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过程中,国家基础设置互联互通建设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而通信网络作为各国交流与共同的主要方式,通过加强通信方面基础设置的建设,能够为促进合作区域内各个国家的互联互通提供通信保障,进而才能有效拓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空间.对此,就需要从经济角度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构建完善、庞大的通信网络,切实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殷杰  郑向敏  李实 《经济地理》2019,39(7):216-224
基于200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经济发展数据,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解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研究发现:①合作网络结构层面:200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密度以及沿线区域网络密度逐步加强,各国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逐渐向多向化、稠密化、纵深化方向发展。但合作网络中的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联系紧密程度不够,合作密度仍需进一步加强。②旅游合作网络发展态势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中的"领头羊"角色、"中间人"角色不断更替,但"领头羊"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合作网络中"中间人"的控制能力减弱,各国之间的直接合作趋势越发明显。③合作网络中的中国角色: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中扮演着"核心者"、"领头羊"、"自主者"和"中间人"等多重角色,其中"中间人"的角色正逐步弱化,各国间的直接旅游合作正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沙德春  荆晶 《技术经济》2019,38(10):88-94
大学科技园是通过集聚大学优势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技术企业孵化、强化产学研合作的支撑服务平台,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velopment analysis,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2014—2017年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整体平均效率较高,但各地区间的差异较大;规模效率过低是导致多数省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效率DEA无效的主要原因;国家大学科技园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技术进步是抑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贡献、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刻画工作组类型创新团队管理效率评价的多性状微观投入产出参数,引入组织公民行为的泛化关联行为效应分析策略,形成了针对其灵活性强、机动性高和整体意识清晰3方面特征的效率评价要素解析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挖掘任务属性、合作周期与创新不确定性对任务、角色及其交互的复杂影响,提炼出交叉效率、汇聚效率和平行效率3种关系效率评价概念,并融合ANP方法与DEA方法构建了能够探析关系效率形成、提取与测度的系统评价方法。案例应用结果表明,以上理论及方法有效、可行,对于深化认知创新型组织管理效率评价内涵、针对性梳理投入产出要素和关联、增强结论参考价值,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效率问题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解剖创新过程中的要素流动机理出发,揭示了创新过程的网络化特征,并通过构建网络DEA模型,测算了创新过程整体效率、"创新资源转换"效率与"创新知识转化"效率.以我国八大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发现:"创新资源转换"与"创新知识转化"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前者受到R&D人员区域分布结构影响,后者受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区域创新过程整体效率与"创新知识转化"效率高度相关;区域创新整体效率与"创新知识转化"效率在样本期间稳步上升;整体效率与"创新知识转化"效率出现地区追赶的收敛现象,"创新资源转换"阶段是整体效率发散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合理识别和评估东道国的国家风险,提高国家间投资合作的效率,本文以中资企业对外投资中面临的国家风险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家风险评价体系。从投入产出角度,运用超效率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静态与动态的时间角度对2014—2018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静态层面看,中南亚区域呈现较高的国家风险,我国应加强与东道国联系,重点关注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变化;欧洲地区特别是中东欧国家更适合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西亚地区投资风险两极分化,我国应密切关注高风险国家投资风险的隐患,并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从动态层面看,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可知,研究年份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风险在逐步改善,国家管理的整体趋势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3—2017年间包括中国在内的6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数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的包容性增长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从“五通”视角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对贸易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差距逐渐缩小,其增长具有包容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进口额和进出口总额均存在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效应,呈现包容性增长态势;“五通”质量对贸易包容性增长存在重要影响,倡议发展成果惠及沿线各国,强力推动了各国贸易的包容性增长。研究成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普惠性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中国优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贸易关系、提升贸易效率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彭冬冬  林珏 《财经研究》2021,47(2):109-123
"一带一路"国家间的价值链合作是沿线国家化解逆全球化危机、摆脱价值链低端锁定的有效途径,而建立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可以为沿线的价值链合作提供重要支撑.文章采用2000-2015年6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数据,实证检验"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协定深度的提升对区域价值链合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自由贸易协定深度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各国在区域内的价值链合作,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自由贸易协定深度的提升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促进直接投资推动区域价值链合作,其中降低贸易成本是更重要的传导渠道.(3)自由贸易协定中非关税议题和"WTO-X"议题深度的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价值链合作的促进作用更强;自由贸易协定深度的提升对区域价值链合作的促进效应在初始区域价值链合作程度高、地理和文化差异小的沿线国家之间更强.(4)自由贸易协定深度的提升在推动缔约国的增加值向区域外流动的同时,不会抑制缔约国一方同非缔约国在区域内的价值链合作.因此,中国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建立更高标准的FTAs,利用FTAs深度提升对价值链合作的促进作用和包容性,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9.
