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马淑琴  杜华俊 《经济地理》2011,31(4):636-641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区域出口贸易影响主要来自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与阻力因素的冲击。通过面板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部需求锐减、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骤减的重要原因。从区域层面看,国外收入水平下滑、劳动力成本上涨、投资下降对东部地区出口波动影响显著,需求减少与原材料价格波动是中部地区出口受挫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成本上涨与FDI是西部地区出口下滑的重要因素。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优化东部地区出口贸易结构,培育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来的宏观数据显示:中部地区投资效益最好,西部地区投资效益次之,而东部地区投资效益下降,表明我国经济已进入“调整东部、建设中部、一切西部”时期。东中西部地区工推进协调发经跳跃式进入西部大开发的选择,更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投资效益更好,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建设投资,加快中西部地区,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姜涛 《经济问题》2012,(6):72-77
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对农业增长有重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差距的形成。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投资方面的差距较大。通过基于回归的方差分解,运用1994~2009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间的区域差距,能够被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投资上的差异所部分解释。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投资以改善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差异过大的现状,倘若政府持续执行沿海侧重型的投资发展策略,则区域差异将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为此,必须提高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尤其加大对中西部农村的投资,并改革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制度,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刘勇 《发展研究》2012,(10):42-48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排序格局,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格局。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距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笔者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地区的政府投资挤出(挤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东部地区政府投资挤入效应最明显,西部次之,而中部地区则最低。另外,民间投资除了受到政府投资的影响外,还受到经济波动、城市化率、基础设施水平、金融发展程度、城市的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合意的民间投资水平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仙 《经济研究参考》2012,(55):63-70,82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格局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格局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与新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一五”以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态势和新特点,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严重,东部地区在全国地位继续下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效果明显;西部地区经济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东北地区经济出现好转迹象;区域经济开始向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城乡收入差距从东到西逐步扩大。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要更加关注区域不同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协调,重视问题区域的发展;完善区域政策调控手段;高度重视资源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探析了我国公共投资区域结构效率,实证分析发现省级区域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综合效率(生产力指数)在大多数年份较上年都有所下降,平均增长率下降1.1%;东部、中部及西部三大区域公共投资经济效率均低于私人投资。提出在公共投资的区域配置结构中应减少东部地区比重,增加中部、西部地区的相对比重;在私人投资的区域配置结构中,应相应增加东部地区比重,减少中部、西部地区的相对比重等政策建议以提升区域公共投资结构效率。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省际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等影响变量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政府消费增长率、居民消费增长率、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净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缓,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政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美玲 《时代经贸》2009,(10):91-92
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却远远低于我国的东、中部地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全面的阐释,论证了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走集群化道路的可行性,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培育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投资主体、投资去向及其投资需求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我国从东部往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总体也呈现逐渐递减的状态。第二,各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主体构成存在明显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非农户投资比重远远大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非农户投资比重。第三,中西部地区在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远远大于东部地区,但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远远小于东部地区。第四,各地区农民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需求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需求最强烈的主要是社会性基础设施,中西部地区需求最强烈的主要是经济型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我国西部业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将面临比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更为严峻的环境形势。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关系,充分利用国内私人资本在西部环境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拉动内需、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BOT”投融资方式的应用无疑是上上之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和投资能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华  姜照华 《经济经纬》2006,41(5):61-63,67
本文首先分析了比较有影响的几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条件,然后从区域创新能力和投资能力这两个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出发,在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古典”区域,应采取“再造战略”;河南等“中部”区域,应采取“对接战略”;对于落后的西部地区则应选择“融合战略”。  相似文献   

14.
1978—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超过9%,被世界称为"中国奇迹",超前发展的基础设施是中国实现奇迹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利用1978—2011年数据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础设施投资经济增长存在正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内外部环境改变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中国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越发重要。以经济效率提升与经济动能转换综合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使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①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均有利于经济效率提升,只有基础研究显著促进经济动能转换;②东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存在差距,基础研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阶梯式地区异质性影响,即对东部地区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无显著影响,对西部地区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仅对东部地区经济动能转换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应用研究无显著地区异质性影响;③基础研究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只有达到一定收入水平,基础研究才会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④为实现2025年前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来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幅需保持在[24.7%,29.3%]区间。  相似文献   

16.
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碚 《当代经济科学》2001,23(6):10-14,22
当年东部地区从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与当前西部地区面临的经济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别。西部地区虽然也有许多优势,但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因此,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适应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真正取得成效,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要有持续不断的投资。而要有持续不断的投资,就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引导更多的商业性资金流向西部地区,在这方面,能否提高西部地区对投资资金的吸引力和消化力,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建设中,特别要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要正确认识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生态治理或者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正确解决好市场运作与政府功能怎样结合的问题;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对外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17.
姜涛 《经济与管理》2012,26(7):24-28
农业增长离不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具有技术不可分性、低排他性、不可贸易性等特征,因而应当主要由政府的公共投资来提供。运用1994—2009年期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模型的比较分析,发现耕地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是不断递减的,但由于农业经营制度变革、公共投资增多、农业技术进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原因,农业总产值仍稳步提升。农田水利灌溉、农业科研、农村教育和农村电力等方面的公共投资都能推动农业增长,但由于各项投资的边际影响不同,需要在不同地区有所侧重。研究还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投资能够明显缩小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比较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环保投资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就三大地区环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地区的环保投资与GDP之间均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但不管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是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投资效益都很低.为使三大区域环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化,实现环保与经济增长的共赢发展,应不断完善环保投资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环保投资效率并优化环保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区域发展战略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笔者利用2003年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评估了该战略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净效应。笔者引入项目评估计量经济学中的合成控制法控制了选择性偏差和由此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使得东北三省2003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11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但自2007年以来该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呈递减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改善基础设施实现的, 人力资本积累、科技进步和投资环境并未改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虽有改善但作用有限。因此,这种增长效应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冲击而缺乏可持续性。进一步深化东北振兴战略,需要调整对东北地区政策扶持的方向、方式和对象。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旨在运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创新,作为企业创新发展新机遇,但在研发投入中如何处理好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关系,却面临两难选择。将社会创新融入企业可持续发展中,聚焦社会创新导向企业(SocialInnovation-OrientedEnterprise,下文简称SIOE)的研发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机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7数据,探讨SIOE研发对双重绩效(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绩效差异性形成原因。研究结果显示,SIOE研发对经济绩效有即时效应且持续显著,对社会绩效有滞后效应,滞后期为1;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政策差异,研究发现,仅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SIOE研发对经济绩效的推动作用得到证实,西部地区SIOE研发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作用没有得到实证支持,但西部地区SIOE研发投入对社会绩效有滞后性影响。而且上述差异与企业年龄和企业成长性有关;SIOE研发投入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平衡不仅存在地区差异,而且与参照的时间点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