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低碳转型是工业碳排放与工业产出相脱钩的过程,利用基于弹性测度的脱钩模型,对中国工业碳排放与产出脱钩关系的演变趋势进行了系统评估,对工业细分行业及地区工业碳排放与工业产出的脱钩进展及其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998年—2010年间工业碳排放的脱钩弹性变迁呈现倒U型曲线轨迹,目前尚处于相对脱钩阶段;四大经济区域工业碳排放的产出弹性呈下降趋势,但均处于相对脱钩状态,西部工业碳排放脱钩弹性高于其他地区,工业脱钩弹性的区域差距不断缩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apio脱钩模型,研究了"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弹性,从省级区域、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三个角度对脱钩弹性进行了测算和因果链分解。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处于弱脱钩状态,且其脱钩弹性较"十五"期间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减排弹性变动不大,工业节能弹性变成弱脱钩状态,工业节能成效显著,工业化弹性、城市化弹性和经济发展弹性均呈增加趋势。因此,要切断区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联系,必须加大对海南、宁夏等省级区域、中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组的减排力度。  相似文献   

3.
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同时设置中间变量构造因果链,将交通碳排放脱钩弹性分解为交通减排脱钩弹性、交通节能脱钩弹性和交通业发展脱钩弹性,剖析造成交通碳排放脱钩的原因;进一步对交通碳排放进行LMDI分解,深入探析交通碳排放的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仅1996年处于强脱钩状态,其他年份的脱钩弹性指数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变化而波动,且整体上脱钩效应不强.(2)因果链的分解表明交通节能弹性对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影响最大.(3)在交通碳排放的驱动因子中,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最大;交通节能效应是促使交通碳排放减少的第二大影响因素但驱动效应不够稳定,而交通减排效应作用最为有限.  相似文献   

4.
能源碳排放脱钩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Tapio脱钩弹性分析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效应,并在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结合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对能源碳排放的内在脱钩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7年,以六年为一个时段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处于“弱脱钩—弱脱钩—强脱钩”状态;经济增长对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能源强度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贡献,而能源结构与人口规模对能源碳排放分别有较微弱的负效应与正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低碳示范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研究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问题,对于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基于协整检验的脱钩分析系统,利用Tapio脱钩模型研究了河北省1990年—2011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并引入能源消费作为中间变量进行因果链的分解,分析了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状态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2000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为扩张负脱钩,2001年—2003年的脱钩状态为增长连结,其他的年份都呈现出了弱脱钩的状态。河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弱脱钩状态主要是因为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效率的不断提高,而与减排并没有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正在进入以重化工业快速发展为特征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倡导下,工业碳减排成为各政府工作的焦点。基于此,笔者利用含有非合意性产出的DEA模型构建了工业碳排放绩效指数,测度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五大区域2005~2010年工业碳排放绩效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影响这些区域工业碳排放绩效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从时间层面来看,我国工业碳排放水平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从区域层面来看,工业碳排放绩效不平衡。另外,面板数据模型表明,工业规模结构、产权结构、轻重结构、“三资”工业企业份额等对工业碳排放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但在不同区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吉林省2006~2011年五大产业的产业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脱钩偏离度概念,对吉林省四大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脱钩状态进行偏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五大产业的产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较为乐观,尤其以第一产业最为理想,各产业处于"脱钩四阶段"的后两个阶段;与第一产业的脱钩偏离度大小依次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工业,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  相似文献   

8.
在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开发的大背景下,工业发展成为安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但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也成为伴生安徽经济增长的一个不争事实。根据安徽省1990—2011年的经济数据,计算安徽省经济增长的碳排放总量,运用脱钩理论分析安徽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动态脱钩变化,分析表明安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脱钩存在复钩的可能,且表现为三阶段动态复钩的变化趋势。据此,安徽省应调整产业结构、审慎产业转移、开发清洁能源、加大环保治理投入和加强森林碳汇,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9.
首先基于Tapio脱钩模型并利用2001年—2011年相关数据研究了甘肃省在西北五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现状中所处的地位,然后通过链式因果分解和LMDI因素分解法对甘肃省"脱钩"的原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总体呈弱脱钩状态,在西北五省中脱钩状态最好,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强度效应是促进甘肃省"脱钩"的主要原因,能源碳强度效应正逐渐成为促进"脱钩"的另一个原因,而工业化效应、城镇化效应、经济发展效应是抑制"脱钩"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推动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5—2015年中国与欧盟28国(EU28)19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对《京都议定书》执行期间不对称性减排是否导致中国对欧盟碳密集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增加进行实证检验,以验证欧盟对中国“碳泄露”作用机制的存在性。克服内生性后的实证结果表明:欧盟对中国的“碳泄露”作用机制仅存在于在高碳排放行业中,但整体出口工业行业与低碳排放行业并不存在显著的碳泄露作用机制;研究期内中国工业行业内部研发活动的增强有效促进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但工业行业企业规模的增加对比较优势的作用并不明显,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进口关税水平对工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效应同样不显著;研究期内中国工业分行业资本劳动比逐年递增,但资本深化进程中的技术选择偏差导致资本劳动比对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