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经济正处于降排放、 稳增长的转型阶段, 信息产业是能够做到生产源头、 过程和成品低污染的高效绿色产业, 以信息化促绿色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本文利用 2006~2017 年中国30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 采用 Super-DEA 测度了各省市的绿色经济效率, 构建SDM 模型分析信息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 为明确地区间发展差异, 进一步区分东、 中、 西部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 (1) 就全国和东部而言, 绿色经济发展具有负外部性, 中部则呈现出正外部性。 体现出东部对周边地区的资源依赖性和中部的协同发展能力; (2) 就全国和东部而言, 信息化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但两者在中部呈现负相关。 反映出不同信息化水平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 (3) 此外, 产业结构升级、 对外开放等因素也促进了地区绿色经济发展。 体现了绿色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本文从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入手,把我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经济规模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区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在经济发展处于中游的中部地区,主要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明显 。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基于此,本文选择2007~2017年相关数据作为样本, 使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制造业创新效率, 并进一步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 我国整体制造业创新效率有所提升, 其中东部地区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最高, 西部地区次之, 中部地区最低; (2)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信贷可对制造业创新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政府支持和风投支持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科技金融对于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3) 科技劳动力水平和外资可对制造业创新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最后针对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31 个省份 2000~2016 年的数据, 本文分析了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物质能源效率的影响,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1) 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能够对中国的能源效率产生正影响, 但这种作用并不显著, 且东部、 中部和西部区域并无明显差异; (2) 中国工业增长是影响国内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且相比西部地区, 东部和中部的产业增长对能源效率提升更显著; (3) 人均收入的提升对技术进步具有显著影响, 但国内投资的增加并未产生节能效应, 反而导致能源使用强度上升。因此我国在吸引外商投资时, 应注重节能减排等国外先进技术的转移, 同时也应重视本国技术的开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我国能源使用效率并使经济更为健康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振华 《工业技术经济》2019,38(11):101-106
本文以劳动者报酬占GDP 比重作为劳动报酬指标, 基于系统GMM 实证分析了劳动报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并进一步以消费升级作为中介变量, 基于中介效应分析了劳动报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 结果表明: (1) 劳动报酬对产业结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2) 劳动报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 东部和中部地区劳动报酬占比的提升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西部地区二者关系不显著; (3) 劳动报酬可通过改善居民消费结构、 增加消费规模来助推产业结构升级。 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产业结构多样化为主要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结构多样化(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以中国2007~2019年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多样化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邻近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将产业结构多样化分解后发现,相关多样化对本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邻近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无关多样化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邻近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分区域来看,产业结构多样化的直接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显著为正,在中部地区为负,但不显著,间接效应只有在西部地区显著为正。相关多样化的直接效应在东部和西部显著为正,在中部为正,但不显著,间接效应在三大地区均不显著。无关多样化的直接效应只有在东部显著为正,而间接效应只有在西部显著为正。本文的研究为分析产业结构影响城市绿色发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5~2015 年西部12 省市(区)数据,测度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贫困程度,运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普惠金融的反贫困效应,研究表明:(1)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发展速度缓慢,省际差异明显;(2)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效果,贫困程度较轻;(3)从普惠金融的各个维度看:金融服务覆盖率、金融服务可得性以及金融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率对贫困均有明显的减缓作用;(4)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反贫困效应整体显著,但分省效果并不明显。最后,就发展普惠金融以减缓西部地区的贫困现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地区经济结构与平衡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区的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影响,说明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区存在明显的经济结构差异,文中指出东部地区要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商业和金融性的第三产业发展;而在中部地区要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发展;在西部地区要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文化和科技,以及军事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这样的经济结构调整还必须配套性地从西部经济区向东部、中部经济区进行有计划或有规划的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地区1980年~2011年数据为样本,选取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衡量金融发展,以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衡量产业结构调整,采用VAR模型对新疆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规模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长期关系,金融规模的扩大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二者互为因果关系;金融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关系,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 计划指明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产业调整发展方向, 故探索 “互联网+” 对我国金融结构变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中国 31 个省 (市、 自治区) 2005~2016 年的面板数据, 采用 SYS-GMM 计量分析方法, 研究 “互联网+” 对我国金融结构变迁的作用。 