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航天企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有技术规模大、复杂程度高、高质量、高可靠性、系统性强、协作面广、研制周期长等特点,会产生大量专业性强、准确性高、符合规范标准的技术、科研、工程类文档、报告和出版物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宝贵的隐性知识存留在高级技术人员和资深管理人员的头脑中,对这些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增强工程文档管理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2.
供电企业的教育培训过于重视显性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忽视了隐性知识的存在。事实上,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所形成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企业技术的经验、判断力和决策时的前瞻性等隐性知识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是形成供电企业竞争优势关键所在,为此必须加强对供电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企业技术能力演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是一个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本文在分别阐明技术后进企业技术能力演进的消化吸收阶段、技术改进阶段和技术创造阶段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阶段中隐性知识转化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正>基础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是企业开展科研生产活动的动力源泉;基础管理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积累、共享、共用,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总结、提炼基础管理工作经验,并在更大范围内交流、推广,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对多年来积累的基础管理工作成果进行了筛选、提炼和整理,最终汇集了21篇优秀  相似文献   

5.
知识管理是企业对自身获取、吸收、传递、创造、利用各种知识资源的行为进行管理的活动.任何企业要想保持蓬勃的创新力和强大的竞争力,开展知识管理是必经之路.我国航天企业在经过几十年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知识与经验,但在早期的科研生产中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使部分形成的知识无法对航天型号科研生产提供有效支撑,也难于推动航天技术的快速进步.  相似文献   

6.
岗位是组成企业的基本单位,也是型号研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处于不同岗位的型号研制人员实现其岗位职能,除了需要相应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积累大量的经验知识.以岗位为基本管理单元实施知识管理,把型号研制的知识资源按岗位进行分类整理并使之沉淀于岗位知识库,从而实现岗位知识的组织、分类、表示、沉淀和共享,这对型号研制工作的持续、稳定、可靠和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知识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兴起的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在组织中构建起包含一个人文与技术的知识系统,并将组织中的知识与信息通过获得、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分享、创造等过程达到不断收集、创新和运用的目的,从而使隐性知识不断显性化,显性知识不断规范化,将个体同组织的知识不断积累,逐步形成组织的智慧资本。知识管理的优化,加快了企业技术、管理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航天领域作为知识密集型、智慧密集型产业,其知识的有效萃取、积累、转换和创新再利用,是发挥企业特色、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知识在科研生产和管理中的充分利用,可为系统研制流程的上下贯穿提供根本性保障,为促进航天企业在科研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快速提高上提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以及创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一个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知识管理的重点工作就是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传播和利用,而大量知识和经验都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于少数人的头脑中,难以被共享和传递。本文将对企业知识管理实践工作中隐性知识的挖掘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作为江汉油田采油工程技术支撑单位的采油工艺研究院来说,科研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做好产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科研企业时刻面临的问题。主要从科研产品的研发过程、管理方法以及人员意识等方面阐述了科研企业如何控制和管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展了知识梳理、知识采集、知识分类等多项工作,形成了专业分类、型号产品等维度的知识库,不断积累、完善的知识库势必在航天产品研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知识库的利用程度依赖于知识挖掘技术,尤其在航天产品研制过程中的知识挖掘,涉及多专业、多部门、多领域。知识库内容庞大、维度多、交叉多,无法依赖人工手段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挖掘工作,需要充分借助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语义网络为基础的知识挖掘技术,实现对知识库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知识联盟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知识联盟作为战略联盟的一种,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正逐渐成为企业间联盟合作的主流趋势. 一、企业知识联盟的涵义 1.知识与企业知识. Davth和Prusak认为,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的经验、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它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地评价和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在企业中,知识不但存在于文件和档案之中,还存在于企业的结构程序、运行过程、管理实践及行为惯例之中.知识一般分为显性知识(即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隐性知识(即技能知识和人为知识)两大类.它具有实践性、隐含性、共享性、不可逆的重复使用性和新陈代谢性.  相似文献   

13.
知识已成为继劳动力和资本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增长要素,处于知识经济中的监理企业也在追求组织绩效的同时,体验到了知识管理为企业带来的巨大变革。知识管理改变了监理企业经营的时空观,彰显了智力密集型企业的巨大潜力。论文利用知识管理有关理论,结合监理公司实践,论述了知识积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过程,指出了监理企业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互动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方法,体现了知识管理在监理企业持续组织绩效提高,以及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培育过程中的根基作用,阐明了知识资源的资本化为监理企业持续创新之源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在航天企业,目前大约有80%的知识存储于人的脑海中,没有用图形、文字清晰的表达出来。而在这些隐性知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内涵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航天企业而言,由于航天技术涉及的领域繁多,技术复杂以及面向流程和知识应用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多数研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依靠专家的经验来支撑。因此,如何将存储于专家脑海中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并使其显性化,已成为航天企业的迫  相似文献   

15.
专有技术是指为制造某一特定产品或使用某一特定的工艺所需要的具有密秘性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它包括各种工艺流程、加工工艺、产品设计、图纸、技术资料、配方、技术规范,以及管理、商业、财务等方面的内容。专有生产技术作为一种无形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它可在企业生产周期中产生高于一般水平的收益。专有技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劳动过程,一般需要经过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和技术开发等阶段。专有技术具有密秘性(不为公众所知)、经济性(使用之能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逐渐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知识挖掘、知识共享等知识管理活动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知识管理中,根据描述知识的难易程度可以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传播、表达、确知、编码输入计算机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难以清晰表达、传播、共享的知识,如组织成员的技能、经验、诀窍、沟通能力等。显性知识与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机电工业》2006,(3):78-79
从1998年艾克斯特成功研发XTCAPP集成技术至今,XTCAPP无疑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具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主流产品。在我们服务的众多企业中不乏由始至终量身定做的个案,其中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较具典型性。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大型军工企业。专业研制生产紫外光电器件、仪器、仪表、工业炉窑燃气自控装备、燃烧装备。公司主要由负责总体协调工作的科技部和负责各自设计和工艺的九个分厂构成。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贯穿工艺设计与管理的全过程中,企业的图纸、产品数据、资源以及经验不断增加和丰富…  相似文献   

18.
计量工作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提高企业素质、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在企业的科研与生产工作中,从原材料的入库检验、科研中的试验程序、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最终到产品检验和科研  相似文献   

19.
知识型服务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隐性知识的高效管理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是否有效,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其进行评估.本文针对知识型服务企业依赖专业知识的知识属性,以及其隐性知识本质,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隐性知识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为知识型服务企业了解隐性知识管理的效果,发现不足,提高本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改进知识管理工作,并对于正确制定企业知识创新政策和战略目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以珠三角地区80家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经验、企业吸收能力与学习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的合作冲突性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沟通频率、共识、大学科研院所的转移能力与企业的学习意愿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据此,企业在选择产学研合作对象时,应重视对方所积累的合作经验;另外,为了更好地吸收及转化知识,企业应重视自身知识吸收能力、学习能力的培育,并在合作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合作双方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