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数据资料,以呼和浩特市12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有关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土地利用转化的速度以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影响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吸引外资带动开发区经济发展、建设用地增加扣社会经济活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效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实际,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和市辖区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效益评价分值,对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区域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整体土地利用处于较低效状态;各旗县区的土地利用效益区域差异显著,基于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规模、结构和集约三维视角,构建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发育程度相对较好的16个城市群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整体土地利用效益中等,空间差异性大.采用熵权法计算规模、结构和集约三大因素的得分,再结合系统聚类方法,将中国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效益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高效城市群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突出;中等城市群以规模效益为主,结构效益次之,集约效益偏低;部分低效城市群仅结构效益尚可.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土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和具体的研究目标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RS、GIS技术手段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成果和土地利用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冯科  郑娟尔  韦仕川  郑文娟  刘勇 《经济地理》2007,27(5):811-814,818
目前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多集中于土地利用的现存状态,较少考虑到人地关系对用地效益的影响。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很好地揭示出土地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文章据此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GIS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浙东北部地区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区;②由于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呈梯度分布;③PSR系统的协调度与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成高度正相关,充分说明PSR各子系统及其内部各因子之间的协调性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均衡度,模型可信度比较高。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部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配置开发区生态用地,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开发区生态用地配置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区生态用地配置与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呈负相关,与土地开发程度呈正相关。在开发区生态用地配置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开发区生态用地数量配置及空间配置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集约利用土地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我国中部有色金属城市安徽省铜陵市为例,根据铜陵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和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结合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特点以及资源开发状况,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采取综合评价法对铜陵市2002-2006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得出2002-2006年铜陵市的土地利用程度处于由极不集约向集约转变的发展过程,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城市发展条件的差异和城市发展动力因素的不同是其内在的主要动因,因此应及时采取对策尽快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宣璇 《经济研究导刊》2011,(33):140-143,186
研究开发区用地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对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州南浔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经济规模指标、集约程度指标、经济效益指标三类共10个评价因子,通过协调度模型测算开发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现状与规划目标理想值之间的协调度。结果表明:其土地利用协调度为0.58,经济效益一般。针对此结果,分析南浔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个热点研究话题,然而现有研究基本都属于"土地集约利用静态评价",结果具有很强的初始依赖性。文章认为,应开展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亦即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是依据土地生产率的变化来评判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集约化度评价和指标体系评价两种方法;土地利用集约化度可被定义为是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据此可将土地利用分为完全粗放化、高度粗放化、粗放化主导、二元平衡、集约化主导、高度集约化、完全集约化等模式。实证研究发现:12003—2013年度,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中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市的土地利用都属于集约化主导模式,集约化分值分别为66.64、65.83、62.15、63.36和62.46,而中国大城市土地利用接近于二元平衡模式,集约化分值为49.82;2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存在2003—2006、2007—2010和2011—2013年三个明显的波动周期,但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在周期长度和波动幅度方面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定量分析和评价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并确定其空间分布,为煤炭城市集约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以黑龙江省煤炭城市为例,以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土地投入效益、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生态效益为要素层,构建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取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2002—2007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煤炭城市6年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上升趋势。土地投入效益、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生态效益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地利用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利用协调度的下降将成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一步增长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认识发展,结合我国现状和土地利用的特点,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初步探讨,从量化的角度上衡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熵值综合评价法和耦合法,研究了2002—2011年西北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和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总体上,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水平不够高,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西北民族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城镇化超前,土地集约利用滞后的勉强协调发展特征;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度存在区域差距,但呈趋同趋势;就土地利用而言,发展大中型城市有助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政策建议:若要集约土地利用,则应大力发展大中型城市;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广泛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海淀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科技园区土地开发利用已出现不少问题。文章借鉴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海淀科技园区特征,从园区开发综合效益的视角构建海淀科技园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科技园区中发展较为成熟并能获得数据资料的5个科技产业园用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为:①海淀科技园区中的各产业园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主要受各产业园的功能定位、区位布局、用地开发和管理机制等因素影响;②科技园区中5个产业园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程度的综合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并不是很明显;③针对5个产业园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程度评价分析,查找制约各产业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因子,并指出各产业园土地开发中应注意的环节;④5个产业园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清华科技园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的程度相对最好,中关村广场和中关村软件园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的程度相对较好。最后针对海淀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提出提高科技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熵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38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对评价结果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偏低;不同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存在空间差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模呈正相关.最后.为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是都市圈建设的重要发展路径。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为例,从区域空间的角度,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9个武汉城市圈城市和5个非城市圈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整体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高于省内其他城市,但圈内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不均衡。本研究给出的政策建议是:各地应发挥地域比较优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结合湖北省主题规划,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强度;大力提高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6.
黄国清 《经济师》2007,(4):74-74
文章通过对土地利用概念的阐述,对土地利用制约因素和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建立相应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上海市国家级、市级开发区2007年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可分为四个等级;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明显高于市级开发区;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凶素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地均工业生产总值、地均利润和地均税收.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综合评价长沙市四个国家级工业园区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为指导工业园区集约用地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因子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研究结果:开发园区整体集约程度较高,综合平均分值为92.6,属于集约利用范畴;开发园区土地利用结构差异明显,受产业政策影响较大;园区土地利用强度低,指标均低于理想值;园区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及市场化程度高,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和单位用地产出值高。研究结论:园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强度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应多方式多途径促进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建设,建立以促进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关系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该文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进行总体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定量化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潜力。利用多因素评价法,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土地投入产出水平较高,土地承载相对合理,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良好。对土地投入产出潜力和土地承载潜力的测算,得出土地利用潜力增加的空间较小,土地供应已经无法跟上苏州高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的结论。在上述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包头市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70,自引:1,他引:70  
甄江红  成舜  郭永昌  张敏 《经济地理》2004,24(2):250-253
以包头市工业用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权重,对不同工业类别及其用地进行集约利用程度分级与潜力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划分出低度利用、适度利用、集约利用及过度利用等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包头市实际情况提出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