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外对华启动的贸易救济调查中,美国作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成为对华贸易壁垒的主要发起者。在WTO成员针对中国制定实施特别保障立法和启动调查乃至实施限制措施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和特别保障措施,提出政府和企业的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反倾销措施产业救济效应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选取1997年3月至2009年6月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的贸易、投资和产业数据集,以构建微观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评估反倾销措施通过影响涉案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涉案领域FDI最终作用于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的实际救济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跨越效应,但反倾销措施对中国进口贸易仍然存在显著的救济作用;而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也极易引发指控对象国的贸易报复,反过来限制中国相关产品的总体出口;总体而言,尽管存在上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效应,但最终中国反倾销措施对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确实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救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制度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反倾销作为当代国际贸易活动中重要的贸易壁垒,被进口国当作限制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重要举措频繁使用.然而,该政策的贸易保护预期是否真的得以实现还有待考察.利用2002年~2010年9起对华农产品反倾销案例中8位海关H.S.编码涉案农产品的出口数据,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在征收反倾销税后5年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偏转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反倾销税的征收会持续限制我国涉案农产品的出口;涉案出口企业在受征高额反倾销税时会通过向非指控国出口偏转以减少经济损失;考虑到市场的替代性,这种偏转更明显地集中于与发起国发展水平接近的发达国家,往发展中国家的偏转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生产分割的背景下,海关统计数据由于包含大量重复计算的成分,并不能真实反映一国某部门的贸易收益情况。文章通过构建跨国投入产出模型,定义增加值出口为衡量双边贸易收益的指标,从增加值出口变化趋势、行业分布情况及贸易收益的实现方式,分别剖析2000~2014年中美两国农产品各部门的增加值出口情况。发现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的盈余方实为中国,农产品行业的大量增加值隐藏在本国的其他部门中出口。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在提升,两国农产品行业实现收益的方式不同,中国越来越趋向于附加值含量低的粗加工中间品出口。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对第三国市场的依赖不断下降,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农产品行业的收益都将造成较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使各国贸易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此很多国家开始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以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保护措施最为典型。由于中美贸易不平衡,美国开始对许多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本文通过反倾销的博弈分析,得出结论:积极应对反倾销,制定新的、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使中国免遭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伤害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6.
全球反倾销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欧:美国是最主要的反倾销手段适用者其他发达成员:反倾销措拖的使用呈不断下降趋势发展中成员:广泛和频繁使用贸易救济措施贸易救济措施仍然是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从“贸易救济措施”作用较为“贸易防卫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为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成为进口国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贸易措施。1997年中国首部反倾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单方面作为反倾销目标国家的处境,中国正在成为反倾销措施的重要使用国家。本文以化工行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反倾销的调查效应和贸易限制效应对被指控对象国的进口贸易起到限制作用,而贸易转移效应则削弱了这种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2006年铜版纸双反案作为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的开端,到现今美国将双反作为贸易保护手段的新趋势,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形式开始由反倾销争端为主转为反倾销反补贴并行。基于"美对华双反案"有关中国四种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WTO磋商案涉及的法律问题的评析,提出双反措施存在双重救济问题,并分析双重救济的违法性。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虽然世贸组织极力倡导国际贸易自由化,并通过多边贸易谈判机制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但世贸组织并不排斥一定程度和形式的贸易保护,尤其是当大量进口对进口国产生消极影响时,允许进口国采取一定的贸易救济措施来限制进口。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频繁对我国的出口实施限制措施,本文通过对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大贸易救济措施的比较分析,为我国企业的应对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被反倾销调查和采取最终措施的最大国。比较反倾销强度指数证明,中国在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强烈地受到美国反倾销行动的影响,但美国在世界出口市场份额则较少受到他国反倾销的影响,美国是影响中国贸易救济的最大因素。美、欧对华提起反倾销诉讼对他国具有示范效应。中国应积极谋求世贸组织剔除其非市场经济地位,重视反倾销对称性并积极应诉,通过行业协调和调整出口导向,促使进出口内外均衡与结构合理,以减少反倾销措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素琴 《商业时代》2011,(12):30-31
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对华启动了贸易救济调查。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启动的对华贸易救济调查呈现增多特点,其中拉美国家对华贸易救济调查居首位,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是发展中国家发动的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形式。这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存在产业同构、中拉贸易存在结构和流向的不平衡、中国企业经营行为的不规范所致。为此文章提出了警惕贸易保护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适时调整我国对拉出口战略,发展中拉和谐贸易、调整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商品结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外反倾销调查起步晚,相对于欧美国家较为成熟的反倾销调查发展而言还比较滞后。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经贸关系日益复杂,在各国纷纷刺激出口的政策推动下,国外对华倾销产品源源不断流入我国,严重损害了国内相关产业生存与发展。我们不仅要积极应对国外的贸易救济措施,更应该拿起贸易救济措施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因此,进一步分析我国对外反倾销的特点及其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现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也是中国农产品的重要贸易伙伴。以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措施、农业政策、特保条款以及舆论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美国产生的影响,提出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突破美国对中国农产品的技术性壁垒,打造农产品品牌,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以应对舆论壁垒。  相似文献   

14.
"双反"调查是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措施的合并使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发展,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不断加强,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其中,针对中国或涉及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的使用在全球是最多的,中国早已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自2004年4月加拿大对我国出口的烧烤架发起首例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案件开始,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中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RCA指数、相似度指数、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对中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农产品贸易结合度不断提高;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农产品竞争力提升效应,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市场扩大效应。  相似文献   

16.
反倾销是当前国际贸易政策领域研究的热点,而其对发起国国内受损害产业的救济效果则一直是这一方向研究的重点。目前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于反倾销对受损害产业(企业)绩效的救济效果,而对这些企业在国内市场中生存状况的影响则鲜有研究。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选取2006年中国对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4个地区发起的化工产品"双酚A"反倾销典型案件,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和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定量考察对外反倾销对中国受保护企业生存率的实际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就双酚A这一案件而言,对外反倾销措施与中国受保护企业总体生存率之间不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且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但是与预期相反,对外反倾销措施实际上显著降低了中国受保护企业的总体生存率。针对这一结果,本文从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的核心能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构建以"提高中国进口竞争性企业生存率"为目标的反倾销发起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1997年3月-2009年6月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的涉案产品和国内相关进口竞争性产业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评估中国对外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竞争性产业的救济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相关进口竞争性产业具有显著的救济作用,但是贸易转移效应和上下游产业继发性损害效应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上述产业救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对相关国外进口品实施反倾销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指出,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不断发展,国外对中国商品采取以反倾销为主的贸易救济措施越来越多,成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预期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国商品将继续成为国外反倾销的主要对象,贸易摩擦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9.
《农机市场》2004,(12):4-4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最近指出,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不断发展,国外对中国商品采取以反倾销为主的贸易救济措施越来越多,成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预期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国商品将继续成为国外反倾销的主要对象,贸易摩擦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特定出口国的反倾销保护会带来两种贸易转移效应:进口国的进口转移效应和出口国的市场转移效应。本文通过简单竞争模型以及统计分析和描绘性分析着重考察了反倾销保护对出口国的市场转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保护导致了中国对其彩电出口量的大幅度下降,并进而引起了中国的彩电出口向未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其他国家(地区)转移,即反倾销保护导致了出口国的市场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