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在向着立德树人的方向发展,大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方面具有相同的育人理念,都是为了实现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思政育人,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二者的协同育人成为了立德树人的主要教育模式。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意义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而具体探究了大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外语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更多的选择,优化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开拓了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渗透模式,拓宽了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三全育人"指导下,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思政强化等方面出发,构建外语课程思政生态系统,实现课程、思政、信息化三大要素互融的"大思政"格局。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教育改革,借鉴OBE教育理念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文章从课程模式、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确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通过调整实践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教学主导、突出实践教学主体、厘清实践教学内容、运用教学评量手段与激励措施和给予实践教学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等措施,对思政课实践课程进行构建与设计,以期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作为创新的教学理念被提出,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思想、认知教学理论和情感认知理论为基础,大学英语凭借其独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课堂为依托、教材为蓝本、语言为载体,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中探究课程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引下,提出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有效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使思政元素与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在国际舞台上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畅享中国智慧,真正意义上具有四个自信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建设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借助专业课教学开展思政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研究热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也在全面推进。为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以"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提出课程分析、课程思政融入主题的选择、教学方法设计等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案,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以期为市场营销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和加强人才培育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工程经济学”作为工科专业主修的核心课程,是工程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其课程本身蕴含大量思政资源,在大思政背景下深入挖掘思政要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是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要求。以“工程经济学”为例,在阐述其课程研究动态基础上,对近年来课程思政的教改研究进行梳理,提炼出有关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要点,分析思政要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以此来探讨本科专业实施系统性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挖掘多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功能。课程思政在大学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的融合路径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为主线,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基准,从“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历史人文、理想信念”“科技素养、创新精神”“集体观念、职业道德”五个方面的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探索研究课程思政在军事理论课程中的融合路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德有才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同时注重通过课程思政实现全员育人。思想政治课程应该既注重理论传授,又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在课程安排上,大学思政理论课应当结合具体情况注意学科的逻辑性顺序,同时各门课程之间要做到有机耦合,形成合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自实施以来,无论是实践探索,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行业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大多是宏观理论研究,缺少基于具体课程的实践探索。鉴于此,文章具体探讨了"导游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导游英语""课程思政"的落实涉及到五个环节的任务,具体包括发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明确教学要求、细化教学设计、倡导教学生成、创新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是可以与专业知识教学融合在一起的,两者具有统一性。但是教学实践中存在经济学教师重专业知识教学而轻思政教学,经济学理论多是外来的而中国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为了深入推进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思政教学,必须根据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制定明确的思政教学目标,打造一批素质过硬的经济学教师队伍,编写一套思政水准高的经济学教材,探索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闫泉香  门阅  孙杰 《进展》2021,(2):112-113
作者通过开放教育教学实践发现,针对开放教育教学特点,通过网络教学团队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一条必由之路。本文从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对基于网络教学团队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研究和探讨,意在探索出一条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下"设计色彩"课程结合课程思政在高校规划设计专业教育中逐渐展开。以六盘水师范学院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思政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课程的授课现状、教学过程中以课题导向为教学实践的核心等问题。课程尝试将OBE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注重设计类工作者真实反馈,通过教学过程、教学产出、教学成果反馈(通过与专业相关的211人的问卷星问卷调查和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探索"设计色彩"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优化课程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课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新文科视域下,激发每一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探索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赋予的特色任务。师范类专业课做好思政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研究以师范类专业"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探索高校师范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总结出几点建议:首先提出要坚定"铸魂育人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围绕课程内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推动师范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其次是要注重制度体系的协同与共享,以提升师范类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为基础;最后是做好教学模式的继承与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改革。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的发展既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实效性积极探索,外语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新时代下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发展现状以及OBE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指出在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思路下,实现课程思政和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课程是在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应围绕本校可持续发展,结合自身人才培养方案,深入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策略,改革教学评分准则,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的,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开展“课程思政”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推进器,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有力保障。从情感学习理论出发,分别就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资源的内化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与探索,强调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与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互动性,从而促进高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专业知识与价值观培养的融合,以期为高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是对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新变革和新诉求的积极回应,是开展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自觉行动,也是重构基层教学组织形态的现实需要。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思政的学理机理研究阐释、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培训等。高校应从宏观领航与微观服务、统筹规划与分类推进、多维评价与过程反馈、理论关照与实践总结等多个维度,把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方向,提升建设水平,突出建设成效,拓展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科类理论力学课程特点,从哲学思想、工程与生活实践、人物故事等方面探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设计。通过修订课程大纲、优化教案设计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反思,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同频共振、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属性、自身特点及其课程思政的发展空间都为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可能。大学英语教师应在培养主动意识并发挥自身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并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成员,如何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试点阶段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对正在成长中的职业本科教育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本文就职业本科的培养定位,结合课程思政理念从加强教师思政能力、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及教学评价体系方面提出了优化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旨在探讨适合职业本科教育健康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