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蔡宁  李建升  李巍 《技术经济》2006,25(7):67-70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很少有人对这个概念在我国当前的适用性提出讨论和质疑。本文首先对中外企业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不适合我国企业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当前我国企业特征的社会责任概念——商人社会责任,并将其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了这个概念的优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出发,借助内部营销理论、社会认同理论构建出服务品牌内化模型,并利用逐步回归法对服务业822个有效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是服务企业品牌内化特征的重要前置因素;企业品牌内化特征是员工形成品牌认同的标识性要素;企业品牌内化特征要素是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认同关系的中介传导变量;员工品牌认同与企业品牌内化特征要素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调查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金碚  李钢 《经济管理》2006,(3):13-16
本项概念性调查问卷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十分关注。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关注程度提高。公众认为目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较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主要表现在生产性环保支出、劳工社会保障投入和纳税额三个方面。初步调查的结果还显示,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有较大差异。三资企业与民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有较大差异;不同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以及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呼声的高涨,促使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在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及层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企业在人类复合系统中的位置,从而得出了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价的理论依据。而后以此理论依据为原理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并提出了双重评价组合的评定方法,意欲从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来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高管,特别是高管团队集体决策行为的结果.在外部环境的驱使以及企业战略的双重背景下,深入探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否受到高管团队特征的影响,以及是如何影响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梳理,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构成模型,研究消费者认知CSR的维度。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产品自身质量、售后服务、商业道德、危机事件的处理、公益行为及管理层社会形象这6个方面构成了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这对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加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评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企业社会责任是近年来学术界和企业家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论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内含、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等基本问题的争议进行了梳理,并将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划分为古典企业社会责任和现代企业社会责任两个不同学派。本文认为,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体系远未形成;两个学派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古典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存在重大缺陷;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2012—2016年509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高管背景特征、高管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并探讨高管激励的中间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高管性别、年龄及平均受教育水平、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薪酬激励对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股权激励调节作用不明显。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激励制度,综合考虑背景特征,合理配备高管团队,充分发挥高管层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观发展历程的回顾,揭示出企业社会责任观演变的规律:企业社会责任观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企业社会责任深化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活动对社会的影响,直接原因缘于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10.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培哲 《经济师》2002,(1):22-23
企业作为社会契约的产物 ,其生存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在完成基本的经济目标的同时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这在当今的世界表现得愈发突出。文章就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自2007年6月1日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的公开市场交易行为。本文的结论表明,在实施了内部人交易监管法规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依然能够利用私有信息在二级市场上赚取超额收益。当内部人购买或出售公司股票时,股票市场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而这些超额收益的大小直接受到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企业是否为国有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越差,则内部人赚取的超额收益越多。依据上述结论,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必然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自2005年证监会提出股权分置改革至今,上市公司的改革已基本完成。实证分析说明,日前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利政策尚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财务舞弊行为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内部动因和外部诱因都有可能产生财务舞弊,就内部动因来说公司的治理结构显然起到了不容小觑的驱动作用,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财务舞弊行为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选取2009—2010年因财务舞弊而受到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行政处罚、通报批评和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公司治理指标对财务舞弊的影响。分析结论是: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监管和治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股权机构的合理化和提高董事会、监事会监督效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党红 《技术经济》2008,27(7):91-98
本文在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直接打分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关注股改前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确实有所提高,但并非由股改本身所致;股改并未使绩优上市公司进发出通过提高自愿信息披露水平而向市场传递信号的冲动;在现阶段,上市公司年报强制披露水平的提高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明显大于自愿披露水平提高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法律环境、政府管制与隐性契约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本文从我国法律环境薄弱的转型制度环境出发,将管制视为法律机制欠缺的衍生机制,从理论上分析了管制权力可能外溢,构成隐性契约。以我国IPO遴选管制权为例,本文认为,证券管制机构在各地区间分配IPO资源时,会考虑各地区上市公司发生丑闻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证券管制机构的这一做法,并无明文规定,属于管制权力的外溢效应,这是一种无形的游戏规则,事实上形成了隐性契约。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理性,会做出履行与否以及履行多少的对策。上述分析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本文为理解转型经济中的政府管制作用、契约形式和投资者保护提供了新的发现和证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审计失败案件的频发,政府对审计行业监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基于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对受罚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客户进行配对,研究了处罚公告对受罚事务所与未受罚事务所声誉及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受罚事务所在处罚公告后进行了声誉重塑行为,审计质量得到改善;未受罚事务所在处罚公告后保持原有审计标准,公告前后审计质量无显著变化.而处罚公告后,受罚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显著高于未受罚事务所,表明证监会的监管改善了行业的审计质量.文章为证监会行政处罚的有效性提供了更多的经验证据,并证实了声誉机制对注册会计师的约束作用;研究结果对证监会、中注协、财政部等监管部门具有借鉴意义,对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审计合约也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中国证监会的审计监管行为,文章发现客户质量和事务所专业性是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受到证监会处罚的重要因素。事务所审计客户的平均盈利水平越高,应收账款的水平越低,事务所被证监会处罚的概率就越小。事务所业务的行业集中度越高,被证监会处罚的概率也越低。上述发现在剔除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后仍然存在,而且不随变量度量方式的变化而改变,也不随证监会监管体制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government regulation could be a substitute for the lack of law mechanism and regulator’s power could spill over into other areas not regulated. Then, theoretically it could construct implicit contracts. For exampl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has the rights to choose 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 firms among applicants. It might construct implicit contracts between CSRC and local governments if the former consider the frequency and the severity of the scandals among different areas. Local governments could make decisions on whether and how much to implement the implicit contracts.  相似文献   

19.
In contrast with many other countries, Chinese listed firms must obtain approval to make private-equity placements (PEPs) from the Chinese Security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a state bureau that regulates capital market financing. We analyse the role of political connection (PC) and ownership structures when accessing private equity (PE) market, while investigating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political ties operate within the regulatory process of PEP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Cs do not contribute to the firm’s decision to apply for PEPs, but firms with state-ownership demonstrate a higher propensity to apply for PEPs. PC and state-ownership appear to help firms to obtain approval from the CSRC, and these firms are treated more favourably than their rivals without such connections.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spend less time in managing bureaucracy, but PC and state-ownership negatively affect proceeds from the PE market in China. Firms with politically connected directors with professional business backgrounds tend to spend less time managing the CSRC, and these professionals positively affect proceeds from the PE market in China. This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insights for policy-makers, investors, PE issuing firms and security market regulators.  相似文献   

20.
冯晓晴  文雯 《经济管理》2022,44(1):65-84
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影响在代理冲突更严重和所处信息环境更不透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持股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果越好;细分国有机构投资者类型后发现,致力于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没有发现“救市”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资平台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从企业投资效率视角为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微观企业日常经营中发挥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颖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