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各培养单位围绕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文中基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协同培养的新视角,运用系统论方法,把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主体,构建了以"组织—过程—资源"为子系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形式。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通过对培养原则、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创建以三螺旋理论为指导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了提升职业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从主体、战略、环节、信息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协同创新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协同机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程平  黎明 《财务与会计》2015,(21):50-53
在国家深化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指委建立MPAcc质量评价体系的背景下,对现有MPAcc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构建了MPAcc培养模式改革协同创新的总体框架,详细分析了战略协同、主体协同、过程协同和知识协同等四个协同过程的内涵,并针对招生宣传、校外导师选择、培养方案修订等关键培养环节重点阐述了相应的协同创新改革路径,最后针对MPAcc培养模式改革协同创新的组织和运行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17):211-213
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一方面是学术型研究生理论结合实践不够、创新能力不足,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实践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高校教育资源及导师工程经验不足,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较低。所以针对学术型、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要求的不同,通过构建校企政协同育人平台,解决两类研究生分类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不够明显、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的显著职业性体现不充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与否将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优劣。本文从导师队伍建设,校企联合办学,学分制度改革,奖助贷体系和就业指导体系五个方面探索,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二一二"模式。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8):245-247
针对青年导师指导能力不足,研究生创新动力匮乏,师生双方缺乏认同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胜任力的青年导师与研究生协同成长的培养机制。首先,构建了青年导师胜任力模型和研究生创新胜任力模型;然后,抽取出两类模型的核心胜任力要素并挖掘二者的关联规则;最后,给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青年导师与研究生协同成长策略。实践证明,基于协同成长培养机制,研究生的理论和应用水平得到提高,青年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团队领导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针对全日制材料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健全培养方案,加强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产学研合作,突出实践环节,规范管理制度,完善评价体系等举措,提出了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3,(11):249-250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与否将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优劣。本文在重点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进一步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小丽 《企业经济》2012,(5):126-129
区域协同物流的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整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对区域协同物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发展协同物流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制约中原经济区协同物流发展的四大因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中原经济区协同物流发展的五大策略,即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构建综合运输网络协同体系、构建物流信息服务协同体系、打造区域物流龙头企业和构建供应链协同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0.
胡进 《物流技术》2014,(13):417-419,456
从物联网环境下的物流信息协同场景着手分析,首先建立保证物流信息协同顺利进行的协同机制,然后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管理框架设计,从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两方面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协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领域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物流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出发,对该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对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进行优化调整,并结合该课程特点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基本培养方式和过程管理总和。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既要满足物流行业的需求,又要遵循能力的递进规律,还要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安徽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过能力递进式"三阶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应用型课程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条主线、两个融合、三层对接、四个强化、五种能力"人才培养特色得到一定凸显。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在分析此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特性基础上,文中从一般地方高校特征和物流管理专业特点出发,提出面向一般高等院校的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体,以实践应用和科研创新为"两翼"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一体两翼"培养模式。首先梳理并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在此基础上明晰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接着,从培养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角度阐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最后,就师资配备、评估体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文中首先对我国物流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并对物流人才进行了层次分类,然后结合职业教育中物流人才结构和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对应找出了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采用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直通车"形式,将物流管理专业中作业、管理和规划三大系列人才与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相对应进行衔接教育,多层次培养人才模式。  相似文献   

15.
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魏隽君 《物流科技》2010,(11):123-124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物流人才的缺乏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颈瓶。用归纳法对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人才培养规划,构建特色鲜明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中高层次的"物流英才培养计划",改善大学物流人才培养办学条件,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物流系统工程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从物流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学生之学习特点和教师之教学实践,分析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在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中的应用,主要探索调查法、实验法、实地法、模拟法4种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实验室实验、课程实习、物流设计大赛、创新创业训练、科研提升项目等开展教学活动,完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张海玲 《价值工程》2014,(19):247-248
工民建专业的设置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人才的定位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要落实具体的实施措施,构建适应工民建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道德"为准则,组织和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出一条工民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模式为指导,充分运用各种实践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全新教学模式。文章总结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困惑,探索了其实践培养经验,旨在为其他院校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胡洋 《价值工程》2014,33(33):271-272
本研究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和电子商务对物流作用两方面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主线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高质量地培养市场需要的、企业用得上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开设物流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逐渐增多,对物流专业的开设已逐渐由管理类学科向工程类学科转变,培养的物流人才也由管理类人才向技术型人才转变。因此,物流工程专业逐渐以“现场工程师”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文中首先对“物流现场工程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物流现场工程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质,并给出了培养物流“现场工程师”的初步方案,最后分析了“物流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