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区建设》2013,(3):64-64
小题大做 老师问学生成语“小题大做”是什么意思。一个胖男孩站起来说:“就是小孩作业由大人来做。”老师皱皱眉,再问另一个女生。女生毫不犹豫地答:“他说得很对,我的作业就是经常由妈妈来做的。”  相似文献   

2.
爱就对了     
张达红 《开放潮》2008,(4):49-49
我走进了刚刚接手的四班,在我与别的学生相互熟悉的时候,有位学生不停地举手说:“老师,我要提醒你一下,我要提醒你一下。”我侧耳一听,他说的居然是这么一番话:“老师,我们这组的蔡某某是大笨蛋,每次被陈老师叫到办公室里骂完了还是不改,他是我们班的疯子。”  相似文献   

3.
近日,读了一篇题为《只有一个人完成的作业》一文,颇为感慨,令人深思:该篇文章讲了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上中学时,面对英语老师交给包括他在内所有学生每天把所学课文从头到尾抄写十遍的作业,到期末老师进行全面检查时,只有他一个人完成作业的故事。我认为,他之所以能够全部完成作业,是因为做到了自觉、认真和持之以恒,而其他同学之所以没有全面完成或只完成了一部分,则是敷衍、懈怠的结果。由此使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他老人家曾经说过的两句话,一句是“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一句是“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课很多学生都觉得很枯燥乏味,“听不懂”, 一提留作业他们都“头大”。做作业也是门值得研究的话题。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老师不但要把教学任务完成而且需要“解惑”。让学生懂得怎样解决问题,怎样回答问题。好的方法能事半功倍,提高效率。使学生对作业不再厌烦、不觉得是负担。变成“开淖习”“快乐成长”。以下是我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杨少晨 《魅力中国》2013,(10):254-254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也有好几个年头了,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困难的一块内容。由于中考作文分值比例高,难度大,所以成为很多老师、家长、学生心中的一块心病。有一些老师作文课安排很少,有一些教师想上却不清楚从何处着手,而学生更是很茫然,有些同学甚至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老感觉写不出,也无话可说。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而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归结了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6.
鲍瑞燕 《中国西部》2013,(30):96-97
“老师,枯叶蝶是蝴蝶还是叶子啊?”下课了,一位男生跑来问我,我愣了一下,马上调动所有的脑细胞,凭着前几天刚看过的一本有关自然科学的书的印象,自信地回答他,“是蝴蝶呢!”此时,旁边的另外一个男同学说,“喂,鲍老师是数学老师啊!”我想他是在提醒问问题的同学问错了对象,呵呵,大概也在怀疑我提供的答案的准确性吧!为了打消这位同学的顾虑,于是,我再次努力搜索脑中的记忆,特意热情地向他们介绍为什么枯叶蝶像叶子等,听得这些小家伙们为之一振,并随之雀跃,纷纷围着说:“鲍老师,鲍老师。你不光懂数学,连这个你也懂呀!”  相似文献   

7.
叛逆男孩曾想退学放弃自己 “报告,我是王子文……”他傻傻地站在我们办公室门口,将门框填得满满的,195公分的高个儿,200斤的大块头,硬是把我吓了一大跳. 他是父母眼里叛逆的儿子,是老师眼中头疼的“问题学生”,但他却是朋友眼中肝胆相照的“文子王”.正直、仗义的他,总把友情放在第一,冲在前头为兄弟两肋插刀.  相似文献   

8.
这段日子,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救人的事迹传遍全国。地震时,林浩逃生后,没有跑开。连续救出两个同学后,他又跑进了教学楼。“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我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他现在的心愿是,“很想上学。以后,我要当工程师,要造震不垮的房子。”(6月11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9.
一条批语     
他上学时的学习成绩极差,考试在班上排名总是倒数几名。很自然,老师在心里把他归于不会有出息的那一类学生。某天,老师出了《我的愿望》的题目,让同学们写一篇作文。这类命题作文,是那时学生们经常要做的功课。第二天,同学们的作文都交上来了。孩子们的愿望五花八门,有想当科学家的,也有想成为工程师的,当然也有志向平平、不够高远的。他在那篇作文中称,他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大作家。一个连作文都写不通顺,初二时成绩还没有“翻身”迹象的学生,居然要当大作家?这未免太自不量力了。当然,老师是不会给学生泼冷水的,纠正了这篇作文中的两处语…  相似文献   

10.
刘宏丽 《魅力中国》2013,(8):234-234
记得在师范院校读书时老师说过一段话,虽算不上经典、名言,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老师这样说,你是个学生.如果你坐在火车上,别人想知道你学习怎样,他会让你读一段报纸,而不会让你做儿道题。如果你读得结结巴巴,不成句子,无论如何人家也不会认为你是一个好学生。老师又说,我这样说并不是强调语文重要,其他学科不重要,  相似文献   

11.
曹秀玲 《魅力中国》2010,(7):178-178
一天,读六年级的儿子回家后,急冲冲地对我说:“妈妈,快点,我要在你那儿背书!我们老师说的}”我高兴极了,赶快接过书,生怕耽误了这大好时光。因为我平时主动陪他读点课外书,他就满肚子不高兴,今天竞对背书这样积极。“背啥?”“背中心思想。”“啊一一,中心思想?没搞错吧?!”“没有!快点呢,我背呀!老师说的。”为了不打消他背书的积极性,还有师命难违呀,我只好装模作样的看他背下去……  相似文献   

