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借鉴Lall(2000)及OECD(2008)的方法,利用1995~2006年三位数《标准国际贸易分类》数据,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分布,并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从贸易统计上看,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技术结构已经由低技术制造业转向了高技术制造业。(2)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以汽车、化工和机械等中技术制成品出口为主不同,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低技术制成品和高技术制成品,其中低技术制成品以纺织、皮革和鞋类为主,而高技术制成品则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为主。(3)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与发展中经济体更为相似,特别是向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不断趋同;与发达经济体的差异虽然较大,但正迅速向其趋同。由于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主要依靠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分布和贸易竞争力可能被夸大了。  相似文献   

2.
刘钻石  张娟 《南方经济》2016,35(8):24-41
文章从贸易品类别、技术附加值和质量水平三个角度对中国二十多年来商品贸易结构升级状况进行分析。根据贸易品类别,可以测算出高技术制成品在中国商品出口贸易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根据贸易品技术附加值,可以测算出中国出口贸易整体技术水平升级显著;利用质量水平指标,可以测算出中国大部分贸易品已从低质量层级向中高质量层级升级。通过分析中国与五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结构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都在升级,但是与进口产品相比总体上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3.
宋波 《西部论丛》2002,(7):46-47
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现状 基本确立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构成 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发达国家对于能源的需求大幅下降,导致了该类产品世界市场价格持续走低,限制了我国该类产品出口的增长。同时,国内由于高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导致对能源需求的上升,形成能源供应的相对短缺,因此也不可能大量出口此类产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技术建立的产业结构使我国可供出口的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长,有能力改变过去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结构。 制成品出口附加值低 虽然我国目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入了技术含量以及附加值的概念,以便更客观地考察中国的贸易结构及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研究发现,尽管中国传统分类方法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最能反映一国技术深度的中等技术产品,以及需要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研发投入的高技术产品并不具备显著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中国出口商品还是主要集中在较低技术含量LT1类产品与以及部分能把生产环节分割到中国的HT1类高技术产品上。文中最后强调了中国进一步提升贸易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指明了贸易结构提升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外贸的快速增长,较高的贸易额(数据,股中国跨入了贸易大国行列,但大国并不等于强国,单纯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是中国外贸的软肋。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虽然已经超过90%,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28%;从贸易方式上看,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并且集中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表明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还处于较低层次。对外贸易的这种粗放式的增长已成为影响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口贸易品技术结构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贸易品技术附加值指数和相对技术附加值高度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水平进行了测定。本文提出的贸易品技术水平和贸易结构的测定方法剔除了时间变化趋势,是对现有方法的改进和扩展。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纺织服装和机械设备方面,竞争劣势体现在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商业服务方面。1995~2007年,中国出口贸易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并于2006年之后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表现出向发达国家靠近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翠 《特区经济》2005,(12):233-234
1.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无论在产品质量、技术含量还是在产品营销手段上都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第一,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中小企业中虽有一些企业拥有先进技术,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落后,其出口的制成品加工技术差,附加值低,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出口产品缺乏名牌。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取得优势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创立名牌产品。但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品牌意识薄弱,因此很难在国际市场中占有席位。  相似文献   

