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挫折感,使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本论文主要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职业压力因素、学生因素、个体因素等几方面分析了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显著,本文通过职业倦怠的内涵和表现,探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解决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善华 《中国市场》2014,(18):166-168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帮助英语教师缓解职业倦怠心理并愉快地教学。  相似文献   

4.
汪浩 《品牌》2014,(5):60-60
职业倦怠是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指在职业环境中,个体所体验到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热情降低、对人冷淡、工作成就感降低等。高职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高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对教学工作感到厌倦,与周围人群疏远,与领导有对抗情绪,有离职倾向,这些行为是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作为教师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历程中的常见现象,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对教学质量、学生发展及教师队伍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个体、学校和社会因素分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期待能预防和有效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国际公认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对安徽省9所高职院校132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纬度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在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原因既有共同的因素,也有一些教师自身特有的因素,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邓东波 《商》2012,(20):175-175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当前困扰教师专业成长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予以关注。高职教育大环境的社会因素,也包括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机制,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等都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倦怠是普遍客观存在的。目前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研究以及对策研究很多,对于解决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社会问题提出了很多有效、显著的建议。本文就微观视角下,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强个人自尊感,通过这种方式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着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普遍偏低、教师编制缩小、工作压力偏大、部分教师职业倦怠明显等问题,其直接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改变幼儿教育事业的现状,应加强幼儿教师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依法落实非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有关待遇,建立健全幼儿教育监管机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权益维护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以促进幼儿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在浙江省选取了十四所高校近700名教师,采用潘伟伦所编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进行了职业压力及其影响的测量,并在七个比较变量上进行了差异检验和多重比较,得出以下结论:①高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与承担的工作难度不相匹配是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不断增高的主要原因;②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师的工作家庭关系、职业倦怠感、心理健康状况相互影响,并且成正比;③高校部门领导的职业压力比专职教师、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小;④公办专科院校的教师职业压力在各类高校中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职业是全社会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引发工作压力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原因,又有目前教育体制和课程改革的影响.本文探讨这一问题对减轻教师职业压力,希望对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对浙江省488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一般,年龄、收入、健康状况对教师职业倦怠各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学历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有显著影响,职称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低个人成就感有显著影响,性别对教师职业倦怠各个维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了解我国特岗教师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利用Bicomb软件及SPSS统计软件对从中国知网中查询筛选到的2006—2018年的329篇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并绘制了特岗教师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我国特岗教师研究热点集中在特岗教师计划实施背景、农村教师不足环境下特岗教师意义、特岗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及其生存状态、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及心理健康等四大领域。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注意四个方面:首先要创新对特岗教师的研究方法;其次应注重对特岗教师教学质量和上下体系管理的研究;再次要强化针对特岗教师各方面问题解决措施的研究;最后应关注特岗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职业倦怠现象频现,特别是在教师、医生等助人行业中发生率更高。辅导员作为高校中特殊的教师群体,由于其繁杂的工作特点,也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其主要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也非常大,无论是对辅导员自身的身心健康、对学生品质的培养,还是对教育的发展进步等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谢波飞 《中国报业》2014,(10):83-84
伴随着现代传媒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报刊杂志都在密切关注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一般来说,报刊舆论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社会群体对于某一个行业的认可度。现代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感到的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一些高职体育教师经常会因为觉得这个工作不重要而产生倦怠。本文从高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以及报刊舆论对这一现象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和丰县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作压力量表、马勒斯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GS)为测量工具,通过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描述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探讨了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很好的面对于处理工作压力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极端反应,是教师经过长时间压力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衰竭状态。高校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增强大学生体质、培养健康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实证分析,掌握当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对于强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职业倦怠一直是困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由于长期以来企业对员工心理健康维护的忽视,职业倦怠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中常见的职业“高发病”和“流行病”,严重影响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和企业发展。对职业倦怠问题的探究,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二、“职业倦怠”的内涵与企业青年员工1.“职业倦怠”的内涵“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职业枯竭”,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是用来描述个体在工作中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或人际压力而产生的枯竭感,是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关于职业倦怠的定义,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最多的是Maslach的“三维度理论”。该理论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个体在职业领域中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降低的症状”,包括“非人性化”、“自我实现感丧失”、“情感枯竭”三个主要特征,表现为对服务对象冷酷、麻木;缺乏适应性和个人成就感;丧失工作热情等。目前,职业倦怠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教育、医疗、服务行业等是其主要研究对象。2.企业青年员工本文选择“企业青年员工”为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象,主要基于...  相似文献   

19.
高职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三观"和素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工作的态度和效果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较大影响.目前,高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情况和新任务,导致高职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因素众多,对高职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高职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降低的症状,它是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一个过程.高校学生辅导员作为教师中一支特殊的队伍,因其特殊的职业要求,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的现象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本研究认为,职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是职业院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三个主要因素,组织,领导和教师个人都可以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解决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维护职业院校教师身心健康,从而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