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呈现占比越来越高的运行趋势。城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在全国所处的位置中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并不断提升城市能级。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决定了通过把国家和区域层面的经济中心城市建成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大力推动形成"多极多圈多带多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打造生产力配置更加合理科学的中国经济新版图。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主体内容是,把国家和区域层面的经济中心城市分别建成成熟型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和成熟型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特色化、一体化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协调、分工合作的发展。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具有六大基本特征,需要形成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理想格局。  相似文献   

2.
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准确判断和度量是制定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文章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对网络结构的变化、各城市间的经济关系、联系程度以及各城市在安徽省中的经济位置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总体而言,经济联系不强,城市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层级结构和小团体现象,各城市的经济地位差异巨大.对此,结合安徽省城市发展水平以及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提出安徽省城市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洪爱梅 《科技和产业》2013,(11):179-181
采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到反映城市经济水平的指标为城市综合得分,以反映港口经济水平的指标为全港货物吞吐量和城市综合得分两个指标研究连云港市港口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的港口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港口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愈来愈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以旅游名城--泰安为实例,从统计分析入手探讨了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旅游业助推城市经济和谐发展的意义,最后指出发展旅游业是助推城市经济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建设:基于杭州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平 《浙江经济》2010,(11):57-58
建设生态城市是加快城市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型模式。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优势,以生态环保型经济这一全新的模式来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城市环境,从而创建城市的生态文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而推进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发展石家庄城市夜经济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了发展城市夜经济的意义,然后总结出北京、长沙等城市夜经济的发展模式,最后提出发展石家庄城市夜经济的重点区域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尤其是发达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从城市的长期发展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经济转向现代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对于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推动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创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再生引擎。文章以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洪 《开发研究》2004,(6):73-75
本文以昆明市为例,探讨了我国西部中心城市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与原则,提出要利用城市经济优势,通过城市产业调整和梯度推移,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2,(24):44-44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促使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以及人才加速向大城市、中心城市聚集和流动,使城市发展面临新的机遇.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竞争将日趋激烈.可以说,所谓经济的全球化竞争,许多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展开的.因此,21世纪必定是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世纪.要赢得经济竞争主动权,必须把城市发展提升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激发城市活力,加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一、明确定位、功能互补 区街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要同整个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在环保、城建、社会保障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纳入到统一的城市规划之中去,整个城市的发展必须从总体战略上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为完善城市的整体功能服务。区街经济与城市经济要优势互补,相互配套,为填补城市功能的空间,放大并辐射城市的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突破口选择:阜新经验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的经济转型发展压力,随着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凋敝,亟待科学转型。以产业转型启动经济转型,以体制改革保障经济转型,以项目注入推进经济转型,以实现再就业稳定经济转型,以城市全面发展体现经济转型。应及时启动城市经济转型事业,防止资源型城市被边缘化,多渠道解决转型启动资金,政策推进法制保障,共同努力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事业。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国内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以期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各个城市在发展临空经济的过程中,在发展特点、产业选择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呈现各自特点。本文在对国内一线城市和部分区域中心城市进行梳理和比较后,进行简单总结,希望为其他城市发展临空经济能够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因此,建设好中心城市是实现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江西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中心城市建设更是落后,这将成为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进入新世纪,江西中心城市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江西多年的经济与城市的发展为中心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西中心城市的建设正迈向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本文以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为依据,对江西中心城市建设与产业的发展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时期,但有关这一时期城市的研究却较薄弱。本文试图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经济的部门结构,城市与外部的经济联系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以期能够对这一时期的城市经济及其发展水平有一个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鱼晓惠 《特区经济》2011,(7):133-134
建立城市区域经济联合体,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构想,城市区域经济联合体的建立,应当按照一定的思路来进行,其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实现城市区域经济圈内资源整合。城市区域经济联合体的发展,必须通过一定的路径选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唐俊 《开放导报》2013,(4):55-58
城市是社会发展、人类活动的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的变化,城市经济活动也发生了重要转变。本文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以低碳经济的发展为背景,对深圳城市经济转型问题展开研究,对当前深圳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因素及支撑体系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圳向低碳城市经济转型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目前我国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因此,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如: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存在一定误区、经济政策与环保要求脱节、城市工业经济载体选址不合理、责任承担机制不完善等主要发生在城市。本文即以这些当前城市发展问题为背景,通过介绍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体系,分析其对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意义,重点论证了环境经济政策将对城市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而提出在该政策的要求和引导下,我国城市未来必须逐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制定新的有可行性的城市发展考核体系等策略,这样即可从源头上有效减少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发生率,以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落实于城市发展决策中。  相似文献   

18.
楼宇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楼宇经济的概念和实践较早于80年代出现在深圳和上海,随后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并逐渐遍及全国。近年来,近百家城市在发展CBD时把楼宇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直接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和谐相处与发展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如何调控城市这个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探索一条能正确处理城市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有效路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尽管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规模、形态各异 ,发展模式有所不同 ,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构成和形成过程确实有一定的共性特点。进入 2 1世纪之后 ,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经济已有的容量和发展态势 ,预示着中国内地出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已只是时间问题。一般认为 ,中国内地最有可能首先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是上海。探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成长规律 ,不仅对于更好实现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发展定位、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具有现实意义 ,而且对于中国其他大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本刊编辑部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共同组织专家座谈 ,讨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成长规律与上海发展”问题 ,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