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入到新的深化阶段。按照国家战略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增强长三角在全国的辐射带动力、增强长三角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区域空间规划、区域共同市场、区域合作制度缺失的制约,今后应着力在优化区域生产力的空间布局、打破区域要素市场的行政分割、建立完善的区域合作制度等方面寻求突破,以此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间分工是区域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本文基于长三角地级市企业数据,在产业和空间两个层面上用E-G指数测算了长三角二位数产业的集聚程度、三位数产业集聚间的分工状态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溢出效应,从中揭示了产业集聚间分工对整合离散的产业集聚,形成长三角地区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间的分工通过三个步骤锁定地区竞争优势:①产业集聚内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使价值链在空间上的分布趋于离散化,进而导致次级产业集聚间分工的形成,并产生了产业间的溢出效应;②随着分工的深化和趋于稳定,地区专业化水平进一步获得提升;③在区域溢出效应的作用下,原有产业集聚被锁定在区域溢出效应明显的区域,形成广域的产业集聚。以上过程的累积循环形成了该地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全球六大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群之一。在长三角版图上的上海、南京和杭州,曾经是三个同等重要的城市。不过,在新一轮地区经济一体化浪潮中,长三角地区过去“三足鼎立”的旧格局,很可能会演变成以上海为中心,辐射江浙两地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地理区域上讲,“长江三角洲”的范围仅限于江苏省镇江以东、通扬运河以南、浙江省杭州湾以北,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但是,从经济地理角度看,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网络比上面界定的范围要广一些,可以包括江苏的南京和浙江的绍兴和宁波。这个区域正是上海浦东开发辐射力最强的经济圈,本文中“长江三角洲”的概念指的就是这个经济圈。把长江三角洲建设成为21世纪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时代的呼唤,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必然趋势,是浦东开发与长江三角洲协调发展这个大课题中不可或缺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动态     
机构·峰会建长三角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近日科技部、财政部在浙江临安召开了长三角地区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工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中国已形成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带和中西部农业与矿业带状、点状分布的纵向产业集聚格局,这与其资源禀赋和生产力布局是相适应的;但这种产业集聚还处在高集聚、低专业、强政区、弱市场的低端时期,为促进产业集聚专业化发展和解决其财富不均的问题,必须重构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主张对东中西纵向区域合纵连横,形成沿海帮助内地共同发展,中西部农业、矿业与生态贡献区和东部制造业及服务业反馈区协调互动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财政横向均衡区,以区域一体化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主要依靠市场效应来推动产业集聚走向高端专业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西南地区制造业专业化水平与产业同构程度,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文章利用克鲁格曼指数和区位熵衡量了20个制造业2002~2014年的地区专业化水平,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间专业化水平与地区间一体化水平偏低,且13年来无明显提高;各省市存在较严重的产业同构但有缓解趋势;优势产业主要体现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和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较缺乏。基于分析,提出了加快实现行政区经济向市场化区域经济转变,建立健全区域产业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强化西南地区协同产业定位,加快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和重工业的优化升级,实现传统主导优势产业裂变或内涵式转型升级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包括产业规模比率、区位熵等在内的主要产业识别指标体系,以2003~2012年我国31个地区的工业主要产业为研究样本,统计出各产业在地区之间的同构程度,进而研究了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产业同构与产业率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经过分类之后的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产业,其地区同构程度与其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前,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可以形成强大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并促进更大空间范围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经具备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也存在着若干限制性因素。从空间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看,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优化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二级城市的发展速度、促进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市场化进程中的产业同构演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产业同构的演化轨迹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区之间的产业同构程度表现为“先强化、后弱化”的趋势,转折点为1992年。为探求其中的原因,本文采用博弈模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前一阶段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后一阶段区域产业结构趋异的原因分别作了详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互动关系的实现机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而政策实践和相关文献中对此缺乏研究。本文提出了获得两者互动关系的四种实现机制。其基本结论是,产业组织政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工具和内在动力,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组织演化的向导和外部拉力,这种关系的政策效应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在现代经济中,产业链控制策略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相应的经济规制也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热点论题.但现有理论对于市场绩效及经济规制的研究是建立在单个市场效率基准的基础上的.因而严重削弱了其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和政策指导意义。本文首先根据产品本身特性与技术条件对产业链类型进行划分,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产业链整体效率为对象的产业链效率评判基准。这将为基于产业链的市场竞争策略以及相应的经济规制的理论研究提供概念性基础。  相似文献   

13.
区域产业升级一般有产业内升级与产业间升级两种路径,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应以产业内升级为主。洛阳坚持产业内升级为主的路径,加快向新型工业基地转型,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工业发展之路,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对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推进产业升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5  
中国工业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显著。人口和自然资源条件并不构成中国工业发展的绝对障碍,而且在许多方面中国的资源条件(特别是在总量规模和品种的丰富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中国也不具有特别的资源丰度优势,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一个基本国情。依靠大量消费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使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接近了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储量、投资、产能(包括运输能力)、价格(机制和承受力)是工业资源问题的四个基本层面,其中,不同资源产品的价格特征又是资源供求问题的核心问题。对于中国目前和将来所面临的工业资源短缺性危机,一是价格问题,二是产能和投资问题,三是自然储量问题。历史地看,对于工业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权衡,必须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最根本的问题是:工业化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市场竞争过程,而且是国际化、全球化的竞争。归根结蒂,是竞争力决定着生存、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可行标准。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或者一个工业部门实现了以耗费资源技术为主向以节约资源技术为主的转变,称之为“竞争力突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实现竞争力突变的含义是:在社会(包括国际社会)认同的管制标准直至尽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管制标准的条件下,在无歧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节约资源技术比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的工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概括了影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一般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了9项指标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和分析。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提出提升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态工业园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载体,是一个中观的经济学概念。产业政策在促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方式从粗放转型至集约提供有效支持。本文通过研究产业政策在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得出政府应积极制定针对生态工业园建设的产业政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试论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提出了产业集群租金的概念,并将产业集群租金按源泉分为产业租金、地理租金和组织租金。本文认为,产业集群起因于生产要素对产业集群租金的追逐,租金的耗散导致产业集群的衰败。随着产业集群租金的主要来源由产业租金、地理租金向组织租金演变,产业集群从非正式产业集群向有组织的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演进。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集群风险的研究:一个基于网络的视角   总被引:122,自引:4,他引:12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Embedded)网络组织却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并成为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本文从企业集群内在网络关系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最后以企业集群生命周期为基点提出了促进企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参与产品的国际化生产与协作的过程中,不仅带来了国际贸易方式的重大改变,也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这种改变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本文在构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指标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两者相互影响程度,得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越深,该国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越优化,其产品内国际分工地位越高。  相似文献   

20.
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总被引:74,自引:3,他引:74  
在信息化进程中,出现了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部门在数字融合基础上的产业融合。这是对传统产业体系的根本性改变,成为一种新的产业革命。产业融合导致了许多新产品与新服务的出现;开辟了新市场,使更多的新参与者进入;增强了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带来了就业增加和人力资本发展;并派生出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增值机会。因此,产业融合成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随着产业融合在整个经济系统中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它将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根本变化,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