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决国际油价高企情况下我国油价倒挂所产生的炼化环节的亏损和迎接2006年底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外资进入的挑战,我国开展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虽然市场化是定价机制改革的总方向,但介于我国市场化条件的不成熟,我国应实行逐步实现市场化的方法,同时要注重配套措施的改革,如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建立公平有效的成品油市场,建设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和石油期货市场,我国只有完善了这些软硬件才能真正的实现油价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液化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际油价持续走高,液化天然气(LNG)需求趋旺,LNG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分析了我国液化天然气产业的战略价值和天然气产业国际国内市场,提出了我国发展液化天然气产业应当采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杨敬 《天然气经济》2006,(4):13-13,27
国际油价屡创新高。石油价格上涨将对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降低经济增速并加大通胀压力。具体地说,油价上涨会对石化行业、火力发电业、化工行业、运输业以及种植业、渔业、林业等带来较大冲击,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则是油价上涨的受益者。但同时也应看到,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并非都是负面影响,因为油价上涨可以促进劳动与资本资源向石油开采部门流动,有利于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能源的节约,缓解我国石油的供需矛盾;有利于推动产业部门在技术进步方面作更多的努力。总之,不断上涨的油价对我国经济冲击很大,但也将促使我国经济结构朝着更合理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4.
埃克森美孚公司以645亿美元收购先锋资源公司,是近10年内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交易金额最高的并购活动,也是埃克森美孚公司自1999年合并成立以来发起的最大一笔并购交易。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交易动因在于坚持三大战略:一是资源战略,扩大优势资源占有;二是一体化战略,强化区域内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三是集中化战略,持续优化上游资产组合。本次交易增强了油气行业对未来中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或将提升油气资源并购交易市场活跃程度,也将推动各类国际石油公司依靠技术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未来,埃克森美孚公司可能面临近中期油价大幅波动和中长期全球能源市场转型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本次交易对中国石油企业的启示:一是要坚持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二是要加强优势资源的评估和获取;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海外油气资产;四是要持续加强上游技术研发;五是要有序推进新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石油问题引起了业内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关于石油战略储备的话题沸沸扬扬。中国石油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或长期供应能力不足;也不是由于政治、军事冲突而对我国可能实行的石油禁运,中国石油能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东地区突发事件引起的国际油价波动,以及其他国家间的重大冲突造成短期石油供应受阻而波及中国。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而且应根据我国的生产和消费状况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和储备方式。  相似文献   

6.
国际石油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油价变动的所史,油价的变化是永恒的。1998年以来中国的油价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2003年中国的进口原油依存度已达到1/3.国际油价变化势必会波及影响到国内,如何应对变化油价是中国炼油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作者探讨了油价变化条件下中国炼油工业的战略选择问题.提出了有关降低油价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了油价居高难下的高油价时代,而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正进入能耗急速上升、环境污染加剧的重工业化阶段,能源和环境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双重瓶颈。突破这一瓶颈,惟一的出路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为此,国家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公司的上游战略演变,反映了公司上游战略与外部因素的关系.国际石油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具有共性,包括油价变化、地缘政治、行业技术进步、资源体量等.在石油公司上游战略的演变历程中,油价变化是石油公司上游战略调整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地缘政治也对上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石油公司不在具有重大政治风险的国家开展业务,如果遭遇极端政治事件就及时退出;行业重大技术突破可以帮助具有前瞻性的石油公司抢占先机,建立竞争优势;在不构成巨大政治风险的区域,资源体量往往是石油公司考虑的首要因素.在当前低油价环境下,石油公司对于上游战略的调整,应结合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密切关注油价走势,理性看待地缘政治风险,重视资源体量,加强行业技术进步趋势的预测与推动.  相似文献   

9.
急速跌破125美元/桶以下的国际油价,丝毫没有动摇中国积极推进煤化工替代能源战略的决心,尽管它以前的高涨是促使上述政策火速成型的主要动因。 据悉,国家有关部委正在密集制定煤化工产业政策及落实措施,主旨是通过有限发展煤制油、大力推动煤制甲醇及二甲醚生产,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大局不为剧烈波动的国际油价所累。  相似文献   

10.
国外大石油公司上游经营特点及降低成本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大石油公司在上游生产经营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特点:重视经济储量;重视储量的价值;重视阶段评价及事前决策;在勘探和开发阶段,普遍实行费用核定单制度;在开发和生产阶段,普遍实行储量计划。油价的起伏不定给石油公司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为此,近年来国外石油公司纷纷实行低成本战略,采取了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在全球资源市场优选资源,提高项目的效益;通过兼并、收购和剥离,调整资产结构,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开发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调整储量结构,增加优质储量,保持合理储采比;转变经营观念,采取战略联盟等新型管理模式;调整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强化优势业务;调整人员结构,降低人员成本及管理成本;对于边际油田采取高速开发战略,快速回收资金。  相似文献   

