影响,拥有较低自然资本和较高金融资本的农户倾向混合型和务工型生计策略,同时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家庭更倾向于采取混合型生计策略,而不是采取农业型生计策略。[结论]农地流转后,农户从繁重的种植业活动中得以解放,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生计策略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从传统的主要依赖种植业到经营养殖业、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非农行业,多元化了农户的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甘肃和宁夏3省份1152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资本禀赋、生态认知、生态补偿政策和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资本禀赋、生态认知、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禀赋中,农用机械数量、林地面积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及采用程度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地面积对采用程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总收入对采用行为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相互信任对采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农户生态认知对其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对资本禀赋、生态认知与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及采用程度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检验生态补偿在水源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发展方面的实施效果。方法 文章在调整DFID生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改进基于生计资本测量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生态补偿前后东平湖水源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1)从整体上看,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以来东平湖水源地保护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得到显著增强,可持续生计能力从补偿前的0.302增至补偿后的0.323,但当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仍处于较弱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2)从生计资本来看,补偿后人力、社会、信息、物质、自然、金融、环境资本指数值分别为0.384、0.459、0.508、0.450、0.016、0.258、0.901,自然、金融、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是当地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的短板;(3)值得注意的是,补偿后信息资本与物质、金融、环境资本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提高,而自然资本与物质、人力资本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降低,表明水源地农户的生产方式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或非农行业过渡。结论 当地政府应致力于提高自然、金融、人力资本存量,实施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积极引导水源地农户寻找替代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