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营  刘西 《经济导刊》2008,(8):56-58
近两年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愈演愈烈,不仅对美国经济产生了灾难性影响,对全球经济也造成了巨大冲击,资产证券化特别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大发展,对本次危机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兴盛,也就没有这次次级贷款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营  刘西 《经济导刊》2008,(7):56-58
近两年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愈演愈烈,不仅对美国经济产生了灾难性影响,对全球经济也造成了巨大冲击,资产证券化特别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大发展,对本次危机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兴盛,也就没有这次次级贷款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危机的国际传导效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对出口、房地产及资产价格等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着通胀增速过快及经济过热的双重压力,同时人民币又处于升值周期,这无疑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难度.次贷危机也对全球特别是中国的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孙兆东 《资本市场》2008,(11):38-42
<正>他学术经验丰富;他在经济大萧条与通货紧缩方面堪称大师,被誉为"美国金融危机救市三剑客之一"。危机往往能造就传奇人物。一场起源于美国次级债问题的次贷危机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已经从次贷危机演变成美国金融危机、全球金  相似文献   

5.
涂成林 《开放时代》2000,(9):113-116
有人说詹纳教授是个怪人,也有人说他很"反动"。据说 ?从他在 1991年发表了《历史的阴霾--中国危机的根源》一书后,围绕他的争论和非议也跟着多起来。我也很纳闷,詹纳前前后后在中国呆了七、八个年头,普通话虽免不了洋味,但还算标准地道;在中国众多"机关"单位"工作"过,翻译过中国古典文学《西游记》和一大批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按理说这么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浸淫很深的学者,应该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持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可他的观点近来却越来越极端、偏激,就是在这本篇幅不大却颇具争议的著作中,詹纳在字里行间充斥着对…  相似文献   

6.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广东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一大批外向型企业也由此发展壮大起来。可以说,广东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诸多好处,但也产生了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危险,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广东是受到影响最为直接、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封面秀     
《新财富》2003年第2期 业务多元化、业务全球化、保持稳健财务状况和“不为最先”策略是李嘉诚及其“长江集团”多年来在经历过数次危机之后,仍能平稳发展的四大法宝。  相似文献   

8.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丽华  李冠龙 《经济纵横》2012,(10):104-106
欧债危机是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又一次影响较大的危机。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实体,欧元区经济的持续低迷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欧债危机既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也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晶 《广东经济》2009,(3):50-53
(一)海外业务受到的冲击,风险加入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建筑企业海外业务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境外一些工程因资金短缺纷纷缓建、停建或压缩投资规模,不仅对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造成很大困难,甚至对往建的海外项目也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胡舒立 《商周刊》2012,(2):12-12
世界经济仍深受危机的困扰。不断加剧的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变数和不确定性。比较而言。中国经济尚属正常。危机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地位。如果这种局面再持续几年,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会出现较大幅度地提升。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似乎从来没有这么近过。  相似文献   

11.
隆国强 《资本市场》2012,(10):84-85
<正>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2007年之前.全球经济经历了一次长达十几年的繁荣.但是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今天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这场危机终结了一个繁荣时期。发达经济体走出危机尚需时日,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低迷将会是长期的.应该说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全球的企业投资者也在思考未来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在什么地方。在各种各样的信息被过滤以后.大部分人的眼光聚焦到了亚洲。  相似文献   

12.
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货币制度的缺陷导致金融危机不断爆发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不断。自30年代危机之后,又先后爆发过英镑危机、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南美金融危机、东南亚危机、俄罗斯危机等。据不完全统计,在1980~1997年的17年中,181个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中133个先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货币危机。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加巨大。多数学者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去解释这场危机,但各种解释大多停留在危机的表层。我们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3.
一、国家干预和贸易保护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盛行,但从长期看,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还将占据主导地位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要的冲击,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经济衰退,总体来看全面的经济复苏尚待时日。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冲击。金融危机既表明美国等国家过  相似文献   

14.
一、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的影响 1.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中国的出口与美国的消费从来没有“脱钩”过,一旦次贷危机严重抑制了美国居民的消费,就会通过外需渠道对中国出口产生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  相似文献   

15.
正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经济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过度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管理滞后,就是酿成危机的重要原因。金融创新意味着要进入新的领域,易于带来新的风险。在金融创新中,金融机构往往要从事不熟悉的业务,使用新的流程,建立新的渠道,以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青 《环境经济》2009,(12):13-16
当前,在能源、粮食、气候变化以及金融危机等多重危机形势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一种趋势和潮流。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赋予了绿色经济新的内涵与使命。中国正处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转型期,同时在多重危机下也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契机。十年前,我曾结合云南的工作实践,就绿色经济问题撰文发表过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银行业危机先后在一些国家迭起,这一波及甚广的银行业危机,可以说是继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最为严重的银行危机。银行的危机并没有停留在80年代,1992年欧洲发生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又爆发了亚洲金融风暴,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其冲击波到现在还有影响,受到金融风暴波及的国家仍然难以走出经济低谷。在新的世纪里,谁也不敢保证经历过世纪末金融风暴磨难的国家不再发生银行业危机,而且人们也认识到,随着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银行业危机极具传导性,各国金融管理体系更加脆弱,任何微小的漏洞都可能酿成全局性的危机。为了总结20世纪80年代银行业危机的经验教训,分析促成危机的深层原因和体制性问题,世界银行专家们通过对8个国家行业危机的经验教训,分析促成危机的深层原因和体制性问题,世界银行专家们通过对8个国家行业危机的经验教训,分析促成危机的深层原因和体制性问题,世界银行专家们通过对8个国家个案研究,推出了《银行业的重组:80年代的教训》一书。这是目前对80年代银行业危机进行真实全面描述,并总结当时一些主要国家银行危机及其处置情况的权威之作,书中对8个国家银行重组做法和经验的分析,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对转轨经济的国家具有现实参考性。银行重组是几乎所有国家都关心的课题,对正在改革中的中国尤为关注。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国金融界受到了一次极大的震荡,甚至可以说是行业“洗牌”,许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受到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房贷业务上也有同美国住宅抵押贷款业务同样的风险,如信用风险突出、放贷机构低估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等。因此,我们应吸取此次危机的教训,金融机构应增强审慎经营管理的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加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沈黎明  美原 《经济改革》2009,(11):35-36
他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数字音乐互动平台分贝网的掌门人,也曾是中国80后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亿万富翁之一。从重庆到北京,他的天地越走越宽,但支撑这块天地的支柱从来也没有改变过,那就是网络。但是,如今的他却似乎正在经历着一场危机……  相似文献   

20.
1.聚焦次贷危机 自2007年8月以来,一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金融风暴悄然来临。随着美联储从2004年6月起连续17次的提高利率,导致许多贷款人由于还款利息过高而违约,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账增加,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在2001年美国经济萧条时,格林斯潘采取了反周期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