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外国对华贸易救济措施中的重大问题,已沦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尽管已有八十多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则至今仍未承认.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总体界定,美国、欧盟等国家都有严格的标准.而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企业的各类测试方法其标准愈发严格,方式更加隐蔽.在“后过渡期”,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非不再重要,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双反”调查以及美欧的立法变化已经预示着非市场经济规则可能借反补贴措施死灰复燃,中国应更加谨慎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非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14日,新西兰第一个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一个月之后,新加坡也正式承认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5月30日,马来西亚又发表声明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6月3日美国商务部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举行听证会,我国派代表团参加。6月28日欧盟也就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作出初步评估,拒绝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一时问,市场经济地位成为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甚或外交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据中国经营报报道,9月4日,印尼贸易和工业部部长里妮·苏万迪在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和中日韩经济贸易部长会议结束后宣布,东盟十国已经正式承认中国的全面市场经济地位。相对于美国提出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概念,这是中国第一次获得世界区域性合作组织对自己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一位法律事务官员曾撰文指出,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应限制在反倾销领域,它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有限。为此,有观察家认为,此次东盟承认中国全面市场经济地位,也更具“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5日,中国在公布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联合成果”中称,美国承认中国在市场改革方面不断取得的进展,并将切实考虑中方关切,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此次回应,到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美国会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吗?  相似文献   

5.
传统上,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没有采取反补贴措施的市场基础,但从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到各国国内法都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反补贴措施。时至今日,美欧等发达国家仍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他们却有着对中国采取反补贴措施的倾向,如何应对,以做到未雨绸缪,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国际反倾销调查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影响中国外贸持续稳定发展的障碍因素之一。中国“入世”后,困扰多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依然存在。为了有效克服并最终解决中国“入市”的问题,我国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快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争取通过谈判以各国国内法的形式解决问题;加强出口行业竞争秩序的管理,尽快建立出口反倾销监督预警机制;积极进行市场经济地位抗辩。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头号目标,近年来,几乎所有针对中国的反倾销都指控中国是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地位已经给中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中国出口企业在对外反倾销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并成为败诉的主要原因,而中国企业难以胜诉,客观上又进一步刺激了某些W TO成员对中国的产品提起更多的反倾销申诉,形成恶性循环。要摆脱非市场经济的困扰,必须认清对中国实行“非市场经济”指控问题的实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争取应得利益。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由来“非市场经济”(英文简称NME)问题,旧称“统制经济”问题,起源…  相似文献   

8.
美欧等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至今尚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一有贸易磨擦,他们就直接动用反倾销、反补贴大棒,利用其专门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定制的替代国制度,轻而易举地对中国出口企业进行贸易制裁,使中国成为全球贸易保护措施的众矢之的。替代国制度极不公平,其假设前提、正常价值的计算及替代国的选择极不合理,已成为造成中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反补贴案  相似文献   

9.
中美博弈市场经济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月3日,由美国商务部负责进口管理事务的助理部长詹姆斯·约克哈姆主持,来自美国商务部、贸易代表办公室、国务院、财政部、劳工部的美方小组成员与我国代表就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举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场听证会。本次听证会的目的是:讨论中国经济的结构和运作;政府在经济特别是银行业和国有企业中的作用;中国的用工制度、汇率体制等问题。虽然美国承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确实取得了进展和成果,但是美国还是未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背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前,中美经贸关系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美国国会每年都要讨论是否给予中国…  相似文献   

10.
刘建辉 《经济》2004,(6):52-54
新西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终于在获得梦寐以求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取得突破。紧接着将是向欧盟、美国、日本发动进攻  相似文献   

11.
孙遇春  方勇 《经济管理》2004,(19):22-26
自1979年欧盟发起首例对华反倾销案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反倾销最大受害国。造成巨大损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本文详细论述了“非市场经济地位”在整个对华反倾销问题中的重要影响,并进行了积极的原因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新西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终于在获得梦寐以求的市场经济地位闯题上取得突破。紧接着将是向欧盟、美国、日本发动进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即所谓落日条款,是否因其届满而使得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引发诸多争论。中国对于市场经济地位的诉求,不在于市场经济地位本身,而在于不公平的非市场经济方法的终止适用。中国应当自落日条款届满之日起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不仅是对议定书正当解释的结果,同时也是议定书的内在逻辑所指向。市场经济地位和非市场经济方法互为表里,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存在相互割裂的关系,非市场经济方法的终止适用,就应当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任何WTO成员方再行寻求替代国方法以外的其他手段,将中国长期置于不公正的国际经贸规则下,都将违反国际法。  相似文献   

14.
对华反倾销与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婧 《生产力研究》2004,(6):102-103,122
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是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受到歧视性待遇。本文探讨了非市场经济的认定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果 ,提出了我国应对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确立市场经济地位重要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37个国家宣布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话题由此成为热点。到2016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自动获得承认,为什么中国现在却要急于去大力争取呢?“市场经济地位”的份量为何这样重呢?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的风云际会: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一、宽阔却绝非平坦的路2 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把中国不可逆转地推向市场经济体制,使之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员。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到如今,经历2 5年,是否可以估计已走过路程的一大半以上?如果用中国古谚“行百里者半九十”来度量,应该肯定还不到一半。但无论如何,在并非遥不可及的明天,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中国,将不再被视为在经济体制上处于“转轨”的对象。事实上,有的国家,已经以政府的名义承认中国的经济是市场经济。当然,到普遍地赋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成为不可逆转的过程,就像上世纪70年代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上,美国在反倾销中将中国视为“国家统制经济”国家,美国商务部在商品出口美国的“美国价格”与商品在出口国内销的“外国市场价格”之间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存在“低于公平价格(即外国市场价格)”的倾销裁决中,对中国实行替代国价格方法。实践表明,这种方法缺乏必要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倾向于人为增大倾销裁定幅度,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很大的歧视性和损害性,成为中美贸易顺利发展的一大障碍。1988年美国综合贸易与竞争法规定,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首先适用生产要素法计算外国市场价格,并改用新的“非市场经济”定义取代“国家统制经济”,这两点潜在地影响了美国对华反倾销趋势。1988年、1989年美国只对华各提起一次反倾销调查,裁决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其他成员方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仍可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继续采用“替代国”办法,这将直接导致高额反倾销税。但若中国被诉企业能够证明自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则其实际价格和生产成本将被采信为“正常价值”,从而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本文结合两个案例,讨论在反倾销应诉中,中国企业应该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以及应诉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入世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从狼来了,到与狼共舞,中国适应经济发展全球化,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与合作的要求,履行世贸组织的承诺,十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获得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可。然而,美国、欧盟等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却一直不肯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把中国列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种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采取的歧视性政策,对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扣开了自由贸易的大门。然而迎接我们的却是提高关税和设置非关税壁垒的行为,以及愈演愈烈的“反倾销”。特别是针对中国设计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非市场经济和纺织品特殊保护已经成为中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三只拦路虎。面对它们,中国应采取适当的商务外交策略,商务部是整个策略实施的基本主体。商务外交是指国家间协调双边或多边经贸关系的外交行为或外交过程。商务外交定义包含这样的含义:(1)商务外交的基本主体是政府,尤其特指商务部;(2)商务外交的行为属性不是商务行为,而是外交行为;(5)主体行为的内容是国际商务,包括处理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非市场经济和纺织品特殊保护等具体问题;(4)行为的方式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