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执政能力内涵丰富。保险业因保险的独特职能而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保险业必须为增强党的执政的生产关系基础服务,主要是为增强党的执政的群众基础服务;必须为增强党的生产力基础服务,主要是为增强党的执政的经济基础服务;必须为增强党的执政的思想上层建筑基础服务,主要是为增强党的执政的文化、道德基础服务。近年来,保险业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不能满足党的执政需要,必须继续奋斗。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侧重点在于建设什么样的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侧重点在于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前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保证。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的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队伍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执政党都是在一定的执政理念指导下活动的,执政能力建设受执政理念的支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同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执政观。  相似文献   

4.
一个政党能不能执政,尤其是能不能长期执政,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个党是否具有反映客观实际的执政理念。不断发展创新的执政理念要求我们党在执政方式上实行改革创新,以适应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提高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会议,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该文认为教育领域尤其是高校也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围绕《决议》中提出的提高"五个能力"的要求,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做到把好方向、管好大事、育好人才和练好内功。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的政党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政党的目的就在于执政,执政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执政能力,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的一项根本建设。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执政党是执掌国家政权的党;执政理论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和执政资源等丰富内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的一项根本建设,当前尤其要注重抓好加强执政理论、执政基础和执政体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党应从实际出发,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9.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建设目标。“科学执政”是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础和前提,是党对执政客观规律的深化认识和政党执政理论的创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执政党提出的客观要求。“科学执政”要求党的组织机构设置要科学合理,党的各级干部要有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主题鲜明,论述深刻,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是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行动纲领,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经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贯彻《决定》精神,联系高校实际,从思想上、作风上、组织上和制度上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提高领导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六大主题思想.以这主题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十六大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两条转轨路径成为转轨经济学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但是,“激进”与“渐进”对于速度的强调转移了人们应该关注的重点,这种区分在逻辑上并不能为制度变迁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也不能反映出任何一个国家转轨的复杂进程。因此,转型经济学应当完成自身的“转型”:遵循经济发展和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超越“激进”与“渐进”的两分法。  相似文献   

13.
贫困与富裕是一对古老的矛盾,贫困与富裕的矛盾处理得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处理得不好,危机四伏,民怨四起。我国目前的区域贫困和部分贫困,已构成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贫”与“富”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建立由“贫”到“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把生产的目的由为"物质生产"转向为"生活生产",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生活的本源性决定人物质生产的目的性思想的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是后发现代化中国实现由"生产型社会"向"生活型社会"转型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更是我国实现由增长性发展模式向和谐性发展模式转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强化“问题”意识 提倡“问题”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始于问题。提倡问题教学,强化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举。要突破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创设探究问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出口贸易遭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可能性正在增强,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企业不仅面临订单减少的问题,更要面对蓝色壁垒的阻碍。反思长期以来中国劳工权益与"中国制造"权益的失衡,当前应抓住机遇转变出口增长模式,转"危"为"机",促进中国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法律必须坚持的最高价值和基本精神。本文针对实践中的某一案例,提出了“自然债权”的“维权”问题。从“自然债权”是否真正消失“权利”、我国《破产法》的具体规定、以及法的价值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分析,提出了“过了诉讼时效”的自然债权人在债务人破产时,也能实现自己实体意义上的债权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生活状态格外受到社会关注,"幸福"已成为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关于什么是"幸福""你幸福吗"的问题,人们有各式各样的回答,也有的人则把"幸福"看作是个谜,认为没有定论,无法说清楚。既然"幸福"是客观存在,那么,就应该是能够抓住它、认识它、看清它、说明它的,可用定性与定量的数学方法探究"幸福"密码,创建求解"幸福指数"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这个民族世世代代劳动、智慧的结晶,“和”、“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与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言》、《二拍》是明代优秀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真实地反映了明中叶后的社会生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近三分之一的篇章描写的是商业活动,反映的是商贾行业的日常生活,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而且,一反传统“重农轻商”思想,重视商业、崇尚理财,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本文从崭新的价值判断和新型的商人形象等两个方面论述《三言》、《二拍》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思想,指出其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