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以往的很行危机理论普遍认为银行的破产不是由于自身缺乏流动性,就是因为系统的总体流动性短缺,忽视了银行破产本身也会产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政府对处于破产危险中的银行进行救助会改变银行系统的总体流动性状况。当救助行为不恰当时,反而会使总体流动性收缩,导致更具流动性的银行倒闭,甚至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银行危机与银行救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的很行危机理论普遍认为银行的破产不是由于自身缺乏流动性,就是因为系统的总体流动性短缺,忽视了银行破产本身也会产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政府对处于破产危险中的银行进行救助会改变银行系统的总体流动性状况。当救助行为不恰当时,反而会使总体流动性收缩,导致更具流动性的银行倒闭,甚至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区域社会信用环境是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基础,它能促进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增加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由于货币和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导致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脆弱性,进而决定了区域信用环境的脆弱性.构成信用环境的众多环节中,某个环节一旦受到冲击与破坏,会引起区域范围内其他环节的连锁反应,导致区域信用环境陷入失序、混乱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信贷出现萎缩,经济发展出现停滞,金融生态环境走向恶化,经济金融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都会受到负面影响.而要消除这种负面影响,恢复良性信用环境,需要市场参与各方付出更大的资金与时间成本.反之,相关影响因子变化可对信用环境改善具有极大的杠杆效应.以山东恒昌集团有限公司逃废银行贷款引发当地信用环境失序恶化为案例,对信用脆弱特征进行研究,对当前政府和基层央行如何完善与优化社会信用体系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美国三方回购市场被认为是流动性高且比较安全的短期融资市场,然而,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该市场的脆弱性:每日"松绑"机制和日内信用使清算银行承担了所有的交易对手方违约风险、抵押品的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任何一方违约都会造成清算银行资本比例的大幅下降,动摇市场信心,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因此,对该市场机制进行改革、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市场透明度等,将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信贷市场与信用风险——从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经济学的角度切入问题,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经济周期波动以及信用制度的内在脆弱性。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美国次贷危机根源在于信贷市场信用制度的内在脆弱性。其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金融生态环境的内在脆弱性和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其次是美国次贷市场“贷款信用链”采用“单向串连”模式,加之“连接关系”出现薄弱环节,导致信用链越长,潜在风险积累也越大。这些分析为中国探索金融改革和创新之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蝴蝶效应"理论,研究了美国提高利率和国际投机基金的冲击这些外部因素的冲击如何作用于一国经济的各个基础因素,从而引发了泰国金融危机并导致危机在国际间的传播的。揭示了"蝴蝶效应"在金融危机发生和传导中的巨大影响力,有助于中国在加强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有序的开放资本市场,加强政府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其深层原因是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说是美国金融机构的自利性、复利制度和主观评价方法脱离经济和社会的实际从而导致金融危机。中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应当接受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调整金融教学内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重视职业迁移能力培养,形成自己特色金融培养人才模式。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重要核心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其脆弱性来源及特征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重视。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探寻金融脆弱性来源。以现有金融脆弱性来源理论为基础,把金融脆弱性来源归纳为实体经济债务膨胀、金融机构风险、金融市场风险、国际贸易与跨国冲击、宏观经济波动等五个维度,分析脆弱性来源的相对水平与累积以及脆弱性来源的关联支撑效应,可为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研究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在金融、经济、制度全面落后的外围国家,而2007年金融危机则发生在金融、经济、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心国家,但两者都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薄弱环节断裂导致的,都是对制度模式、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调整。两次金融危机成因的共同点在于金融监管缺位、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相对较低的居民收入、过度的国家干预、全球经济失衡、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流动性泛滥、技术创新衰竭和市场经济进行周期性调整。两次危机成因的不同点包括引发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震源、技术创新衰竭具体类型、具体制度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是由流动性短缺引发的信用风险,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最大隐患。从财务会计视角,按照流动性强弱归类,设计简要地方政府可流动性资产负债表,可以构建流动性信用风险综合指数用以衡量其风险程度。经修正引力测度风险传染力,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可探析地方政府流动性信用风险关联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由此揭示风险网络的"鲁棒性"与"脆弱性",以及这些空间特征对流动性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流动性信用风险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关联关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网络;流动性信用风险网络的"鲁棒性"逐步增强,"脆弱性"逐渐降低;"点入度"会显著增加风险,"关联度"会显著降低风险;"中间中心度"越高的地方政府会因受到较多关联省市地方政府的关联传染而增加风险;而"接近中心度"越高的地方政府会因距很多中心省市的传染距离较短而增大其自身的流动性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1.
从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和汇率风险视角构建的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数更具时效性;建立时变参数模型,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冲击,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明显的负向冲击。为避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加剧,应从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三个角度来控制银行风险的积累;特别是在制定实施刺激经济的措施时,要避免其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根源在于金融经济脱离实质经济的过度扩张。恐慌有自我正名的能力,由于市场的双重标准的存在,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抵抗恐慌自我正名机制的能力更加脆弱。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受到恐慌自我正名机制的攻击而爆发金融危机时,危机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会通过一定的途径扩散到其它的一些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空前的系统性风险,从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普遍实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这一实质没有改变,只是具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危机的新的形式——它以需求过剩的假象形式存在。形成现代危机新形式的逻辑是:直接生产过剩的传统经典危机→虚假需求膨胀→虚假需求过剩而实际需求不足的现代危机。消除金融危机的出路似乎不是"救市"而是"治市"(治理金融市场)和"救实"(救助包括增加人民实际收入在内的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4.
论西方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政策应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主张对经济危机实行标本兼治的理论,它既主张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铲除经济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也主张在经济政策方面让各种金融创新和政策工具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从经济政策方面应对西方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为指导,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建立和加强相应的监管,让金融创新立足并服务于实体经济,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进一步融合,既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前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原因是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以及加速这种背离的美国的三大经济政策,而其根源在于诸种制度的弊病。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理论沿革及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部门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因素可能极大地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因此,正确评估一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成为维护一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内容。在学术界,金融危机(稳定性)理论已经过了强调"基础经济变量"的第一代模型、强调"心理因素"和"预期自致型危机"的第二代模型和对国家资产负债状况进行总体分析的第三代模型的衍变过程。资产负债分析是第三代理论研究模型的核心,但由于统计资料的局限性,这一分析方法在我国的应用还受到诸多限制。  相似文献   

17.
明确了企业财务危机的内涵,并从现金性财务危机和收支性财务危机两个层面入手,建立了企业财务危机的研究路径,分析了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最终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纳教育主张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与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全纳教育的实施应该在理念澄清、政策制定、体系构建、国际合作上做出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实现建设和谐世界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9.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在金融、经济、制度全面落后的外围国家,最直接的原因是与金融有关的各种因素,包括国际资本的外部冲击、盲目推进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不力、金融市场发育比较落后、金融体制不健全等。中间层次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主要是国内经济失衡、经济周期和全球经济失衡。而更深层次的因素则与东亚的发展模式、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弊病和弱点有关。亚洲金融危机可谓前车之鉴,全面探究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对于崛起中的中国有效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应对外部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治理全球金融危机综合症、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始于2007年夏的次贷危机很快发展成为美国金融危机,并蔓延全球,究其原因,金融创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由于抵押贷款创新的理念建立在房价不断上升的假设之上,使得抵押贷款创新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证券化产品创新不具备可靠的基础资产。房价下跌使创新抵押贷款的风险暴露,金融创新的“蝴蝶效应”终于得以实现,所有金融机构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中。这给我国未来的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