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1999~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14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影响人力资本技术外部性的四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地区人力资本深化对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具有促进作用,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专业化和多样化分别超过各自的临界值时,才会对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产生正向的影响;专业化对于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作用在东西部地区分产业之间存在差异;就业密度在西部地区工业和服务业中对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产生类似于多样化的非线性影响,但它在其他地区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可以从人才和技术角度分析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制造业细分行业做进一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对不同制造业影响程度不同,互联网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依次增强,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影响机制来看,互联网通过激活人力资本带来人才效应和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着制造业的发展,为制造业带来了人才和技术“双重红利”;对比来看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中介效应要强于人力资本中介效应,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都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发挥作用最大,即互联网及其中介效应的影响存在技术偏向性。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是支撑一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本文探讨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并基于FGLS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显著为正,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显著为负,说明其能有效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分区域检验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呈现由东向中、西部递减的趋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推动作用大于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技术创新、工资上升是这一过程重要的传导机制.为此,政府在注重人力资本积累的同时应更重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并结合各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差异实施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智力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在增加值率和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测算基础上,对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否影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进行检验,并对抑制中国增加值率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增加值率具有负向作用,但并不稳定;在引入外资影响和研发水平因素后,垂直专业化对增加值率的负向影响减弱甚至消失。此外,垂直专业化水平并不是抑制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的主要因素;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与优惠条件,垄断并限制高端产品技术与专利权,挤出中国研发部门人力资本水平,使中国垂直专业化技术进步迟滞,才是抑制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0—2012年11个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其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来看,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引进与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的提高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适应创新竞争市场变化能力的效果不明显。从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来看,政府和金融机构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同时给予支持时则存在着协调方面的问题。另外,制造业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对外开放均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来自发达国家的R&D外溢当期效果不明显。不同技术水平行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对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带动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制造业的升级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专用性人力资本对制造业升级发挥着更为关键作用。在对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专用性人力资本促进制造企业升级的作用机理,进而提出了激励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技术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一国的技术进步来源于本国国内的技术创新和外来投资活动带来的技术扩散,而人力资本对于本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和吸收外来技术提高本国技术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我国29省1997年~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比较分析了在考虑和不考虑人力资本作用两种情况下,我国国内技术创新,外来投资活动技术溢出对能源生产率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外来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对提高能源生产率具有重要作用,而本国技术创新对能源生产率积极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本国高等水平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8.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促进工业升级,还会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服务业需求、创造第三产业岗位等路径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采用2006—2016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和存量密度的提高均对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服务业需求效应和岗位创造效应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存在区域、时间和城市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在2013年后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城市的影响比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城市更大。应继续大力扶持和发展机器人产业,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尤其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积极推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人力资本提升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基于2005至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七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分析,环境规制与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动态特征;环境规制会抑制外商资本、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产生的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分析,环境规制对装备制造业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环境规制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仅在全国和东部地区呈现“U”型特征,在中部地区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而在西部地区则对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企业投资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促进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新难题。文章将企业的投资活动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建立企业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投资的效用分析模型,实证分析各行业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如何对企业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投资进行相机选择,以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1.
从存量和增量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员工人力资本经营一个循环的具体内容和策略。在存量方面 ,通过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本的数、质量情况和按定编定员方法所确定的人力资本的数、质量的标准进行比较 ,论述了企业应如何依照此标准改进自身的存量人力资本经营的具体内容和策略 ;在增量方面 ,主要从引进新的人力资本和提高自身已有人力资本两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增量人力资本经营的内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探讨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下对研发型人力资本的不同要求,从而使得相应的激励策略在安排上有所不同,目的是为了提高本企业研发型人力资本的积极性,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工业机器人作为数字技术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传统劳动力的重要替代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创造性破坏的环境,其能否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探讨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有效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既可通过提升高素质人才需求、改善劳动力结构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又可通过提升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率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劳动力成本较高、劳动密集型、财务风险较高、国有企业以及外部市场竞争度较高的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其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拓展了工业机器人与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范畴,对推动企业劳动力要素转变、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及助力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系统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人力资本结构的空间分异及"极化"现象,并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收入差距等三个维度考察其内在实现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仍以中、低人力资本为主,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空间集聚明显;(2)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结构出现高、低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上升,而中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不断减小的极化现象;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水平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提升了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产业结构升级、收入差距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提升了低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服务业方向发展、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动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的经营在企业管理中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企业人力资本运营主要包括人力资本投资战略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管理。通过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促进企业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及绩效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外部市场竞争环境,保持、维护和整合企业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人力资本的有效运营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要追求最高的投资绩效,必须将人力资本运营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16.
员工人力资本经营的内容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存量和增量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员工人力资本经营一个循环的具体内容和策略。在存量方面,通过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本的数、质量情况和按定编定员方法所确定的人力资本的数、质量的标准进行比较,论述了企业应如何依照此标准改进自身的存量人力资本经营的具体内容和策略;在增量方面,主要从引进新的人力资本和提高自身已有人力资本两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增量人力资本经营的内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漳州市为例,将工业企业数据与投入产出数据相结合,从服务化视角考察其对漳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整体上,服务化对漳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未起到理论上应有的促进作用,且可能产生阶段性不利影响;但是,对于不同类型制造业,国产和进口服务化的影响效应具有很大异质性,其中,进口服务化对专业制造型制造业转向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补贴和融资优惠等政策很可能对制造企业转向高质量发展产生负向激励,而人力资本的提高则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企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转向。据此,应当有针对性地引入和利用进口服务,慎用补贴、融资优惠等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漳州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以促进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出口贸易、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模型,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GMM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出口行业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其中制成品出口的要素配置效应大于初级产品出口的要素配置效应。中国出口产业技术水平高于非出口行业,对非出口行业产生了技术外溢,人力资本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因其与出口产业发展不相匹配,出口行业不能通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制造业整体来看,专业化(MAR外部性)对制造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多样化(Jacobs外部性)和产业内竞争(Porter外部性)有利于制造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从分技术层面来看,低技术行业创新更多受益于MAR外部性,中高技术行业创新更多受益于Jacobs外部性。从分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能从多样化集聚中获得更多创新收益,大中型企业能从专业化集聚中获得更多的创新收益。从分企业生命周期来看,新生和年轻企业创新更多受益于Jacobs外部性,成熟企业创新更多受益于MAR外部性。  相似文献   

20.
垂直专业化、利润创造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战略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垂直专业化→利润创造"过程传导的研究视角,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VSS)、价值增值率(VAR)、产品盈利率(PM)、总资产获利率(ACR)四者间的统计分布与计量相关关系特征,并基于利润创造视角对中国制造业21个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定位分析。研究发现,中国21个制造细分行业中,能形成"垂直专业化→价值增值能力→产品盈利能力→总资产获利能力"全过程良性循环的行业不多,较多制造行业存在较为明显的利润创造能力停滞、递减甚至被全面侵蚀的趋势。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为"外延拓展空间"的突破战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