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私营企业逐渐建立起了党组织、职代会和工会,使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样也存在老“三会”和新“三会”的关系问题。文章认为私营企业职代会、工会与股东会、董事会的关系是劳资关系,党组织在它们的关系中主要是双方利益的协调者和维护者。  相似文献   

2.
"民工荒"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托达罗预期收益理论,对2004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民工荒”是农民工对预期收益与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后做出的选择,并提出,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改善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入手。  相似文献   

3.
现代管理的趋势是向“人性化”管理的回归,“民工荒”问题。从侧面折射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本文以“人本”的观点。剖析了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当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工荒”已不是简单的资本和劳工博弈、民工在城市中的整体生存发展环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牵涉到我国的制度设计。“民工荒”是民工们呼吁无效后的退出选择,它是给全社会发出的信号,也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种有效的“呼吁”机制,拓宽呼吁渠道,提高呼吁效率;培育民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忠诚度。  相似文献   

5.
自2004年以来,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都出现了“民工荒”。“民工荒”的出现给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带来挑战。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民的增收和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在中国,民工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显然,当前发生的“民工荒”现象,将影响都市工业经济的发展,阻碍市场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也将加剧农村内部社会各项矛盾的冲突。如何正确认识并及时处理“民工荒”现象,不仅影响到如何化解企业用工问题,更直接关系到各地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有效决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简述“民工荒”现象,然后运用劳动经济学中有关理论对“民工荒”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做了深入分析,最后从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 城市交通系统中应体现“层次网络”和“多方式运输”两个概念。□ 适当放宽对小汽车的“拥有”,同时严格控制对小汽车的“使用”,这是汽车工业与城市交通利益的结合点。□ 城市交通要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彻到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相似文献   

9.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并非偶然,在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原因,二元户籍制度是“民工荒”发生的制度根源,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是“民工荒”形成的动力因素。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问题,需要从彻底改革户籍制度,清除农民工流动的壁垒和努力为农民工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这两方面入手,着眼于制度改革与重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民工荒”的现实意义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工荒”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是市场经济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自主性的增强,符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要有效地解决“民工荒”问题,政府和企业还有很多事要做。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营企业遵循"股东至上"的企业治理逻辑,忽视企业职工的利益,从而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制度环境下,建立职工董事制度,实现共同治理,是维护职工权利、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大样本民营企业治理特征和治理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非家族企业的企业绩效较高,古典家族企业次之,其他类型家族企业的绩效较低。因此,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不断进行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合理选择企业治理模式,对民营企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制度中嵌入党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企业治理的重要特色。基于建立基层党组织的人数规则,本文使用模糊断点设计(FRDD)检验党组织与私营企业环保投入的因果联系:(1)修正内生性的基础上,发现建立党组织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环保投入,OLS可能低估了党组织的作用;(2)"监督和引导"是党组织产生作用的重要机制,表现在约束私营企业遵守和执行政府环保政策和法规;(3)党组织促进环保投入的作用,会被私营企业主"党员身份"正向调节;(4)外部环保约束越强,党组织的促进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为完善私营企业的环保治理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拓展认识"非公组织党建"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我国沿海许多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尤其2011年的"用工荒"更是愈演愈烈。与往年相比,今年节后的招工难、留工难问题更为明显。种种迹象表明,"用工荒"已经由技术工人蔓延到普工,由东南沿海蔓延到全国。产业升级、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等方面因素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信用缺失对我国民营企业投资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投资自1998年出现下滑后便一直难以恢复到此前的水平。同时,社会经济中的信用问题也越发明显。这两个问题之间实际存在许多内在的联系。信用缺失通过降低民营企业对投资获利的预期打击了民营企业投资热情和信心,通过对民营企业内、外源融资的影响削弱了民营企业的投资能力,通过提高市场风险、交易成本干扰甚至损害市场机制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制约和影响了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转型经济为背景,通过对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分析,深入研究了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民营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由于民营企业内外部治理结构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顺序表现为首先是内源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管理水平、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是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民营大型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与利益相关者构成了一个价值网络。民营大企业转型的目标应是在此价值网络的构建中发挥与巩固平台领导者的地位。同时,民营企业还需要完善相应的治理结构,进行机制再创新,管理再升级,经营再改善,市场再拓展,产品再换代等方面的转型升级。民营企业转型的本质就是在重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企业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基础上获得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扫描与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49—1978年,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国企财务实际上是国家财政的延伸,财务管理体制是国家对国企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几乎没有经营自主权。第二个时期分两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国企财务管理体制向"放权让利、统负盈亏"进行初步改革。从1984年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进入到"扩权放利、分负盈亏"阶段。第三个时期,十四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构建了国有企业"财务自理、自负盈亏"的现代财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只有通过"管理者更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不再适应于企业规模的问题,而民营企业在实施"管理者更迭"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管理者更迭"与"所有权更迭"、 "企业绩效"以及 "管理者持股"的矛盾.应完善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环境,界定产权清晰的企业股权结构,并制定合理的管理者报酬方案.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公司治理研究主题之一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的双元创新平衡有着重要影响。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4年民营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探讨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私有收益越大,企业的双元创新平衡越差;公司治理将弱化控制权私有收益与双元创新平衡之间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