得出结论如下: 从全国层面来看, “互联网+” 对金融结构的变迁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从区域层面来看, 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 “互联网+” 对金融结构的变迁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中部地区的 “互联网+” 对金融结构的变迁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最后, 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空间视角, 选取 2003~2017年中国285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 通过设置3 种空间计量模型, 探讨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 (1) 环境规制对中国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倒 “U” 型曲线关系, 且在不同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2)东部样本、 西部样本与中部样本空间溢出效应的强度依次递减, 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3) 金融信贷对中国城市生态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政府干预对中国城市生态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人力资本对中国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用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面板数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碳排放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OFDI增加了我国的碳排放量,即OFDI每提高1%,人均CO2排放量增加0.012%左右。但此种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即OFDI对中部地区碳排放增加效应明显高于西部,而东部地区碳排放效应为负且不显著;与此同时,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碳排放量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国2007~2016年高技术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科技经费投入和技术人力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专利数量和新产品的产值作为产出指标,首先使用DEA方法计算了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政府支持、科技信贷和风投支持作为科技金融指标,使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均有所提升;科技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创新效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针对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1999-2005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制造业为样本,运用DEA方法对要素市场扭曲导致的技术效率损失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如下:①在考察期内,产业组合的技术效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失现象。如果消除产业组合的技术非效率.则可以使全国制造业总产出提高近30个百分点。②各省(市、区)的产业技术效率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即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③如果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对技术效率损失的影响.则在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以使全国制造业总产出至少可以提高11%。  相似文献   

15.
金融系统与分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与动力,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全国总体和分区域为样本,主要考察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分工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为金融分工体系构建与产业专业化水平提升提供经验证据。实证检验发现:金融发展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显著正效应,在考虑金融发展因素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仍为正效应。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且金融发展对分工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其中,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但分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十分重要。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产业分工水平的提升,进而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全国30 个省市 2005~2016 年的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 政府干预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 区域结构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反作用,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起推动作用; 创新对产业结构转换有正向效应; 而新动力对东部、 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不同。 国家在新动力下推动产业结构转换, 应提高创新能力和专利成果商业转化效率, 大力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扩大有效供给, 拉动内需, 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广义似然比统计检验来确定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区、市)2008~2020年的金融技术效率,并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FTP)和前沿技术利用效率(TE),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等方面分析了金融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金融技术效率的变化主要由前沿技术利用效率(TE)引起;(2)东、中、西部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前沿技术利用效率的均值最高,中部地区最低;(3)政府干预力度对前沿技术利用效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前沿技术利用效率呈现正“U”型关系,而科技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对于前沿技术利用效率均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以上影响因素通过对金融前沿技术利用效率的作用,间接影响着我国金融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11~2021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效应、地区异质性和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和促进社会公平3个方面促进包容性增长。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水平的促进效果比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传导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来提高包容性增长水平,且数字普惠金融在人力资本程度较低的地区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来加快实现社会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9.
王磊  宋佳  闫敏 《工业技术经济》1900,39(1):144-151
绿色效率是衡量绿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可综合反映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和出口质量与产业绿色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建立了产业绿色效率指标体系, 借助三阶段 DEA模型, 运用2SLS分析制造业出口规模和出口质量对我国30个省(区、市)产业绿色效率的影响程度。 研究表明,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效率值增加的省份个数要多于效率值降低的省份个数, 绿色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 全国、 中部、 西部和东北。 出口规模和出口质量显著提高了地区的产业绿色效率, 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存在行业异质性。 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化程度提升是提高产业绿色效率的重要途径,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绿色发展的动力不足, 末端治理的环境规制方式不利于绿色综合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新常态下, 通过合理的财税政策来配置资源要素, 优化产业布局成为可行的路径。 本文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 基于系统GMM 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及效应。 结果表明:(1) 整体来看, 收入和支出角度财政分权度的提升均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2) 区域层面, 东部地区收入和支出角度财政分权度的提升均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但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并没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 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为收入和支出角度的财政分权均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人力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