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审计质量的视角,以2008~201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不同产权性质下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审计样本与高质量审计样本相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降低会显著增加经理人代理成本,这说明外部审计具有治理效应,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能缓解经理人代理冲突;进一步区分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后发现,在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高质量外部审计发挥的治理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谢盛纹 《当代财经》2011,(3):120-129
文章以2001-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业专业性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经验性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行业专业性与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业专业性具有降低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的作用,同时在控制了内生性影响后,发现文章的结论不受影响,选择具有较高审计行业专业性的会计师事务所更有利于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的降低。此外,文章进一步基于法治水平视角进行研究,发现审计行业专业性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的作用随着法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代理成本、管理层持股与审计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了股东和管理层之间严重的代理冲突。上市公司降低代理冲突的主要途径是激励与监督,其中,管理层持股和审计分别是内部激励和外部监督的重要方式。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审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质量。文章基于代理成本的角度,采用2005-2009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稳健最小二乘法研究了代理成本、管理层持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代理成本高的公司会寻求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倾向于聘请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持股能起到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减少代理冲突,从而降低公司对外部审计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01-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业专业性与公司债务代理成本及违约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审计行业专业性与公司债务代理成本、违约成本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审计行业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债务代理成本,降低公司违约成本。研究结论从审计行业专业性的角度丰富了代理问题的相关文献,并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审计行业专业性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5.
“逆向混改”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带来的资源效应与治理效应会影响审计师风险感知。本文以2013—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异常审计费用视角,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逆向混改”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结果显示:“逆向混改”程度越深,审计师感知的风险越小,异常审计费用越低;企业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降低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异常审计费用的降低主要体现在负向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上;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对“逆向混改”带来的风险变化更敏感。以上结果表明,“逆向混改”有助于降低民营企业财务信息风险,促使议价能力弱的审计师进一步减少了本就偏低的审计费用。本研究基于审计师风险感知视角探讨了“逆向混改”的经济后果,为促进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协同发展,进而实现“国民共进”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陈文强  贾生华 《当代经济科学》2015,37(2):106-113,128
针对双重委托代理问题,本文构建了"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模型,将三者纳入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6-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能显著地提升企业绩效并能有效地抑制第一类代理成本,但对第二类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并不显著;第一类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股权激励是通过抑制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作用路径间接地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效应,而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并未显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随机成本边界模型测算2005-2011年国内13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分析信用风险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对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不仅不良贷款率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贷存比、资本充足率的改善作用显著,而且在影响程度上,贷存比的作用高于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有选择地优化这些变量,进而控制信用风险,提高成本效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层面逐年攀升,经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董事会兼任经理比例与审计师选择、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兼任比例与代理成本、高质量审计需求成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能够识别审计师的质量,对本土大所的品牌认同度不高;其次,我国整个审计市场的质量偏低,还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尤其是本土大所可能存在与经理层合谋行为,出具有利于经理层的审计意见欺骗外部投资者.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2007~2012年期间发生审计师改聘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管理层权力与审计师动态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外部审计对管理层代理成本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审计师的动态选择中,当管理层权力越大时,以股东大会及董事会为代表的公司治理层就越有可能改聘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以此来抑制管理层权力膨胀或权力寻租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作用机理分析提出待检验的研究假设,着重研究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更适合转型期内中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不良贷款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均为传导渠道,并且不良贷款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介作用要强于合理化,城乡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作用要强于高级化;不同的产业形态需要相应的金融结构与之匹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够倒逼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因此,未来产业的前沿化发展需要不断提升直接融资比例,逐步推进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揭示银行和债券投资者参与治理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2006-201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的治理效应,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了信息披露质量对两种债务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贷款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但同时又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绩效,说明银行贷款只是发挥了部分的债务治理效应,但长期贷款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绩效,降低代理成本.债券既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又能够提高公司绩效,并且其治理效应要强于长期银行贷款.信息披露质量只能显著影响债券的治理效应,而且仅限于显著提高公司绩效方面,而不能显著影响代理成本约束.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代理成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以2007年至200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抑制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降低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内部控制显著降低代理成本的现象,仅在低审计质量样本(事务所为非四大样本)中成立.这说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文章关于审计与内部控制替代效应的研究,对现有文献是一种扩展.这意味着,在我国较低审计质量的环境下,内部控制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金融中介理论以"交易成本"为核心,认为金融中介可以降低金融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因而得以存在。随着近年来金融中介职能与业务的转变,金融中介理论也有了新的发展。Allen和Santomero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的观点,从而在金融中介理论领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根据该理论提供的崭新视角,我国商业银行应在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率等方面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于博 《当代经济》2016,(34):133-135
本文从“外部因素”到“内在动机”转化的视角探索性地分析了目标设置、自我效能感和目标自我一致所构成的自我调节过程在变革型领导影响员工组织承诺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构建了这一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和新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验证了这一自我调节过程及三个变量在领导行为和员工组织承诺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揭示了变革型领导影响员工组织承诺的内部机理.  相似文献   

15.
