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例,回顾了国外R&D管理模式的演进过程,评述了国外R&D管理理论的内容与特点,并介绍了目前R&D管理模式发展的新趋势。最后提出,第五代R&D管理的核心是研发知识管理.并对我国的R&D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虚拟R&D团队模式基础上,分析了合作R&D模式和合理内生知识溢出度的理论基础,从利益分配、知识转移、激励和安全机制这些核心方面阐述了虚拟R&D团队运作过程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持续改进是R&D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过程审核可以为过程改进识别机会。针对R&D项目的过程特性,提出了基于过程审核的持续改进方法。分析了R&D项目质量持续改进的内涵及特征,给出了持续改进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综述国际化R&D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践;本文指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R&D指导理论缺失的现象,提出了以创造性资产理论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R&D指导理论的观点;针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大量R&D中心和中国市场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现实,提出了以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互动循环模式为中国企业获取国际化R&D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所建立的模型是D'Asprement和Jacquemin(1988)模型的一个扩展,它构建了两个企业在不确定情形下进行R&D竞争和合作的理论模型。模型的目的是解释不确定性如何影响研发效率,比较两个企业在R&D竞争和两种合作模式下技术投入水平、产量以及企业利润的情况。主要结论是企业的R&D研发(产量)水平总是随R&D成功概率的增加而增加的。当R&D溢出较大时,企业合作研发条件下的研发(产量)水平大于竞争条件下的研发水平,也大于联合实验室条件下的研发(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陈海声 《现代财经》2006,26(1):32-37
本文首先分析了原创性R&D的投资收益特征和投资特征,指出原创性R&D以内源融资为主、以股权融资为主,并通过对广东省部分大、中企业研发投、融资状况的调研,分析广东省大中企业R&D以应用性开发为主,提出现阶段R&D融资的基础措施。即,实行R&D过程与销售实现的早期结合;从产业链角度进行扩股;以并购形式扩股;以股权形式联合,可加速R&D融资。  相似文献   

7.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产权理论出发,探索企业R&D项目内制和外包的边界,并提出了3种R&D外包模式。同时,根据潜在沉淀成本、技术创新程度、R&D外包项目成果的期望价值3个因素,对R&D外包决策边界成本和R&D外包的效益进行分析权衡,提出了相应R&D目外包战略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工业R&D效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闫冰  冯根福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6):14-18,108
长期以来,中国工业产业R&D效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工业的37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考察了从1998年到2002年5年期间的中国工业R&D效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R&D效率总体水平低下,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工业企业R&D效率与前期投入成正比,而与行业竞争强度成反比;工业行业的R&D效率可能主要与其市场结构有关,而与该行业中的主要企业是否国有企业无关;中国工业R&D效率的高低不仅与行业的市场结构有关,而且与政府的支持方式也有联系。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中国如果要继续保持经济的较高速度增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提高中国工业R&D的总体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1.R&D活动的观念问题分析。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R&D活动在实质上是让位于政府的,政府部门(尤其是一些工业行业的管理部门)广泛参与了R&D的各种活动,有的甚至插手或承担着本应由企业承担的具体义务,企业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主体地位,退化为简单的加工车间,造成了我国长期存在R&D的主体“错位”现象。结果导致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R&D活动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的一体化,企业虽然已经开始认识到R&D的重要性,但是这种长期形成的观念仍是企业进行R&D活动的主要障碍。2.R&D活动的成本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战略成本管理在R&D项目中的实施。将进一步在广度和深度上扩展支持R&D项目计划的信息量。本文提出企业R&D项目的战略成本管理总体思路。阐述企业R&D项目战略的分析与规划,并提出采用多种项目方案分析方法。保障研发项目的战略规划与实施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R&D扩散是技术创新扩散的基础和前提,科技中心城市的R&D扩散效应对周边区域技术进步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阐述了R&D扩散的系统理论,对影响R&D扩散能力的评价指标变量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以北京区域为实例,借助扩展的CH模型对R&D扩散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的研发投入R&D和区域外FDI带来的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且FDI的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区域内的技术创新与扩散。  相似文献   

12.
