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省份之间以及内部城市间经济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再次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关注。本文从城市空间溢出效应这一角度进行研究,以期为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提供一个新的政策思路。实证部分以山东省17地市2001—2011年组成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差异较大,溢出效应大小与城市经济规模成正相关;溢出效应大小反映了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在造成山东城市经济差距的基本因素中,资本差异的贡献率最大,技术次之,最后是劳动力。文章最后提出了如何提高落后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从而缩小地区差距的一些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在不同数字经济溢出效应水平下,政府应采取的最有效的补贴政策,以及对数字化建设的影响,基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白皮书》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数字经济溢出效应对政府补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对政府补贴和数字化建设均存在正向影响,同时对政府补贴行为得到了启示:当溢出效应较低时,最优策略是"无补贴";当溢出效应较高时,最优策略是"补贴"。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采用Miller—Round模型测算了环渤海地区的区内乘数效应及其与国内各区域相互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内部各省之间产业关联度较高,区内乘数效应大;同时,环渤海地区是在国内各区域区际经济联系中获得溢出效应最大的区域,它从国内其他区域获得的溢出效应要显著地高于本区域对其它区域的溢出效应。环渤海地区应进一步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的经济联系,以获得更大溢出效应;同时也要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并注重提高对中西部地区的溢出效应,更好地发挥自身经济发展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采用Miller-Round模型测算了西南地区的区内乘数效应及其与国内各区域相互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西南地区内部各省之间经济联系较弱,区域内乘数效应低;西南地区对国内其他区域的溢出效应要显著地高于其它区域对西南地区的溢出效应,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对西南地区产生较大带动作用;相对而言,南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对西南地区的溢出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5.
知识溢出高度依赖于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效应的高低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基于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选用研发支出、人力资本、专利水平三种知识存量替代变量,借助SEM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测度和分析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知识存量变量具有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Jacbos效应、Porter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城市集聚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加大研发经费支出,以增强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知识溢出高度依赖于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效应的高低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基于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选用研发支出、人力资本、专利水平三种知识存量替代变量,借助SEM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测度和分析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知识存量变量具有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Jacbos效应、Porter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城市集聚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加大研发经费支出,以增强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1-2019年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以及各省份区域创新创业能力指数,综合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的影响,将FDI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中介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水平具有负向影响,并通过FDI的竞争力效应以及技术外溢效应对创新水平产生影响。利用工具变量法、构建动态面板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旧稳健。此外,本文进一步将31个省份按中、东、西部划分,探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的区域异质性影响,发现各地区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敏感度排名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基于以上结论给出促进各地区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是"促进"还是"抑制"企业创新仍存在较大争论.将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区分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基于2000-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两类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增长期权效应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作用渠道在于市场前景的不明朗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波动和投资收益率下降,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谋求自我提升和发展;地方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企业创新,实物期权效应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作用渠道在于地方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政府补贴减少和信贷优惠力度下降,迫使企业减少创新活动.通过分析异质性企业之间创新决策的差异,再次验证了两类不确定性对创新影响的主导机制.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来说不仅意味着挑战还包含着机遇,技术创新是企业应对全球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冲击的关键;应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地方政策的"确定性",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京津冀181个区域单元2000年和2014年人均GDP数据分析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其空间效应与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存在,且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俱乐部”式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富人俱乐部”效应与“穷人俱乐部”效应同时存在;地理位置、期初发展水平和空间相关性对区域单元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而政策效应表现出异质性,2014年之前的区域政策对京、津两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一定程度阻碍了河北的经济增长。全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重点,尤其应细化河北的区域发展政策;要强化滨海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冀中南的集中连片慢速增长地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经济波动及货币政策效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的经济政策在我国产生了不同的区域效力,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波动特点:东部地区与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独立性较强;在获得与东部相近的经济增长率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波动更为显著;与东部地区相比,紧缩经济对中、西部地区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东、中部地区对利率调控较为敏感。我们将从经济发展机制、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和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力四个方面总结全文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回顾2012年中国实施的主要金融政策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其执行效果,并针对金融政策执行中的不足之处,结合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展望,对2013年中国金融政策提出建议。分析结论表明:2012年金融政策的总体执行效果不错。宏观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物价水平得到了较好控制。人民币汇率水平在合理区间内波动,国际收支渐趋平衡。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表现良好,股票市场欠佳。保险业资产规模稳定增长,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房价增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障房供给以及与此配套的信贷支持不断增强。2013年中国应该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化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财政政策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未将满足经济发展和经济稳定的政府支出分开,结果造成财政政策力度难以衡量;由于政策目标定为经济增长,结果造成政策未能有效的通过经济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总目标的实现;由于政策目标设定不合理,结果造成政策效应持续性差,经济增长对政策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国外区域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区域政策有效性理论及评价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综述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政策有效性评价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阐明了国外区域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中内容和方法的演变过程,并指出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为我国区域政策制定和研究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部金融》2012,(11):62-66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研究货币政策在西北五省区的区域性效应,并结合各省区发展现状分析指出:产业结构、金融发展、企业规模结构、经济开放程度等差异是各省区货币政策区域性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进一步推行差别化货币政策、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中国通货膨胀已相当明显,治理通货膨胀仍将是未来一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通过对1993年~1995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2011年通货膨胀情况的比较,发现2010年~2011年的通货膨胀具有如下特点:膨胀型经济,扩张型货币,外向型贸易,速度型投资,拐点型周期.为了探讨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的作用,我们对1993年~1995年和2007年~2008年紧缩性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2007年~2008年在更加复杂的国内国外环境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发现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文末针对2010年~2011年通货膨胀的新特点,提出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扩张效应和缩减效应,当扩大内需呈现扩张效应时,社会新增投资额和消费额就会倍增,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是有效的;相反,在扩大内需时呈现出缩减效应,则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留地安置是一种被实践证明,具有减少征地冲突和提高对被征地农民实质补偿水平等积极效果的征地补偿安置措施,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对留地安置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推行留地安置政策的现行法律政策环境和该政策的积极效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土地政策效果评价是土地政策活动中的一个新课题 ,而多年来政策专家和实际工作者似乎忽视了它的重要作用。土地政策效果评价的内涵、特征、作用、类型、标准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8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经济金融季度数据,以贷款规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价格效应的有效性,尤其是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显著且存在时滞;与货币供应量相比,贷款规模更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IS—LM模型为依据,结合我国当前经济与消费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当前IS曲线与LM曲线的形状,及其对当前降息政策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和建议:我国当前的降息政策短期难取得明显效果,必须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严密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