11.
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原油价格、汽油价格与燃料乙醇成本间的关系,并以玉米乙醇、小麦乙醇和木薯乙醇为例,考虑到燃料乙醇的热值只有普通汽油的0.658倍,计算出三种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等能量的汽油价格等于乙醇生产成本三个临界点。结果表明,原油的价格上涨到57.95美元/桶时,汽油的价格将上涨到3.751元/L,理论上用三种生物质中的任意一种生产燃料乙醇就不需要政府的补贴的,在生产燃料乙醇中,三种生物质木薯燃料乙醇的经济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亚太地区正逐渐成为新的全球能源消费中心,我国炼油、石化企业有较大的发展,我国的石油资源供需缺口和对外依存度正在逐年上升,由此带来的资源风险也在逐年提高。文章通过对国际油价变化的市场和政治因素的分析,提出了21世纪的中国石化工业在石油资源、能源消耗、氢资源利用以及资产投资等方面需要采取的低成本战略,以规避石化行业各种风险的到来,保障我国石化工业以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油价机制的效果、缺陷及完善措施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对我国当前的油价机制从理论和数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能否从与国际油价接轨中获益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海外的石油资源,与国际油价接轨的油价机制虽然有利于鼓励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但这种价格机制的重大缺陷是没有明确规定原油与成品油的价差和调整标准,以及风险防范措施。针对我国油价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油价机制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2006-2008 food price spike raised concerns about the impact of high commodity prices on pover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concerns in relation to Uruguay, a small country that exports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and imports fuels. Applying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e find that, as a whole, an increase in commodity price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conomy of Uruguay. Benefits obtained through a growth in export activities are partially outweighed by an increase in crude oil prices. In this context, extreme poverty increases. As in other countries, the increase in food prices affects the already poor population, who become even poorer. This fact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policies that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price shocks.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季度数据,引入非对称协整模型,考察国际油价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鉴于油价波动对不发达经济体可能的冲击,还测度了油价的不确定性并探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短期来看,国际油价变化是国内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原因,“中国因素”对全球油价变化的影响尚不明显;(2)从长期来看,国际油价和经济增长具有非对称协整关系,油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明显大于油价下跌所产生的效应;(3)国际石油市场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导致油价波动在油价上涨时表现更加明显。油价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影响,长期中则不会显著影响经济增长。以上结果意味着必须高度重视石油安全问题,加强油价波动预警与风险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经济评价中“决策油价”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油销售价格是油田开发项目必须及石油石化项目经济评价应采用的重在参数之一,但随着我国与国际原料市场的接轨,近年来原油价格变化非常大,油田开发项目的建设周期又比较长,原油价格常常具有可变性,如何利用该参数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引入“决策油价”的概念,并根据对世界的油价史和油价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油介变化动态,确定“决策油价”进行经济评价工作,对冀对进一步开展该类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航空煤油的消费呈高速增长的势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对所属部分炼厂炼油能力的扩建,从能力上可以保障国航煤的供应。由于生产航煤的经济性与航煤和柴油的价差相关,从国际上较长时期航煤和柴油的价差看,当航煤价格比柴油价格高140元/t左右时,生产航煤和生产柴油的经济性基本相当。从航煤的价格影响因素看,原油价格直接影响着航煤的价格。由于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特殊性,航煤价格主要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国内石油和油品比价和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石油库存储量对油价的作用机制的仿真及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使用系统动力学与回顾模型进行测试,得出石油储备与油价波动具有密切关系,石油储备的存在有助于抑制或缓解油价的过急变化,石油储备对国际油价具有实质和心理性的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以来的国际原油价格在一系列基本面和非基本面因素作用下持续上涨,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但将导致全球经济活动减速,从而影响原油需求的增加。通过对2002—2004年的国际市场油价走势的回顾,并对影响2006年国际油价走势因素分析,预期由于需求增加减慢,供给增加,如果不出现重大突发事件,2006年国际油价将较2005年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石油资源将来还会发生匮缺,国际油价仍将只以靠限产维持差断价格,价格随市场短期因素的作用面不断上下激烈波动,但实际上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国际平均油价将大致维持在以1998年不变美元计算的18美元/桶的水平上,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国际平均油价将继续呈缓慢下降趋势,据经验判断,国际平均油价的最大波动幅度可达平均价的35%左右,未来的石油仍将是一种战略物资和世界的主要能源,石油在世界一次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