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选择—基于理论和国际实践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规律性要求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高级阶段.从美国、日本发达国家政府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路径来看,改革财政与税收制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率,高度重视反哺农业的法制化建设,为反哺农业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反哺政策目标应倾向于提高长效性的农业生产能力,考虑"后发优势"适时调整政策是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中,各级政府围绕工业反哺农业方针,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本文利用近年来湖南地方财政支农方面的部分数据,分别从纵向与横向对比分析了投入资金的规模效率和产出效率,结合实际指出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动因。最后,提出了创新财政支农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弱质性产业,这种弱质性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交换领域导致最初的农业衰微.但是.最初衰微的农业经过政府主导型财政支农、市场跟进型金融助农和企业反哺型工业强农这些后天强势化改造,最终能够将落后的传统农业改造成先进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4.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文章在梳理农机购置补贴及财政支农支出的传导机制和拓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剐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机购置补贴与财政支农支出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农机购置补贴及财政支农支出的传导机制均是有效的;(2)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土地生产率对单位面积土地上农机购置补贴的弹性分别为0.0045、0.0189;(3)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土地生产率对单位面积土地上财政支农支出的弹性依次为033、025。  相似文献   

5.
财政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如何完善财政支农制度,调整财政支农目标,提高财政支农效率,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支农规模与效率状况。研究得出,导致财政支农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支农规模过低和效率不高以及支农资金分配结构不合理、自筹资金部分所占比重依然过大等问题突出,高效、规范的财政支农机制还未形成。  相似文献   

6.
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我国经济总体已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政府逐渐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但是农民收入却增长缓慢.本文选取农民收入作为衡量财政对"三农"投入效益的主要指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各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揭示现实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任。农业发展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财政支农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支农规模,也取决于其支农结构和效率。然而当前,无论是在支出规模上,还是在支出结构、支出方式和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弊端,使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应该通过完善财政支农管理制度,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有效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政策框架的逐步建立,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财政支农工作存在总量投入不足、政策导向作用不强、科技投入占比低、支农方式不佳、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这些政策包括:逐步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多元化支农体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调整财政支农方向以及完善财政支农管理体制等等。比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如何有效地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方针,实现目标任务,韩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导向明晰化、财政支持力度大、实施手段法治化、重视智力反哺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等成功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导致的弱质性产业特征以及城乡差距的悬殊,决定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这是实现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体制保障。为此,必须加大政府农业投资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突出支农重点;通过制度创新化解县乡财政困难,着力培育县乡政府的支农能力;进一步完善分税制体制,充分发挥地方财政支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出发,客观评价了近年来整合支农资金的成效。通过总结整合支农资金的经验,提高了对支农资金整合的认识,探索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新型支农资金整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深化我国农业内部就业的税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政策历来都是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主要经济政策,深入研究如何优化和完善税收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不仅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原材料来源或历史的角度讲,工业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地表资源进行深加工而形成的工业企业,另一个则是对于地下资源进行开采或深加工而形成的工业企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从路径上讲,主要有:"反剪刀差",废止不利于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产品支农,工业化理念和制度的支持,捐赠和税收的支持,等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支持保护农业。在这方面,农业经营同是小规模分户经营的日本和韩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支持和保护农业的许多实践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服务业作为新兴行业,具有蓬勃发展的市场潜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我国农业服务业先天又较为薄弱。河北省农业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农业服务业经营收入居国内较高水平,但是同时河北省农业服务业也表现出吸纳劳动力能力较低、农产品加工相对落后、农产品流通水平有待提高、农业节水灌溉水平较低等特点,因此有必要对河北省农业服务业的发展路径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部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构建我国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并对其权重大小进行排序.发现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影响因素的特点是影响因素是多元的、不断变化的、且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得出内部因素是影响机构支农水平的最重要因素,而外部因素是次重要因素的结论.进而从提高机构自身的支农能力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提升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  相似文献   

17.
工业反哺农业并不必然发生在工业化的后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中期就开始调整工农关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依据修正后的霍利斯·钱纳里模型来判断,我国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工业化中期,目前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时期;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是政府对农业“予大于取”的界定以及“取”“予”的强制性,对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税和财政农业支出进行比较后发现,我国工业反哺农业起始于工业化中期的21世纪初,最晚不过2004年。先行工业化国家一般是在城市化率接近或超过50%、农业就业比重下降到45%以下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而我国是在农业就业比重为46.9%、城市化率为41.76%时开始工业反哺农业的,反映出就业结构转换和城市化的滞后。因此,还应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体制、机制,促进新型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学的视角解读“工业反哺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胡锦涛提出了关于工农产业关系发展的“两个趋向”,在理论界曾掀起关于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的大讨论;而中国全面免除农业税,实质上标志着中国工业反哺农业时代的开始。文章以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工业反哺农业,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工业反哺农业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