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蓬勃兴起,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一系列财务丑闻却严重损害了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因此应着力探索和构建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以引导其健康快速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起步较晚,关于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理论研究尚不健全,实证研究尤其匮乏。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监督、信息披露以及外部监督这三个方面的国外文献进行综述发现,监督机制对改善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提高组织绩效、维护行业公信力具有一定效果,这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建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非营利组织来说,提高自身持续发展能力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是其目标之所在。实现这一目标,非营利组织必须建立一个固定的社会捐赠群体来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通过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可知,非营利组织在管理和运作中只有充分披露所接收的社会捐赠款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才能满足捐赠人的信息需求并使其享受到捐赠行为所带来的效用,进而采取进一步捐赠行动,非营利组织也由此提高其社会公信力,并能持续地获得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3.
财务不透明使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大打折扣,极大影响其独立运营能力,阻碍其健康发展。本文首先阐释了财务透明度的含义,然后分析了我国财务透明度现状及成因,最后提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4.
非营利组织会计需要随着非营利部门的快速壮大不断完善自身,在发展进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消除实践与理论两者间矛盾的必经程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非营利组织会计所显示出的部分问题,包括基本问题和延伸问题,前者如核算内容的不全面性,后者如会计职能涉及面的狭隘性,以及通过借鉴国外优越经验针对我国组织会计现状提出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建设和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财务不透明使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大打折扣,极大影响其独立运营能力,阻碍其健康发展。本文首先阐释了财务透明度的含义,然后分析了我国财务透明度现状及成因,最后提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会建设,需要政府、公民与社会三方的多元合力,其中,社区非营利组织在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社区非营利组织还存在着资源匮乏、力量薄弱、运作失范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加强政府与社区非营利组织的互动合作,形成社区非营利组织的网络体系,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规范管理,建立科学完备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活跃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提供着多种多样的公益性或互益性的社会服务,分析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领域、方式和作用能够使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非营利组织。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及推动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组织的经费不足、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等等,因此,政府、社会各界以及非营利组织自身都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强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的意识等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非营利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使现有的从政府中分离出来的非营利组织成为真正适应社会选择模式的非营利文组织,组织学习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非营利组织组织学习的一般目标,就是要向营利组织和国外营利组织学习和变革之道.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社会已经有了相当发达了,我们的非营利组织切不可因落后而做出过激的行为,否则将适得其反.因此,我们需要从员工层面和组织层面两面认真分析非营利组织学习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非营利组织营销的时代已经来临,用营销技术来开展组织的活动是非营利组织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只有通过及时树立营销理念,不断学习国外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先进经验,运用营销技术来开展组织的活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非营利组织属于信任的产物。非营利组织产生后,需要通过外部信任体系和内部信任体系的建设提高自身的信任度。但是非营利组织的信任问题具有现实性。基于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内部信任体系和外部信任体系的建设,建立提升信任水平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2.
非营利组织在介入社会保障领域以后,能否持久高效地为社会大众服务,是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研究的问题。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主体、客体是多元的;社会保障的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表现形式有财务责任、过程责任、效益责任和以弱势群体需求为导向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制度中嵌入党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企业治理的重要特色。基于建立基层党组织的人数规则,本文使用模糊断点设计(FRDD)检验党组织与私营企业环保投入的因果联系:(1)修正内生性的基础上,发现建立党组织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环保投入,OLS可能低估了党组织的作用;(2)"监督和引导"是党组织产生作用的重要机制,表现在约束私营企业遵守和执行政府环保政策和法规;(3)党组织促进环保投入的作用,会被私营企业主"党员身份"正向调节;(4)外部环保约束越强,党组织的促进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为完善私营企业的环保治理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拓展认识"非公组织党建"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非营利性组织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在公共物品提供上的不足。文章分析了非营利性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性,深入探讨了我国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物品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公共物品提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扶贫性公益小额贷款机构是有效缓解"三农"融资需求的方式之一。本文对宁夏盐池县妇女创业小额信贷中心的运行进行长期跟踪和调研,总结了其主要特点和成效,并提出了通过建立小额信贷与农户自助组织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信贷的高效率和机构可持续;建立以推广员为纽带的信贷服务体系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重视我国社会成员的精神健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党的建设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体现。特别在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健康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重视社会成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精神危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使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相结合,重塑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立项研究的最高级别,通过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旅游项目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其发展态势,总结其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以期为旅游研究工作者课题申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转型中的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现代化而引发的社会转型,全面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从而不断重塑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和内涵。与传统相比,民族凝聚力有了本质的不同;社会转型中民族凝聚力弱化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社会转型对民族凝聚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塑造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体育产业民族品牌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国家战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关民族品牌发展仍然没有形成清晰可行的战略导向,政府对民族品牌在政策上的保障力度还较小,存在缺失的部分.因此建议政府要把争创民族品牌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尽早完善体育产业民族品牌的社会支持和引导系统.地方政府财政、税收政策和奖励体系上加大力度,行业协会加强组织协调和政策咨询;政府还应在引进品牌赛事过程中加强对民族品牌的政策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新出现的社会边缘群体。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制度排斥与制度缺失使得他们难以享受到国民待遇,特别是社会保障权益。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而且是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