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文斌 《上海保险》2014,(1):36-38,59
出口信用保险是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贸易促进措施,是各国政府支持出口、防范收汇风险的国际通行做法。出口信用保险诞生于上世纪初的欧洲。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支持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并正式运营后,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27日,同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6项稳定外需政策措施,第一项就是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为此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即“840计划”;针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专门安排421亿美元融资保险,即“421专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此下调了保费费率,放松了国别限制,全力支持出口复苏。2009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和保障了902.7亿美元的出口,带动了1300多万个与出口相关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3.
刘芳 《上海会计》2005,(2):39-40
在世界各国中,日本是最早建立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国家。1937年就成立了地方性的东京都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在内部组织机构上,实行“理事会——本部——部(支所)——课”四层组织体系;1958年成立全国性的日本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和全国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联合会,将信用担保体系和信用保险体系合并为一,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共担风险,担保与再担保(保险)相结合的全国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4.
刘晓东 《时代金融》2014,(3):347-348
为了响应我国的出口战略,出口信用保险制度越来越受学者和专业人士的重视,本人试着从出口信用保险的内涵以及各国出口信用保险开展的现状入手;从时代需求,政府政策指向;出口企业的需求;以及信用保险公司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分析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需求;并尝试提出自己关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信用保险是信用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完善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信用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而信用保险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尽快做大做强信用保险事业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业化经营是信用保险服务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最优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 贷款信用保险是保障银行因债务人无法按期归还贷款而使银行遭受损失时,可由保险人赔偿的一种信用保险。它是由银行向保险公司投保的信用保险。如何开办此项险种,笔者想谈几点构想:一、贷款信用保险的承保1、标的。银行贷出的款项资金做为保单载明的特定保险对象成为保险标的。2、条件。贷款信用保险所承担的责任往往是人为所致,风险较大,承保必须是有条件的。如贷款必须按审查、把关、监督的一套手续办理,建立责任制、及时检查。参加此项保险的借款企业必须将其财产、货物参加有关的各种保险。如企业财产险、货物运输保险、机动车辆险等。  相似文献   

7.
<正> 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货币或商品支配权的让渡,简单说,就是借贷活动。银行信用是由银行以货币资金形式直接贷给需款单位或个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信用集中于银行。贷款信用保险是保障银行因债务人无法按期归还贷款而使遭受损失时,可由保险人负责偿还的一种保险,它是由银行出一定数量的保险费向保险公司投保的信用保险。现阶段我国开办信用保险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开办贷款信用保险的必要性长期以来,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贷款中,都通过各种形式的贷款信用保险来保证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目前,我国除了出口信用保险外,国内企业或个人贷款尚未开办此项业务。各专业银行贷款因逾期、沉淀、呆帐而妨碍了银行资金的正  相似文献   

8.
实证研究利用2005年至2011年我国各省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与对外贸易额、GDP及失业率数据建立面板模型,以研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是否具有显著的政策性作用。模型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的确具有增加出口、拉动经济及平稳就业的政策性功能;并且对于外向型经济弱省,出口信用保险对经济拉动作用更加显著,对外向型经济强省,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本身及控制失业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无论在出口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还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时,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效应都是存在的,在出口经济受到总体形势抑制时,这种拉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原则上允许各国政府运用官方促进的出口信用保险,由此出口信用保险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促进出口贸易的有力手段。本文以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运用2002年至2014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就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扩大出口贸易规模具有促进作用,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则对出口贸易规模具有抑制作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而言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规模的促进效应更大,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规模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因此,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功能,制定差异化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出口信用保险是规避收汇风险的有效途径,信息攫取则是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的手段之一,对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当信息攫取、资本、国际贸易对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边际贡献率相同时,出口信用保险增长率达到稳态,并以一个稳定的速率增长。将出口信用保险纳入Ramsey模型,从信息攫取角度分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发展,结论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信息攫取对出口信用保险发展都存在显著影响。但出口信用保险行业的信息攫取力度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荣幸  张彤  杨成佳 《保险研究》2015,(11):69-85
本文对国外出口信用保险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主要整理为如下问题:第一,出口信用保险的价值作用;第二,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失灵问题;第三,谁是出口信用风险的最适合承担者;第四、费率厘定的理论与实践;第五,政府补贴与扭曲贸易问题;第六,国家监管。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出口信用保险是保险在中国算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保险种类,就出口信用保险是否应该商业化,理论界主流的观点都认为商业性出口信用保险应该进行商业化。本文就这一观点进行驳斥,通过分析出口信用保险的理论基础、国际上出口信用模式的发展及当今社会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给出当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不应该商业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保险信用”是保险信用体系的核心元素,由于保险行业独特的经营特点,决定了保险信用本质上属于广义的信用范畴,其定义应当是指,在保险经营活动中,以最大诚信原则为基础,在法律的框架和市场经济的原则之下,体现职业道德,保证保险合同得以覆行的一种行为规范。保险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法律调整、制度建设、道德规范和社会监督等手段对保险监管者信用、保险主体信用及业外信用在保险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规范而形成的保险信用体系的完整系统。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0—2020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各分公司相关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效率进行测度。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得出各地区历年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效率指标值,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效率非DEA有效,且在2010—2020年期间呈现“倒N”形波动状态,发展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次,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对各地区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效率的测度结果进行层次聚类,研究表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区域异质性;再次,分别从规模效率、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三个方面提出创新出口信用保险营销模式、推动政企合作、加强产品创新等对策建议,以期助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信用保险从起源伊始就承载着较为显著的政策性色彩,尤其是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大,体现一定程度的国家意志,使信用保险存在商业性和政策性交织相存的现状。政策性信用保险目前存在政策性机构专属经营、商业机构经营以及政策性和商业性机构共同经营三种经营模式,我国的政策性信用保险经营模式采取第三种,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负面作用,阻碍我国信用保险行业的快速有序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信用保险的商业性和政策性进行厘定。构建我国信用保险商业性和政策性的协调机制,关键在于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范围予以界定和限制,彻底推进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的商业化,制定具体的商业化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吴喆  吴钰 《上海保险》2014,(8):60-60
日前,平安产险正式获得短期出口信用险牌照,将为涉外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险服务。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是指保障信用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最长不超过两年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17.
许让 《中国保险》2013,(6):28-30
出口信用保险最早诞生于欧洲,因其在提升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保障出口商的收汇安全和银行的信贷安全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获得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将近100年的发展历史中取得了长足进步。而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起步较晚,其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为加快出口信用保险产业升级,出口信用保险的商业化转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国外出口信用保险商业化转变的先行经验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即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占总的出口额的比例,是反映一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部分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可高达50%,综观其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积极推进出口信用保险的商业化转变。  相似文献   

18.
出口信用保险(Export creditInsurance)是指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由保险机构对企业投保的出口货物、服务、技术和资本的出口应收账款提供安全保障机制,主要承保国外买方的商业信用风险和国外的政治风险,按信用期限长短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包信用期限不超过360天的出口业务,中长期限承保信用期限为360天以上的业务。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出口信用保险的…  相似文献   

19.
许露 《金卡工程》2010,14(8):323-323
目前,世界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出口信用保险已经成为促进一个国家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工具。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说明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含义及其特点,着重论述了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20.
出口信用保险问题研究:以法国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保障出口收汇安全,建立一套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出口信用保险是保障出口收汇安全的重要一环。为何出口信用保险好梦难圆?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扩大承保范围,推进品种创新,增强政府支持力度,完善法律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