付丹  傅毓维 《技术经济》2006,25(3):19-20
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它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能力,而主要取决于它的技术创新能力,即企业的R&D能力。本文提出了R&D能力企业内化概念,并通过对R&D能力企业内化含义的界定和解释,论述了R&D能力企业内化对企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及其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刚  罗亚非 《经济论坛》2007,(10):85-88
R&D国际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20世纪80年代,关于跨国公司R&D国际化研究文的文献也屈指可数。从1990年开始,关于跨国公司R&D的研究日渐丰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R&D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国际机构关注的热点(Niosi,1999)。在所有研究文献中,都或多或少对R&D国际化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自主研发投入是高技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经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的分析,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研发(R&D)投入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对内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产品出口需求下降,而外部融资环境中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主要是科研活动经费外部资金来源的变化,全球剧烈动荡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也使高技术产业面临更大的风险,对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实证研究采用与高技术行业科研外部资金来源、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相关的7个涉及以上两个路径的指标,根据高新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最新的13年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R&D投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变化和外部资金来源对R&D投入有明显的影响,面对经济危机,政府对高技术产业R&D的扶持决不仅仅是提供资金,更需要建立一个全面协调的扶持高技术产业的完整政策体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R&D项目管理模式都是针对企业盈利能力提出的,而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研究是围绕社会利益展开的,因此传统R&D项目管理模式均有相应的局限性。在对国外此领域研究成果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环保R&D项目时,仍需将商业利益放在首位,并结合传统R&D项目管理模式,提出环保R&D项目管理模式,最后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扶持工业R&D共担投资风险针对工业R&D的特点和发展出口型高技术产业的需要,以色列政府对企业R&D采取了扶持和引导并重的策略。扶持是基于工业R&D的高风险性,政府对企业的工业R&D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使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投资风险,从而降低企业自身的投资风险,以此刺激、鼓励企业投资进行高技术及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目前,以色列政府每年用于支持工业R&D项目的经费预算已达到4亿美元。以政府在扶持和引导工业R&D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l.制定《工业R&D鼓励法》为了鼓励公司、企业和研究机构积极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外政府资助R&D投入经费和投入模式演变的研究,发现国外政府资助R&D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企业研发投入的迅速上升,政府资助R&D占总研究开发费用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政府资助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各国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发达国家呈下降趋势.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势;投入模式逐步从直接投入转到间接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成为各国相继采纳的主要投入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省际工业全要素R&D效率和影响因素:1999—200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洋 《经济学》2010,9(2):1029-1050
本文通过建立全要素R&D效率估算框架,对1999—2007年省级大中型工业全要素R&D效率及其组成全要素R&D资本效率和全要素R&D人员效率的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大中型工业全要素R&D效率和全要素R&D资本效率除了在2002—2003年出现下降以外,其余年份都是上升的,并且保持东部〉中部〉西部;全要素R&D人员效率在2005年以后呈东部〉西部〉中部;要素禀赋和产权变量是促进全要素R&D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企业规模扩大和R&D投入则起了抑制作用;R&D投入与FDI的交互项对全要素R&D效率的提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般测定R&D国际化的指标主要用企业的海外R&D机构的数量、占研发经费的比率,或从事R&D工作科技人员的数量等来衡量。据JBIC的年度“关于日本制造业企业海外事业开展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日本跨国公司海外设立的R&D机构比2000年增加了72.3%,其中在北美和EU15国增加了28.8%。而在发展中国家却增加了3倍,特别是在中国的R&D投资增加了4倍,在华R&D投资比率从2000年的7%扩大到18.4%。日本企业的海外R&D机构数量从1999年的472家,增加到2005年的509家。另一项日本经济产业省2005年进行的“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概要”的数据显示,日本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经费的比率从1998年的2.3%上升到2004年的2.9%。上述日本跨国公司R&D的海外投资进程的变化,恰好与中国引进外资R&D机构的增幅呈现出一致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周新苗 《生产力研究》2006,89(6):122-124
文章运用我国1998年-2002年各省的有关经济数据,分析了国际技术外溢的溢出效应与竞争效应对我国工业部门R&D活动的影响。我们发现,国际技术外溢对我国工业部门R&D活动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和负向竞争效应,负向竞争效应比正向溢出效应表现的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国际技术外溢对不同所有制工业部门的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是不同的:它对我国国有工业部门的R&D活动有不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和显著的负向竞争效应,对我国三资工业部门的R&D活动有尽管不显著但表现为正的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因此,国际技术外溢对国有工业企业R&D活动冲击较大,而以外商独资、三资企业为主的工业企业的R&D活动相对受益。最后,提出了促进国际技术外溢对我国工业部门R&D活动技术扩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