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违约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是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连约率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目前的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机制来看,政府承担的风险责任较小、高校承担的风险责任较大、而银行则承担违约风险的"兜底"责任.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设计了新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方案,新方案降低了风险易发区内高校和银行的风险责任、增大了政府的风险责任,从而实现风险责任的合理分配、提高各贷款受益人的风险管理意识.而生源地贷款、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助学贷款的证券化等社会化方法,引入了更多的潜在受益人分担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责任,也有效地降低了违约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杨永红  宋洁 《活力》2006,(4):58-58
一、FOB条件下风险转移的一般原则 在FOB贸易术语下,货物风险转移的界限就是装运港装货船的船舷。但通过对FOB规定的分析,可以发现货物风险转移的船舷原则是存在适用条件或前提条件的。货物风险转移的船舷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燕 《物流技术》2006,(7):137-139,176
首先给出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原则,为了有效防范违约风险,基于历史违约数据,给出一个典型违约企业,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最后给出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级政府债务风险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财政收入分解为税收收入,土地出让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假设三类收入分别服从扩散过程,利用伊藤引理和投资组合理论,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违约概率测算模型。省级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税收收入和其他收入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较大,“土地财政”的影响相对较小;偿还债务的期限越长,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越低;东、中、西部地区的省级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存在显著差别。西部地区省份的违约风险最高,东部发达地区的违约风险最低。发债试点的8个省市的违约风险普遍较低。四是如果偿还期限为5年,有29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低于50%。  相似文献   

5.
王燕 《物流技术》2007,26(12):71-73,76
为了寻找防范和控制供应链违约风险的有效途径,首先给出供应链违约风险的定义和特点;然后通过从外生和内生两方面分析违约风险发生的原因;最后根据供应链企业违约的原因.把供应链违约风险分为外生风险和内生风险两大类.并依据分类给出相应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为企业融资的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选取2013—2018年A股非金融类违规上市企业作为样本,研究违规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违约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即股权质押与违约概率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股权质押比例增加在期初会降低违约风险,但当质押比例达到某一阈值之后,继续提高股权质押比例则会增加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控制权转移风险与公司治理水平较高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违约风险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住房公积金运营中主要存在利率风险、提前还款风险、违约风险、信用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防范上述风险须在遵循稳妥性、收益性、社会性和合法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完善外部监管体系,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和完善法律法规等配套措施,建立贷款风险政策化解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2021年以来,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的背景下,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整等因素导致部分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债券市场违约风险有不断加大的趋势。本文对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共振传导的特点进行了分类分析和归纳总结,以期对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的趋势和特点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归纳了新红皮书中风险分配的四条原则:风险共担原则,最具控制力原则,损失和收益同时承担原则和诚意合作原则,讨论了新红皮书中六类风险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具体分配情况。它们分别是:①合同中途终止的风险;②工程进度失控的风险;③工程费用失控的风险;④工程质量失控的风险;⑤人员伤亡的风险;⑥工程、货物或承包商文件遭受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以2016—2019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债务违约风险影响审计收费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债务违约风险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均与审计收费显著相关;债务违约风险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显著相关;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债务违约风险与审计收费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分类研究表明:(1)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中介效应仅存在于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和非“四大”审计的企业;(2)随时间推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提高审计报告沟通价值上呈现逐渐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的违约风险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文章研究了审计意见能否向投资者及债权人传递上市公司违约风险的信息,以及机构投资者能否对审计起到监督作用,使审计意见更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违约风险。实证研究发现,审计意见与违约风险无显著相关关系,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高低则会显著影响审计意见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其审计意见能准确地预警上市公司的违约风险,从而保护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沙威  许茂增 《物流技术》2007,26(12):74-76
在分析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违约风险的防范控制作用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激励机制的信息共享模型.给出了有效的信息共享激励方式。最后指出了供应链违约风险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负担是重要而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风险损失的承担,当事人双方首先可依意思自治的原则,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条款解决.国际货物贸易中,买卖双方索性约定以某种贸易价格进行交易,而此时风险损失的承担也相应应遵守此种价格术语的有关规定.在合同实务中,风险常常与违约相伴相生,从而使风险责任的承担变得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产业集群风险与供应链组织违约风险的交互影响关系,提出建立外部信用评级信息系统管理供应链组织违约风险。研究表明:通过运用外部信用评级中的违约率信息、回收率信息、资金价格信息、监管信息,实现产业集群化供应链组织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角度,实证分析我国短期融资券发行利差的风险结构.计量结果显示,违约风险是我国短期融资券发行利差的决定性因素,流动性风险虽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并非决定性的.如果把实际的发行利差与通过Merton模型估计出的发行利差进行相比,就可发现Merton模型存在低估利差的问题.这说明Merton模型不仅没有考虑流动性风险,而且可能对违约风险也无法充分定价.  相似文献   

16.
使用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化解信贷集中风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信贷集中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银行业信贷集中风险的现状和危害后,提出了使用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化解银行信贷集中风险的建议。并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我国的实施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风险的内涵和建设工程一般性风险特点出发,分析了建设工程最低价格密封招标法的几种风险及其产生的诱因,根据其特性探讨了风险控制与防范的可行性,并对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投标人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投标人的风险偏好行为特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当违约惩罚较轻时,投标人偏向于追求风险,而随着违约惩罚标准加大超过某...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关于股权集中度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存在“激浊扬清”和“推波助澜”的意见分歧。文章基于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探讨股权集中度与违约风险两者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股权集中有利于降低企业违约风险;但当股权过度集中时,导致业绩波动性凸显,则会增加企业的违约风险,简言之,股权集中度与公司违约风险之间最终呈现U型关系。而战略偏离度对这一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其中,战略偏离因为增加代理成本削弱了股权集中度与违约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因为业绩波动性高强化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相比之下,高媒体报道率、高金融分析师关注度更有可能抑制过度集权的发生,从而缓解了股权集中度对违约风险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在丰富企业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展了战略偏离经济后果的研究,有利于上市公司探究股权集中度合理性这一根源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次级贷款导致的过度放贷是造成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这场危机对我国的按揭贷款市场有着重要警示。我国房贷市场发展迅猛,而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内部,怎么防范和化解聚集在商业银行内部的违约风险,这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特点和风险来源进行深入分析,对商业银行按揭贷款的风险防范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外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研究及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呈快速上升态势,随着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正在不断增大,违约风险的防范已被提到议事日程。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外对借款者违约行为的研究成果以及风险防范措施,以期对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和该业务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