8.
一国的对外贸易不平衡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长期不平衡的基础是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从贸易顺差国来看,主要有石油输出国和制成品出口国。石油输出国的顺差是由石油价格的暴涨导致的,但是制成品出口国的长期顺差却是因为制成品的可贸易性远高于服务品引起的。由于制成品出口国在制造业方面有比较优势且制造业部门明显大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它会出口制成品,进口服务品。如果两者都完全可贸易,则贸易可以平衡,但是如果服务品不完全可贸易,则不平衡就不可避免。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加快实施山东省经济国际化发展五大推进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优化结构,改善经营,促进我省对外贸易发展  1.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我省产业结构要尽快实现由粗加工、低附加值制成品为主向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转变,争取到2010年实现以轻纺产品为主向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转变。为此:(1)要注意继续巩固和扩大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不要急于放弃我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比较优势,在追求对外贸易结构高级化的同时注意保持多元化。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国际市场,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构调整主要放在改善质量、提高档次和增加花色品种上,将目前…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士举 《北方经济》2008,(20):53-55
近年来江苏省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主要根据江苏省2000—2006年数据,通过对工业制成品及其各个不同产品项目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对产业内贸易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江苏产业内贸易的总体状况,发现江苏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时以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模式为主,并且根据分析结果对如何更好地发展江苏工业制成品贸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本文在对制成品按技术结构和要素密集度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贸易统计数据对1997年以来中国制成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做了经验分析。分别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不同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在世界市场和美国市场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对比,并对中国制成品的比较优势稳定性和成熟性做了检验;对制成品的贸易结构分析包括中国对世界和美国制成品出口结构分析,同时分析了中国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占美国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不同类别的制成品占有美国市场份额的分布状况。最后,利用贸易结构变动指数和结构收益性指数从总体上测度了各类制成品的贸易结构变动及优化幅度。  相似文献   

12.
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江苏省贸易净出口从逆差变为顺差并大幅度提升,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贸易方式和贸易主体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出口产品实现了从自然要素密集的初级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的工业制成品的转变,但从工业制成品的内部结构分析,行业间的相对贸易竞争力并没有发生根本逆转,针对典型行业的分析表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攀升,但贸易竞争力最弱;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比重虽不断下降,但贸易竞争力最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与结构,认为中国与东盟近10年来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双边贸易总量、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同时工业制成品中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额占双边贸易总额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而且存在着大量的产业内贸易。但是在对双边主要贸易产品的IIT指数测算中发现,与同质产品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相比,质量与价格有所差异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低附加值、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外贸增长方式,导致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贸易摩擦频发,不利于中国外贸的长远发展。贸易危机频繁发生,不但考验着国家的利益保护意识,也审视着管理者们长远战略眼光。随着近两年国家对出口结构的大力调整,外贸出口领域已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专家认为,依靠“十五”期间中国外贸出口打下的良好基础,“十一五”将成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拐点。有迹象显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已实现了从主要依靠纺织服装产品向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5.
韩国是亚洲经济发展先行者,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导致两国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市场地位发生相应的变化。结合中韩两国贸易结构特点,分析发现:中韩双边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工业制成品贸易在两国贸易增长中起主导作用;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展较快,钢铁、机械制品等产业内贸易有助于提高两国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两国优势产业如电子产品、钢铁制品和纺织服装等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以来,世界有形商品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其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初级产品的增长速度。近十年来,工业制成品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9.8%,在世界有形商品贸易中所占比重由1983年的57.3%上升到目前的73%以上。初级产品贸易虽也有增长,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特征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11年期间,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以食品为主、工业制成品以化学制品为主,出口国别市场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外商投资企业仍是我国外贸出口主体等。对此,我国应打造良好的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环境、强化出口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观念、调整加工贸易战略和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和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中对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不断提高,因而其对中日贸易关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规模的影响主要通过替代效应、诱发效应、逆出口效应、贸易转向效应表现出来。总体说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的替代效应很小,而对中日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则非常明显.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商品结构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日本对华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降低,而各种关键零部件和生产设备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对日出口中工业品的比重、特别是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则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Falvey(1981)和Fukao(2003)的模型为基础,在区分制成品与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新视角下,对我国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认为,东亚零散化生产网络下我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制成品部分可以采用传统的垂直产品差异化模型解释,但是零部件产业内贸易部分需要进一步拓展。同时,计量实证检验发现,尽管FDI对我国制成品和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要素禀赋和人均收入差异在对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的同时,对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影响却不显著。这都证明了,我国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迂回贸易,采用传统的垂直产品差异化模型解释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存在不足,有必要采取新视角或者进一步拓展传统意义上产业内贸易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数据分析,本文研究了1996~2008年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的演进及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得出如下结论:在此期间,山东省整体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发展方式获得转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速高于初级产品,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速高于高新技术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增速高于轻纺及其他一般制成品;贸易发展方式上则表现为一般贸易的出口高于加工贸易,呈现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