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波 《时代经贸》2005,(1):32-33
中国和新西兰政府2004年4月14日同时宣布.双方已经就贸易和经济合作框架达成一致,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新西兰率先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这意味着中国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首战告捷.取得突破.也表明新西兰对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客观承认。  相似文献   

2.
艾华 《时代经贸》2004,(6):60-63
正如多数人事先所料,经过7小时辩论,美国商务部6月5日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举行的听证会,最终以美方企业、行业协会、工会代表普遍反对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告结束。美国10位代表亮出的10张否决票预示着中国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美国的“入市”征途不会一帆风顺。在2004年我国经济外交热点话题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无疑成为了焦点之一。稍加留心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纷纷要求外国政府尽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由于备受关注,甚至有人戏称,“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外交中的“台湾问题”。在充分肯定“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我们对此问题的准确理解和合理应对还需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3.
环球速览     
《经济》2011,(8):68-69
1默克尔:德国将促使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德国总理默克尔6月28日表示,德国将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同时也将努力促使欧盟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正在德国访问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当天与默克尔共同主持首轮中德政府磋商。磋商结束后,两国总理共同会见记者。默克尔表示,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对德国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德国将发挥自己的作用,继续改善和加强欧中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建辉 《经济》2004,(6):52-54
新西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终于在获得梦寐以求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取得突破。紧接着将是向欧盟、美国、日本发动进攻  相似文献   

5.
《经济月刊》2011,(8):68-69
德国总理默克尔6月28日表示,德圈将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同时也将努力促使欧盟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正在德国访问的中圈总理温家宝当天与默克尔熬同主持首轮中德政府磋商。磋商结束后,两固总理共同会见记者。默克尔表示,欧盟与中间的关系对德圈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德困将发挥自己的作用,继续改善和加强欧中关系: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3日美国举行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听证会得出结论 :美国还不到讨论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时候。紧接着 ,6月28日 ,欧盟对中国一年前提出的“市场经济地位”申请的初步评估结果 ,决定暂时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时间 ,市场经济地位成为我国对外经济交往议论的大事。有说 :没有市场经济地位 ,无疑将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产品出口 ,尤其是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将长期处于不利地位。有说 :反倾销可能导致投资的转移。有说 :中国入世时承诺的代价太大 ,等等 ,不一而足。媒界的讨论 ,学者的判断 ,让我们清醒。但某些…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据中国经营报报道,9月4日,印尼贸易和工业部部长里妮·苏万迪在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和中日韩经济贸易部长会议结束后宣布,东盟十国已经正式承认中国的全面市场经济地位。相对于美国提出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概念,这是中国第一次获得世界区域性合作组织对自己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一位法律事务官员曾撰文指出,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应限制在反倾销领域,它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有限。为此,有观察家认为,此次东盟承认中国全面市场经济地位,也更具“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研究》2005,(5):i002-i003
旨在“推动我国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推动世界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推动国家富裕与和谐”的中美新市场经济(北京)论坛将于6月11日—1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警冒斯科特将出席并作“克服国富的障碍——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的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将涉及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为什么世界上的国家不能和美国一样富裕”。这是新生代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首次访华。  相似文献   

9.
中美博弈市场经济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月3日,由美国商务部负责进口管理事务的助理部长詹姆斯·约克哈姆主持,来自美国商务部、贸易代表办公室、国务院、财政部、劳工部的美方小组成员与我国代表就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举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场听证会。本次听证会的目的是:讨论中国经济的结构和运作;政府在经济特别是银行业和国有企业中的作用;中国的用工制度、汇率体制等问题。虽然美国承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确实取得了进展和成果,但是美国还是未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背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前,中美经贸关系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美国国会每年都要讨论是否给予中国…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研究》2005,(5):i003-i003
将于6月11日~1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旨在“推动我国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推动世界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推动国家富裕与和谐”。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誓首斯科特将出席并作“克服国富的障碍——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的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将涉及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为什么世界上的国家不能和美国一样富裕”。这是新生代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首次访华。据介绍,本次论坛将研讨“新市场经济与国富之路”这一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美国之间关于国有企业是否是公共机构的争论归根到底美国是不承认中国的国有企业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美国认为,中国国有企业在运行中始终按照政府的意志运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同样也会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导向行为认可,并最终按照我国的"公共机构执行论"来判定公共机构。  相似文献   

12.
对确立市场经济地位重要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37个国家宣布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话题由此成为热点。到2016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自动获得承认,为什么中国现在却要急于去大力争取呢?“市场经济地位”的份量为何这样重呢?  相似文献   

13.
艾华 《时代经贸》2006,(1):24-26
2005年,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冰岛等19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其中,2005年11月,韩国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成为中国千亿美元以上贸易伙伴中的第一个国家。自2004年4月新西兰率先承认以来,截至2005年底,共有51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同时,加拿大推定中国所有行业为市场导向型行业。  相似文献   

14.
周苹 《现代财经》2005,25(7):56-59
中国-东盟将在2005年7月1日起逐步降低关税,直至2010年将关税降为零。我国企业如何利用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协定》以及其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等有利条件,适时进入东盟市场,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5日,中国在公布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联合成果”中称,美国承认中国在市场改革方面不断取得的进展,并将切实考虑中方关切,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此次回应,到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美国会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吗?  相似文献   

16.
欧盟的反倾销法中对我国企业存在明显的歧视,突出的就是拒绝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解读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有关案例,有利于应诉企业依据反倾销规则来发挥会计智慧,维护中国企业申请市场经济地位的会计权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4年12月15日来华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至此做出此项承认的国家已达26个,约占WTO成员数量的15%,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南美以及非洲地区。  相似文献   

18.
国际反倾销调查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影响中国外贸持续稳定发展的障碍因素之一。中国“入世”后,困扰多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依然存在。为了有效克服并最终解决中国“入市”的问题,我国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快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争取通过谈判以各国国内法的形式解决问题;加强出口行业竞争秩序的管理,尽快建立出口反倾销监督预警机制;积极进行市场经济地位抗辩。  相似文献   

19.
目前,会计道德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内,由于银广厦等造假事件的爆发,给本来就处于弱势的中国股市雪上加霜,不仅直接侵害了投资者的权益,而且使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大大下降。在国外,如美国继安然在2001年11月8日公开承认自1997年以来虚报盈利6亿美元之后。2002年6月25日,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也承认自已在过去五个季度中,先后共虚报了38亿美元的利润;两天之后即2002年6月28日,  相似文献   

20.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外国对华贸易救济措施中的重大问题,已沦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尽管已有八十多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则至今仍未承认.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总体界定,美国、欧盟等国家都有严格的标准.而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企业的各类测试方法其标准愈发严格,方式更加隐蔽.在“后过渡期”,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非不再重要,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双反”调查以及美欧的立法变化已经预示着非市场经济规则可能借反补贴措施死灰复燃,中国应更加谨慎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