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信号传递与信息甄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微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将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模型应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市场,可以有效地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率管制松绑、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研究发现,以资本价格——利率为代表的要素市场改革会对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的作用机理如何通过改变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供求关系予以实现,亟待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我国2013年央行全面放开利率管制为背景,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利率管制松绑在企业层面的信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央行全面放开利率管制不仅有助于促进企业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还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且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是导致利率管制松绑降低融资约束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R&D投入较高以及短期贷款占比较大的公司,上述信息溢出效应更加显著;另外,利率管制松绑后企业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增进投资者的信任,提高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以上研究结论表明,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保障可持续发展,企业会选择主动优化信息环境,来消除信贷市场摩擦,解决“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将证券分析师的作用划分为信息传递、逆向选择和信息效率等三类的基础上,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高频数据构造价差指标以衡量股票流动性,采用价差分解方法构造逆向选择指标以衡量信息不对称,对分析师跟踪与信息不对称和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股市中,分析师跟踪导致了逆向选择,即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但由于分析师跟踪同时还提升了信息效率,即使得私有信息更快地反映在股票价格之中,降低了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且信息效率效应支配了逆向选择效应,因此,从整体来看,分析师跟踪提高了股票流动性.本研究表明,分析师市场的发展有利于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进一步规范分析师的信息披露行为.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规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三位2001年度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基本思想的分析。揭示了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思想-逆向选择,信号传递,分离均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如何进行市场规制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微型企业融资困境与金融机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杰  刘东 《生产力研究》2007,(1):32-33,57
微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各国共有的经济现象。微型企业融资难不仅与其需求偏好的特殊性有关,而且也与在严重信息不对称情形下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供给行为选择有关。微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合一及产权边界的特殊性所导致的高额信息传递费用决定了必须有专业化地方性的股份制中小金融中介机构为之提供服务。以浙江泰隆民营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试点为例,文章指出建立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微小型企业融资难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后果来看,公司高水平、透明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资本成本,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理论分析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入手阐述了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对权益成本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透明度、中间信息透明度是怎样通过信息不对称影响公司权益成本的,最后针对我国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成玲 《经济论坛》2012,(11):81-84,95
信息是影响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借鉴Richardson(2006)的研究模型,以我国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良好的信息披露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改善契约和监督,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减轻信息不对称对企业价值的损害.本文通过对2005—2014年207个以现金为支付方式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样本的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与收购方并购宣告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负相关;控制并购宣告前披露高管人事变动信息、增资增发信息、投资信息后,发现贷款信息披露与收购方并购宣告收益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贷款信息披露可以显著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对收购方并购宣告收益的损害.并且认为,银行贷款具有认证作用,对贷款信息的披露可以改善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投资者逆向选择,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9.
业主支付担保机制模型的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款拖欠问题是影响我国建设领域投资效率和社会经济秩序的顽疾,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正是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分析不同担保费率条件下的均衡状况,探讨了业主支付担保作为信号传递机制的实现条件和作用机理;建立了业主支付担保机制模型,基于完善的信用信息披露和评级制度,担保机构根据申请人的信用等级实行差别费率,诱使或迫使不同类型的业主采取相异的决策,从而避免建设领域的逆向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艳蕾 《现代财经》2003,23(3):42-45
证券市场的最基本作用在于优化资产配置,促进有限的社会资金向量有前途的行业和最优质的企业流动。市场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产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导致市场价格背离证券的真实价值,从而阻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采用充分披露政策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探讨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同群效应,特别是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以及体现制度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对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同群效应的影响。实证分析沪深A股2009—2017年高科技上市公司数据,结果表明:①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②环境不确定性显著负向调节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同群效应,即环境不确定性弱化了企业研发投入的行业趋同;③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正向调节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同群效应,即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了企业研发投入的行业趋同。结论丰富了企业研发投入同群效应研究成果,为考察企业所处外部市场与制度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同群效应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8-2014年沪深A股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发展能否缓解企业R&D融资约束、促进企业R&D投入,并进一步考察这种作用在规模、区域、所有权、行业等4种因素影响下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缓解企业面临的R&D融资约束,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对小规模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加明显;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而中西部地区则未能有效刺激企业R&D支出;与高科技行业相比,非高科技行业能够从金融发展中获利更多,其R&D投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研发信息披露质量测度及制度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鹏  彭韶兵 《财经科学》2012,(7):103-110
通过构建研发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研发信息质量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定量指标中的投入产出指标对研发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内部研发环境指标。研究表明,建立研发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必须明确规定企业信息披露的最低限度,一方面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研发信息时应包括研发活动的一般性描述,另一方面规定企业研发信息强制披露范围。  相似文献   

14.
张洁  唐洁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20):103-111
企业研发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动力。基于2010—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检验资本错配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错配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抑制效应;融资约束不仅对企业研发具有直接负向影响,还会强化资本错配对研发投入的抑制效应,但上述融资约束的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体系,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和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09年中小企业板67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税收激励与政府资助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影响效应,并对这两种政策工具的激励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税收激励与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都有促进作用。与政府资助相比,税收激励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1—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以及消费升级和研发投入强度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升级、研发投入强度分别在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中表现出单一门槛效应和双重门槛效应。进一步的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仅对中西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起到提升作用,消费升级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别表现出双重门槛效应与单一门槛效应,研发投入强度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均表现出单一门槛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数字普惠金融应用于高技术制造业相关研究,为高技术制造业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创新韧性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2013—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并考察公司内外部治理因素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①自愿性信息披露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②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治理机制影响自愿性信息披露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具体而言,市场化进程、非国有产权性质、高管股票激励能够强化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而控股股东持股、董事会结构、董事会行为、高管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不显著;③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自愿性信息披露能够缓解第一类代理问题和外部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利用我国A股市场2009-2017年823家民营制造企业相关数据,探讨风险投资对于高研发投入企业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高研发投入企业将持有更多的内部现金以应对未来资金需求。风险投资能够通过积极有效的参与,降低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改善融资环境,从而降低高研发投入企业超额现金持有水平。进一步,该作用在小规模、低关注度以及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现状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对于高科技企业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预算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它对研发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尤为重要。通过对部分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全面分析了高科技企业研发预算各管理流程的执行概况,深刻揭示了研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症结,提出了改善研发预算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胡蕾  郭亚军  易平涛 《技术经济》2009,28(6):18-21,71
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的特点,构建了一套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功能驱动"原理的序关系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在单个时间点上的评价,并通过采用于双激励控制线的多阶段信息集结方法,实现了在一个完整的R&D项目周期内对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