披露创新活动信息是企业彰显研发技术优势和获取投资者认同的重要方式,但同时也会因为泄露研发知识和技术细节而引致专有成本,这使得企业在有效揭示和传递创新专有性信息时遭遇两难抉择。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是否会通过审计师选聘来纾解创新专有性信息传递的困境。研究发现,创新产出越多和创新效率越高的企业,越偏好选聘研发审计专长水平更高的本地审计师。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企业创新产出的独特性强、可验证性弱、创新价值被低估以及创新披露专有成本大时,这种偏好表现得更加明显。此外本文还发现,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偏好选聘具有研发审计专长的本地审计师并非缘于降低代理成本和获取外部融资的需求所致,也并非由审计合谋动机所驱使,反而是本地审计师能有效遏制管理层研发费用操纵行为,并收取了更低的审计费用。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创新活动信息传递与审计师选聘策略方面的研究,增补了审计师专长作用方面的文献,同时也为投资者有效评判企业创新信息和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1—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代理成本的视角,对机构投资者在强化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存在及发展能够完善公司治理、降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但该影响的经济效果较微弱。指出:有必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机构投资者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实证研究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审计行业的外部风险约束因素,包括法律约束和政府管制,对提高审计市场效率的有效性及差异性。首先结合我国特殊制度环境的分析,构建决定审计师最优努力和审慎程度的审计成本模型,然后选取2007-2012年被提起法律诉讼或受到政府管制主体处罚的审计师作为研究样本,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会计稳健性的视角检验法律约束程度和政府管制力度的提高是否显著改善审计师执业质量。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审计市场外部风险约束主要由政府管制主导,法律约束机制并未发挥有效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部和中注协责令整改要求、行业内通报批评的管制措施并未显著加强审计师执业质量,但"多头监管"显著加强了证监会行政处罚对问题审计师的管制效果。本文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改善我国审计市场外部风险约束环境,从而提高审计市场效率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通货膨胀、银行贷款的违约均是这种风险的表现形式。经济增长的不良贷款效应讲的是经济增长速度与不良贷款率呈正相关关系,该效应的存在源于高收益总是与高风险相伴而生,其中不良贷款是社会冒险性创新的成本之一,而冒险性创新带来的宏观经济收益就是经济增长。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利用142个经济体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经济增长与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具有密切的正向(因果)关系。同时,同样增长水平的国家,有的国家不良贷款率高而有的低,存在不良贷款效应异常分野的现象。本文阐释了不同国家的制度差异与不良贷款效应的关系,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制度质量的好坏对不良贷款率的高低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所产生的特殊情境,本文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该效应在风险高、 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严重的企业中更加明显,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通过降低企业风险、 减小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影响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本文为我国强制实施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关系契约与制度环境的互动视角,考察关系型交易和制度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外部审计需求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更依赖关系型交易的企业更"偏好"聘请本地小所进行审计,而且审计费用更低,但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这种"偏好"会显著减弱;进一步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进一步丰富了以关系型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转型经济社会中的外部审计需求和审计收费的文献,也为理解外部审计的公司治理效应及传导机制提供了增量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