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土地使用管制是政府配置土地资源、干预土地市场的一种方式。纠正土地使用的外部性、提供公共产品是管制的主要目的。土地使用管制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人们必须注意加强对其效果的研究。这些效果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土地使用管制本身是有成本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使用管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弹性化和市场化。由于管制而给有关主体造成的影响可通过税费或者补偿的方式予以再调整,以维护社会公平,并达到特定的社会目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回顾,得出了几点对我国土地制度有益的启示,这些制度包括耕地保护制度、用途管制制度和城市土地出让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城市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特别是土地用途变更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尽合理,不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国际城市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梳理,将其发展演变过程分为零星管制、严格管制和局部弹性管制三个阶段,并分析了各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演变原因、主要管制方式及其优劣势,指出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要求仍要坚持,规划编制上要更加注重弹性和增加混合用地的供给,以及管理上要建立快速的规划变更机制等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土地规划管制制度从一般意义讲,就是针对土地使用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守法程序,旨在约束土地使用主体的个人行为。具体是指以土地利用相关规划为依据,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通过对土地相关规划的实施,实现城乡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强制性管理制度。土地规划管制的主导力量是政府,其工作重点在于弥补市场对土地资源调节力的不足。从其制度属性上看,是属于正式约束的强制性制度,有关土地规划按一定程序一经批准,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则,任何土地利用行为都必须按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和开发要求进行,违反规划等同违法。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土地利用采取规划管制措施。为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断加强管制是近几十年来土地利用方面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4.
赵伟 《中国房地产》2009,(11):55-57
自1999年开始,我国正式实行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新型土地管理制度,分别对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进行管制。但是,由于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时间较短,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也十分薄弱,使得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并不能有效地落实到位,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当代世界一些国家(地区)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在保护农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土地的合理、持续利用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借鉴他们的先进做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国有土地实行的是行政划拨,无偿使用,禁止土地使用权流转,造成了一些弊端,土地浪费现象严重.1998年8月29日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和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作了修定.针对保护耕地面临的严峻形势,为全面贯彻党中央确立的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治本之策,给解决我国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奠定了法律基础.新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对土地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国家将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在一定年限内,由土地使用者一次性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其他费用,这就是城市中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  相似文献   

6.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即根据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管理目标,将区域土地资源划分不同的空间区域,并制定各区域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土地用途分区管制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及其实施,引导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比较美国土地发展权转让制度和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耕地指标交易等地方创新实践,指出在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创新中,应借鉴美国土地发展权转让的经验,引入市场机制,重点关注土地发展权的界定、配置及价值确定、发展权市场的建立及发展权转让过程中的监督问题,对各方面的效应进行充分的分析及权衡取舍,努力形成更为合理、完善的新制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在适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前提下,对符合城市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小产权房进行有限合法化,转化为社会保障性住房。同时加强政府对其监督管理,综合运用多项措施消除小产权房滋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确定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依据。从近几年的实践情况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不妥善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典型的行政计划型配置制度,存在诸多缺陷,这种严格的政府管制,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在土地市场上发挥作用,在实际运作当中引起了许多不利的后果。为了建立开放竞争、统一有序的土地市场,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必须回归匡正市场失灵的辅助本色,加强公众的民主参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变静态规划为动态规划,并构筑土地用途管制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 of land use regulation on housing and land prices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regulation restrictiveness on house and vacant land prices. In contrast to prior studies, the index of restrictiveness is treated as an endogenous variable and estimated effects are allowed to vary by market setting. Using data on more than 100 Florida cities, greater regulation restrictiveness is found to increase house price and decrease land price. Evidence is also provided showing that more restrictiveness increases the size of newly constructed homes.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控与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盲目、无序发展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化进行科学的调控和引导,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化调控的内涵以及指导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控的主要内容,并对调控过程中的关键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regulation and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We characterize regulations as either adding explicit costs, uncertainty, or delays 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suggests that the effects on new construction vary by the type of regulation. Using quarterly data from a panel of 44 U.S. metropolitan areas between 1985 and 1996, we find that land use regulation lowers the level of the steady-state of new construction. Our estimates suggest that metropolitan areas with more extensive regulation can have up to 45 percent fewer starts and price elasticities that are more than 20 percent lower than those in less-regulated markets. One implication of regulations that lengthe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that the short- and long-run effects of demand shocks will vary relative to conditions in markets without such delays. We find support for this observation in the data. As well, we find other differences by type of regulation: development or impact fees have relatively little impact on new construction, but regulations that lengthe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r otherwise constrain new development have larger and more significant effects.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我国乡镇驻地住宅用地面积庞大、工业占地面积大、商业面积狭小的现状,分析乡镇驻地人均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粗放的原因,提出乡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对策。研究方法:敏感度模型与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乡镇驻地商业与住宅用地价格对土地利用规模的敏感度一般,但是乡镇驻地工业用地价格敏感度极低,反映在乡镇驻地工业用地价格过低,导致工业占地面积大,乡镇土地利用混乱。乡镇驻地可以通过价格调节商业、住宅用地规模,但工业用地的规模更多的需要行政或者法律等其他手段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挖掘乡镇驻地土地利用潜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1996和2004年两个年份城镇用地数据及相应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通过计算单位城镇用地所承载的人口和经济产出量,从省区层面上分析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状况的空间差异及变动状况,并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因素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单位面积城镇土地的人口承载量还是经济产出量来看,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从变动情况来看,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产出量明显增加,集约化趋势明显,而人口承载量的增加幅度总体不高,各省份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状况都对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状况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柱 《价值工程》2011,30(12):119-119
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以来国家采取土地紧缩的政策,但城市规划学者对土地问题的关注并不够,很多规划方案难以"落地",研究亦偏重对欧美城市发展模式的借鉴,而对国内体制的剖析不足。从土地权属角度来看,侧重国有土地的规划研究,而忽视集体土地等,这跟国家土地政策走势不太吻合。鉴于此,如何建构一个能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机制并构建围绕土地的利益共同体,如何培养一个真正能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政府等将是近期亟待研究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velops a spati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hat accommodates both congestion and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 while firms’ and households’ land-use decisions are endogenous across continuous space. Focusing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xternalities and land use patterns, we examine the efficiencies of first-best policies and second-best pricing and place-based strategies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A first-best policy must combine both Pigouvian congestion tolling (PCT) and Pigouvian labor subsidies (PLS) instruments, or design an optimal toll (or subsidy) internalizing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 (or congestion externalities). We also examine second-best pricing policies if only one instrument is adopted. Congestion pricing policies alone (e.g., a partial PCT or a flat-rate toll) can improve social welfare only in heavy-congestion cities, and their welfare gains may be insignificant (e.g., below 10% of the welfare improvement achieved by first-best policies). In contrast, second-best labor subsidy policies alone are a more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first-best policies. As to place-based policies, the firm cluster zoning (FCZ) regulation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 policy. UGBs only have small effects on the agglomeration economy but could worsen land market distortions via residential rent-escalation effec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internalize business land use decisions and relax monocentricity assumptions, in order to appreciate the interplay of both urban externalities, since spatial adaptations to policy interventions can distort system efficiencies.  相似文献   

19.
论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规制和利导原则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论文认为由于城市中存在大量的负经济外部性,应建立与市场有机结合的一套规则或制度引导城市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像市场规制在其他领域一样,城市管理和规划中的市场规制原则为: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者可以通过对自己掌控的、影响城市发展和空间配置的要素的规划来引导城市达到其合理结构.因势利导的原则除了系统性外,还有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论文对规制和利导原则在交通结构和交通定价、土地合理定价与土地利用、城市空间战略、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城市发展与土地供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