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形成了珠江三角经济圈,长江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的经济活力和实力都令人侧目,其发展水平也大大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但是与上述三大经济圈同样属于沿海的环北部湾经济圈却显得沉寂。  相似文献   

2.
环渤海经济圈应加快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尽快实质性地启动环渤海经济圈的协调发展机制。环渤海不亚于长三角珠三角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正在形成三大经济圈,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根据2002年的统计,这三大经济圈共创造了全国61.2%的GDP,58.3%的工业增加值和86.5%的外贸出口额。尽管环渤海经济圈还远没有实现经济一体化,但它的国际影响很大。由于它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心不断向亚太转移的趋势下,它巨大的潜力开始凸显,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的目光,正在逐步变成连接欧亚…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形成了珠江三角经济圈、长江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的经济活力和实力都令人侧目,其发展的水平也大大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但是与上述三大经济圈同样属于沿海的、中国西部环北部湾经济圈却显得沉寂。  相似文献   

4.
环黄渤海经济时代中韩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渤海地区与韩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韩国确定21世纪为西海岸时代,制订了西海岸开发战略,新设了西海岸开发推进委员会。并指定了仁川、平泽——唐津和新万金——群山经济自由区。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开发中心也逐渐北移,确定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战略,环渤海地区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因此,环黄渤海经济圈正迅速形成.中国的天津和韩国的仁川将逐渐成为经济圈的核心。以中国环渤海和韩国西海岸为中心的环黄海经济圈正在形成,这个经济圈将主导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为了发展这个经济圈.中国环渤海地区和韩国西海岸各大城市间应该在如下四个方面通力合作:第一,物流产业上的合作;第二,尖端产业上的合作;第三,旅游产业上的合作;第四,环境产业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改革》2009,(3)
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特殊功用愈发被中国经济理论界和政策层面认同之际,试图与这三大经济圈平起平坐的西三角经济圈,在2009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先由代表递交议案,继而被媒体聚焦:将西三角经济圈打造成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级,以这三个城市为经济增长中心,逐渐向周边地区传导,从而带动西部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杜杨  周庄 《天津经济》2007,(12):15-16
环渤海经济圈是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后中国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对于我国北方经济追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地区也的确是北方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区域,在北京、天津、大连、青岛都有各自的基础加上其间星罗棋布又各有特色的中小城市预示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在东亚经济发展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将对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与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均带来深远的影响。从国际角度来看 ,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目标是形成“环南中国海经济圈” ,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目标在于形成“环黄海经济圈” ,这两大经济圈将通过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等东海地区的积极参与 ,形成一个海路与陆路并行的西太平洋经济带。这一经济带的建立将使中国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潜能 ,也只有中国的经济规模和潜在的经济能力能够推进这一东亚各国共同事业的完成。从国内角度来看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正在经历内线转外线、边缘切入与渐进北上的实践 ,但是西部大开发迟滞了中国经济发展地缘战略的再突破 ,使渐进北上的地缘发展态势止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国经济发展地缘战略的新突破在于理顺京津关系 ,充分利用日韩资金 ,着重打造辐射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环渤海经济圈”。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是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的桥梁和纽带,发展面向东盟的商务总部经济,加快建设中国一东盟国际贸易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广西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兼析华南经济圈的发展与经验《摘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郑友敬一、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80年代以来,在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华南(大陆)经济圈(这里特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圈的设想引起了海内外学者们的关注。本人认为,亚太地区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地区性经济圈不会建立。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圈短期内也不可能建立。但形成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垂直分工又是历史遗留的现实。趋势与现实的矛盾必然促使亚太地区各国或地区不断地调整各自的产业和贸易结构,从而使该地区的经济关系趋于水平分工为基础,至此,经济圈才有可能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从NIRA来看东亚经济,从北边起有东北亚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华南经济圈、湄公经济圈、IMS经济圈等自然产生的经济圈,这些经济圈联在一起构成东亚经济圈,在2000年澳门会议上,将其作为"东亚走廊"已清楚地表示出来(图1).  相似文献   

12.
《重庆经济》2005,(10):18-22
一、“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发展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一)“长三角”经济圈产业发展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浦东的开发、开放带动了上海为首的“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江苏、浙江)的崛起。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圈,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也是发展最快的城市群和经济区,2004年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中国GDP的21.6%,外贸出口总额的34.9%,利用外资总额的48%。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扩大,泛“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也基本形成。这是中国经济中未来最充满活力和发展后劲的经济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建立包括日本、朝鲜南北双方、中国东北及北部沿海地区,以及苏联的远东地区在内的“东北亚经济圈”的构想成了国际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该经济圈构想实现的条件作一初步探讨。笔者认为,在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下,“东北亚经济圈”构想,是切实可行的,它已具备了如下基础和条件。第一,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因美苏关系的改善而趋缓和,从而,为不同经济制度国家进行经济合作提供了可能,进而,为既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又包括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在内的“东北亚经济圈”构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东北亚这一地区本身的局势也正朝着和平与稳定的方向发展。首先,敌对长达30多年的中苏两国近年来关系逐  相似文献   

14.
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环渤海经济圈是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后中国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对于我国北方经济追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地区也确实为北方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区域.北京、天津、大连、青岛都有各自的基础加上其间星罗棋布又各有特色的中小城市预示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从历史上看.欧洲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多是形成一个经济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5.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内涵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包括中国(广东西部、海南西部、广西南部)、越南,以及相邻北部湾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等七个国家。从地理位置来看,北部湾处于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结合部,是沟通两者的桥梁背靠中国大陆,面向东南亚,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交汇处,具有成为中国-东南亚乃至整个东亚海陆空交通枢纽的潜力,是中国南向发展的前沿;也是中国西南地区乃至西部的出海口。  相似文献   

16.
正日照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沿海主要港口,地处环太平洋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和黄(渤)海经济圈结合部,隔海与韩国、日本相望,在中国生产力布局和全球能源、原材料运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新亚欧大陆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21  相似文献   

17.
一、环日本海经济圈概念的由来 所谓环日本海经济圈,是指日本海沿岸各国和地区(即苏联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中国的东北地区、朝鲜北南双方和日本)通过多边经济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经济圈。 环日本海经济圈最早是由日本人提出的。从历史上来看,日本海沿岸地区曾经是日本文化、经济的源泉,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海沿岸地区经济日趋衰退。  相似文献   

18.
渤海三角经济圈的经济聚合与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经济区于1986年成立,经济聚合一直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实践上进展较?A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该区域聚合与合作的条件日臻成熟,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以后的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区域或现代化高地。在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经历区域经济一体化整合的带动下,渤海经济圈即渤海三角的一体化整合也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9.
综合最新发展来看,大中华经济圈的内涵和外延正在日益扩展,中国的磁吸效应正在把越来越多的周边经济体纳入进来。  相似文献   

20.
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圈大循环致力发展开放的区域经济衡阳市市长贺同新在20世纪走过的历程中,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亚太地区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增长极。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圈的大循环,致力发展开放的区域经济,是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框架。同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