12.
松龄老师     
刘家宝 《东宇经纬》2000,(12):39-39
小学阶段,我是在懵懂无知中稀里糊涂地游荡过来的。那时,我随口吟出的一首诗在同学中广为传诵:“我是小学生,学习不认真。上课不吭声,课后惹纷争;作业不去做,考试尽出错。调皮又淘气,老师干着急。”透过这篇对当时情况真实写照的“大作”,再加上我走路猴窜样的架势和一走三甩的长发,大家不难想像我是一个怎样令老师们头疼的孩子了。然而,  相似文献   

13.
曹秀玲 《魅力中国》2010,(3):178-178
一天,读六年级的儿子回家后,急冲冲地对我说:“妈妈,快点,我要在你那儿背书!我们老师说的}”我高兴极了,赶快接过书,生怕耽误了这大好时光。因为我平时主动陪他读点课外书,他就满肚子不高兴,今天竞对背书这样积极。“背啥?”“背中心思想。”“啊一一,中心思想?没搞错吧?!”“没有!快点呢,我背呀!老师说的。”为了不打消他背书的积极性,还有师命难违呀,我只好装模作样的看他背下去……  相似文献   

14.
我从小就只喜欢和同龄人交往,不爱与比自己小的孩子打交道。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要当老师。甚至小时候玩扮演“老师和学生”的游戏,我都觉得十分无趣而拒绝参加。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填的专业大都是法律、财经之类,只在本科提前批填了一个师范院校。然而,当我收到西南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的一生就与“教师”一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李勇刚 《魅力中国》2010,(34):296-296
在每次的课后作业以及考试反馈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学生,包括化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因为审题不严密,或者把题目看错了,以致于白白地花了宝贵的时间,人为地把题目想难了,就没有做出来或者做错了,倚乱兑:“失之毫厘,缪以千里”。  相似文献   

16.
尚建敏 《魅力中国》2014,(5):232-232
文字浸润了一代代人的心灵,文学涵养了一辈辈人的情操。但长期以来,不少的学生畏惧,甚至讨厌写作文,其根源在于对作文缺乏兴趣。针对学生写作实际,我努力探索学生作文的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水平。下面是我粗浅的做法。首先,我认为写作得让学生有成功感教育不等于爱,但没有爱的教育是不行的。在作文上也是如此。他写出作文来,教师对此不置可否,不赞扬也不批评。学生也就不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去做。教师要及时发现作文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也要及时表扬。让他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得到肯定他会“不顾一切”走向成功。比如一个学生写道:清照在这氤氲的香气里彷徨着,心该归向何方?这里氤氲用的好,我趁机说:“你的词汇量很丰富,老师期待下一回有更多的奇迹。”  相似文献   

17.
马玉国 《魅力中国》2013,(11):201-201
在数学教育界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台湾一位学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二年级小学数学题: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参加测试的台湾学生有2/3的人答案是43岁。测试大陆的学生时,竟有88%的人答案也是43岁;因为他们认为此题不可能加,所以只能减,而不敢写上“此题不能做。”这是一则笑话,然而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八年教龄的小学数学教师,我则笑不出来,因为这则笑话的确不是“空穴来风”。我们之一代当老师的,从小当学生时,就崇拜老师、服从老师,很少敢挑战老师的权威,也不敢讲自己的思路。长大当了老师,也觉得学生服从我,崇拜我,把我讲授的内容听会,练会,考个高分,课堂纪律好,就很有成就感。比如学了“笔算除法”,老师讲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我们的学生有向老师提出:“笔算除法能从低位除起吗?”。如果还有学生再提出一个高智商的问题“老师,笔算加法、减法、乘法都是从低位算起,为什么笔算除法就一定要从高位除起呢?”这时,会不会有的老师已经很不耐烦了。会说:“你怎么事那么多,书上就是这样规定的,教你怎么算,你就怎么算。”如果真的老师这么说,试想一下,今后,这个孩子还敢“异想天开”吗?还敢“思维和创新”吗?慢慢地,在学生的心中,就会逐渐形成听老师的没错。这就是中国学生,很听话,很刻苦地去记忆、模仿,就是不敢自主地思考和质疑,没有了疑问哪会有思维呀,没有了思维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相似文献   

18.
海芳 《魅力中国》2011,(21):249-249
我们学校有个学生叫李小明,他留给我最初的印象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样子,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所以他在老师的眼里是个差生。上学期体育达标测试不合格。多次与家长联系进行沟通,家长总说:“该让吃的都吃了,可是这身体就是这样,我也没办法……”  相似文献   

19.
李树源 《东宇经纬》2000,(12):19-19
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做作业漏字现象严重,错别字老是那么多,给他打上[X]号,让他改错,今天对了,明天又错了。是这些学生真的不会写,又不全是,有一天,我灵机一动,批改作业时,只在作业后写上[错5字]或[错3处],学生的作业簿上不再出现红色的[X]号,发下作业本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批语自己找错。  相似文献   

20.
周尚平 《魅力中国》2013,(20):186-187
现在,初中学生对久远的历史很陌生,很多同学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再加上传统的历史教学以老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只注重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便厌恶了生硬刻板、枯燥乏味的历史课。老师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课,课堂就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老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历史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这是我们历史老师共同研究的课题,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亲近历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我在初一上历史课时,不是一拿到历史书就开始上课,我给学生讲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营养,获得经验与启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把老人的经验传给儿童,若没有历史,老人也成了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