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区域旅游协作的运行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借鉴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管理学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旅游协作的运行模式,并针对运行模式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问题,运用帕雷托模型探讨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旅游协作的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进行了SWOT分析,并就该区域旅游合作方式的选择提出了如下建议:政府推动,旅游企业积极参与;整合旅游资源优势,形成产品体系;联合营销,共同开拓客源市场;统一规划,协调区域旅游发展;大区域联合,打造旅游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基于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深度协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角洲作为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核心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旅游产业作为经济一体化的最好载体,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本文阐述了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大合作趋势,指出了长三角旅游深度协作中存在的问题,从锲入点入手,分析了基于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深度协作措施:树立区域旅游品牌,做好区域营销,促进节庆联动和会展业合作。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沿海地区节庆旅游分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协作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区域节庆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分工问题.首先研究了节庆旅静主题选择的两个标准,以此作为比较研究的维度.在对沿海地区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节庆旅游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比较研究,初步探讨了狭义旅游产品分工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构建了该地区节庆旅游分工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结成区域旅游经济联盟来发展区域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各地发展区域旅游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区域旅游经济联盟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空白地带,严重阻碍了区域旅游业的全面推进以及区域旅游经济的深入发展。因此,探讨区域旅游经济联盟的问题及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从香格里拉品牌之争看区域旅游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以风景资源结构为基础,考虑接待服务设施的现有发展条件,确定其旅游活动的层次结构,进而拟定相应的战略对策,以便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促进和改善旅游管理。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日趋成熟,发挥整体优势,加强区域合作的思想,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从旅游业对香格里拉品牌的争夺入手,结合区域经济分析理论,对区域旅游的竞争与合作提出一些富有创见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联动开发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崛起的支柱产业。在分析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基础上,以“点一轴系统”理论为基础,确定该地区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构筑“点”、“轴”相结合的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模式,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合作联动开发 构建西北大旅游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和实质,分析了西北大旅游区的区位与合作的优势,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加强区域旅游业的联合与协作,编制西北旅游发展规划,打造丝绸之路、唐蕃古道、黄河风情线、红色旅游等产品,形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9.
区域旅游合作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区域旅游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完善豫北区域旅游联盟的必要性出发,理清豫北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提出改进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从而得出,改进和完善豫北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实现旅游经济活动真正向区域旅游功能的转变,是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打破地区垄断,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区域差异是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共同特征。它是各国内部各地区制订旅游业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业支持系统一区域经济水平、旅游设施状况、旅游人力资源、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的区域差异,为我国各地区制订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政策和策略提供重要的战略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跨省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泰尔指数,分析了2000—2011年中国旅游企业效率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企业效率的省际差异明显,空间上与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表现较为一致;三大地带间旅游企业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和西部的效率均值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旅游企业效率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从三大地带对差异的贡献率看,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最后,检验了中国旅游企业效率区域差异与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关系,发现中国旅游企业效率区域差异的变动随着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基本上服从"倒U型"曲线规律。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越来越突出.探讨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对于促进旅游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作用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旅游业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提供就业机会.针对其影响提出提高品牌意识、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以及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区域旅游合作是发展区域经济和区域旅游的内在要求,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区域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形象,最终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闽东区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互补性,而且也有得天独厚的合作基础和潜力,为闽东区域旅游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闽东各地旅游发展和合作的现状,考虑制约闽东区域旅游合作的各种因素,可以通过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构、加强市场合作、整合区内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企业改革、构建人才合作交流机制等方式来实现闽东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4.
旅游卫星账户是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积极推荐的一种用来测度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方法体系。但由于各国或者地区统计制度的差异性,他们都遵循《TSA:RMF》的原则,结合本国或地区的旅游发展的具体情况建立合适的算法。目前我国的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部分账户表已经初步完成,区域旅游卫星账户具体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以至于在测度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研究方法上仍过多停留在定性分析。本文从旅游卫星账户的缘起和发展进程的入手,在介绍了国内外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目前我国编制区域旅游卫星账户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区域旅游协作的帕累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旅游界的共识。本文借鉴西方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探讨了区域旅游协作过程中实现旅游产业效益帕累托最优、旅游者效用帕累托最优以及两者联合最优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已进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时代。区域合作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而我国东北地区恰好处于尚在打造中的东北亚旅游区域合作中的地理中心地区,历史给了东北地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要研究对策使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必须超常规快速发展,力争成为该区域旅游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7.
旅游形象在地方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区域旅游形象的贡献并不仅限于区域旅游业,而是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和引导作用。简述区域发展的旅游形象驱动战略,解析江苏“吴韵汉风”旅游形象定位是优秀的文化定位,但尚存一定缺憾,尤其是与江苏区域发展衔接不够;认为江苏旅游及区域发展的共同趋势是走向海洋;提出“吴韵汉风,水乡海国”的形象定位,并从旅游发展和区域发展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一定位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提升旅游地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产业集群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长株潭为例,探讨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因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量化各因子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关联度,从而为旅游产业集群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旅游形象在地方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区域旅游形象的贡献并不仅限于区域旅游业,而是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和引导作用.简述区域发展的旅游形象驱动战略,解析江苏"吴韵汉风"旅游形象定位是优秀的文化定位,但尚存一定缺憾,尤其是与江苏区域发展衔接不够;认为江苏旅游及区域发展的共同趋势是走向海洋;提出"吴韵汉风,水乡海国"的形象定位,并从旅游发展和区域发展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一定位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区域文化内涵深厚,发展旅游业的区位条件优越。然而,由于“政区分割”,导致共享旅游资源开发纷争不断,区域旅游业发展极不平衡。加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旅游合作,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点、线、面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以促进该地区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