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利益主体理论入手,针对农家乐旅游的社区参与现状,对农家乐旅游社区提出应用利益主体分析方法,继而结合利益主体理论提出确定社区参与层次的具体定量分析方法,在理论细节研究上试图有所突破。最后,将其应用到西安农家乐旅游社区参与层次的分析中,并提出推进社区参与层次提升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主要工作。然而,在建设过程中许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古村落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急需发挥政府的利益规制作用加以保护。分析了佩尔兹曼模型的基本原理,通过修正模型能为湖南古村落资源的保护在政府规制层面带来理论启迪。政府通过制定规制政策,协调各方利益,实现政治利益最大化,获取最大政治支持率。本研究理论上可丰富公共品规制理论,尤其是行政规制的内容;实践中有利于保护我省珍贵的古村落遗产,延续区域特色文化;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政府形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体验经济的到来,引发了人们对旅游体验的关注.本文围绕旅游体验的互动机制,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揭示古村落旅游体验的质量、旅游体验本质与互动机制的关系,初步探索了古村落旅游互动中的主体、旅游互动仪式要素与结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视角,在晓起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表明,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晓起古村落社区及其村民利用传统文化作为素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创造,从而实现了文化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5.
古村落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应该得到重视并加以保护。江苏省常州市的焦溪古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古村落,在"旅游+"时代,运用"旅游+开发""旅游+保护""旅游+规划""旅游+生态文明""旅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旅游+互联网"等策略,促进焦溪古村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更多的古村落、古镇成为当前旅游的热点,民营资本介入古村镇旅游开发趋势日渐明显,包括介入的领域越来越广,介入的方式越来越多,介入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引起的矛盾与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在实地考察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民营资本介入古村镇旅游开发经历了民间自发介入、政府招商介入和专业经营介入3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当前存在的社区矛盾、短期行为等问题表现突出。为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加强利益关系协调,优化利益分配机制提高社区参与、完善政策法规降低经营风险,从而确保民营资本能够合情、合法、合理地介入古村镇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旅游是继乡村社区、古村落社区旅游之后的又一研究课题.作为一种新型城市旅游产品,城市社区旅游是中国城市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一条重要战略路径.本文以上海、杭州和绍兴为例,通过对这三大城市旅游开发条件的比较,提出适合各城市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俊 《全国商情》2012,(23):6-8
随着古村落旅游的兴起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古村落文化的探讨和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八类古村落的比较分析,提出温州古村落文化的特色,并从建筑文化,耕读文化、宗族文化、生态文化、商业文化及民俗文化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当前太原市惟一一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店头古村落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论述古村落演变的历史沿革、旅游资源类别、旅游价值、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分析其旅游开发区位条件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方法和对策,从而为店头古村落下一步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龙脊梯田社区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关系问题对于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龙脊梯田景区作为案例地,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及文献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政府、旅游公司、外来投资商、社区和普通村民等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研究发现:各利益主体参与旅游方式不同,其利益关注点差异较大,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多萤利益矛盾和冲突,尽管旅游公司、政府和外来投资商处于“强势”地位.但作为“弱者”的村民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一旦拿起“武器”,以“强者”的姿态进行斗争乃至对抗,必将造成恶劣影响和不良后果,最终不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古村落作为一种能较好满足当代人审美、教育、逃避、娱乐等体验需求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在开发古村落旅游资源时,从游客体验角度设计古村落景观展示内容和展示方式非常重要。尝试用实证方法和定量方法扩充对古村落旅游景观展示的理解,为古村落管理部门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环境感知法,从自然、经济、社会、旅游四个方面对柿林古村的男女性的感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男女性在自然环境感知上没有明显差异;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正面感知经济生活环境的改善;3.男女性在社会环境的感知上并无明显差异;4.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正面感知游客行为和旅游开发。男女第三性征差异及由此带来的参与程度的不一致影响了男女在经济和旅游环境的感知.但从总体上而言,旅游对古村落目前的影响不大,村民对旅游开发仍旧持支持态度.最后,针对不同的性别人群提出了今后引导的相关建议.旅游规模扩大带来的家庭收入结构变化对古村落社会结构、家庭结构的影响将是后续研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3.
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原理构建西递、宏村旅游地发展的系统动态模型,分析了西递、宏村产品市场结构,同时分析了模型建立下的西递、宏村近程观光市场和远程观光市场的发展机制反馈,并针对目前西递、宏村古村落目前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区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体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社区参与旅游产业的能力与社区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通过对鹤庆新华村的调查研究,运用“社会资本”理论.讨论分析村民积极参与旅游发展的乡村旅游社区在社会资本方面具有的特点,以及社会资本与居民参与旅游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区旅游及社区参与对社区发展影响深远。以茶叶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半坡老寨为例,通过参与观察及访谈,运用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价值命题和理性命题解读了非旅游产业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的状况及原因。研究表明:旅游进入原本具有强势产业的社区后,与社区原有产业发生互动;社区居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及态度出现分化;旅游业得以进入该社区是因为其与强势产业之间存在着依赖和促进等多元互动,而社区参与正是这种宏观产业互动的具体表现和内部动力。  相似文献   

16.
民族社区旅游的开发与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当地居民的有效参与,而旅游利益分配的公平性是决定居民有效参与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以桂林龙胜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为例,从其旅游利益分配与居民参与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入手,探讨实现旅游利益分配公平性的分配模式及居民有效参与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中,社会交换过程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研究用到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目的地居民态度的形成,但是几乎都集中于发生了物质利益交换的旅游地,而很少有人涉及较少发生物质利益变化的社会交换情况对居民态度的影响。在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的旅游发展中,当地大部分居民很少获得物质利益,但仍然对游客和旅游发展持友好态度。按照社会交换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心理需求中的其他非物质因素在对其态度的形成占据了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的雨崩村发现了一个社区主动参与旅游发展,社区基本实现了经济增权、心理增权和部分政治增权的案例。雨崩村在游客住宿、租马等经营方面实施了相对均衡的利益共享的措施,控制了外来投资,它已经发展成社区自主的、自我实现的可持续性旅游社区。雨崩的社区旅游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社区旅游,村民真正参与到旅游决策、管理、利益分配各个环节中。本质上雨崩村的旅游增权是个人增权,怎样在制度层面上确立社区的权力,进行制度性增权,真正凸显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雨崩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不断升温,出现了乡村旅游普遍开花,良莠不齐的局面,针对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贵州镇山村为例,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镇山村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措施,希望能对镇山村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关古代是否有旅游的认识分歧实质上是旅游概念认识的分歧。探讨古代是否有旅游的问题,涉及旅游概念的界定与旅游的起源、发展等方面。依有关旅游的概念界定范式分析,公元前6世纪,中国已出现旅游活动,而殷商时代王公贵族的巡游、田猎等活动,或可看做是中国古代旅游的滥觞;中国古代旅游的发展经历了功利型旅游与审美娱乐型旅游两个阶段以及若干高峰;不受功利约束的审美娱乐型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旅游的下移扩散与空间扩展。对古代旅游的认知不能完全以现代旅游学理论为圭臬,而应用历史的眼光来加以考察,从而使认知趋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