由于未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运用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容易引起评价结果误差。采用二者相结合的三阶段DEA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与分析,能够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规模效率不足是限制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另外,市场开放度能够显著正向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而政府资助、地区经济发展和地区竞争不利于创新效率提升。最后,对投入要素与技术效率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内地28个省市划分为4种创新类型,并〖JP〗提出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彭绪庶  张笑 《技术经济》2022,41(3):1-12
本文利用2014-2019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从创新创业促进创新效率的理论机制出发,根据创新创业的目标导向构建测度创新效率的指标体系,分别利用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来评估省域创新效率。研究发现:省域创新效率呈U形发展趋势,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创业能有效提升创新效率。省域间创新效率存在差异,但DEA无效的原因不同。东部地区创新效率较高,其它依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为了进一步地提升创新效率,在加大创新创业投入,改善营商环境的同时,要加强创新创业的联动。  相似文献   

11.
吴丹  胡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20):128-136
科技创新规模扩张和科技创新效率提升是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两条关键途径。基于现有研究鲜有结合科技创新规模和科技创新效率开展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现状,采用因子分析法,系统筛选国家科技创新规模影响因素,并结合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完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DEA 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不同时期国家科技创新效率变化指数,以及中国与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差异性。研究表明,R&D投入强度、R&D研究人员、专利申请量、科技期刊文章数、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百分比、科技创新效率是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1991-201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呈指数增长态势,有力提升了国家科技实力;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水平除日本出现一定波动外,其余九国整体呈小幅递增态势。  相似文献   

12.
创新国际化是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构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4-2016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68个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方法对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以创新主体交互、创新活动融入、创新资源流动、创新绩效提升为本质特征;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东部沿海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较高,中西部高新区创新国际化水平较低;国家高新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政策质量等差异对创新国际化水平差异影响显著,自然生态环境差异对创新国际化水平差异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应当成为科技合作之路和创新之路。以200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50个东道国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门槛回归模型,以东道国制度质量为门槛变量考察东道国科技创新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东道国政治稳定程度、施政有效性、规制质量、法治程度、贪腐控制和公民参政与问责6个制度质量指标均存在单一门槛,说明东道国制度质量对其科技创新及中国直接投资具有影响。但是,6个制度质量指标的回归系数各不相同,说明东道国制度质量各指标的相关影响也不尽相同,中国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应具体分析。最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水平普遍不高,而其较低的制度质量更是制约了各国科技创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时应注意防范“技术陷阱”。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区2006-2015年的工业环境效率,通过Tobit模型对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了沿线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平均工业环境效率也略有提升;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较高,而 “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普遍偏低;③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外贸易水平和环境规制对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科技水平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等措施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Promoted by both the “going out” policy and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OBOR) Initiative, 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has grown rapidl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A spatial network has gradually formed that facilitates global production, sales,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China's OFDI network along the OBOR and its determinants. The block mode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China's OFDI spatial network comprises four gradient sections. In addition, the analyses of 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 and 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s demonstrate a tendency of agglomeration of China's OFDI, which may hinde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ts spatial correlation networks. Finally, we present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stemming from the study in the hope of helping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firms to optimize their OFDI spatial layout strategy along the OBOR.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内地107家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基于军民融合企业专利数据构建技术多元化、发明者网络嵌入(结构洞和网络密度)等指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技术多元化、发明者网络嵌入及两者交互作用、结构洞与网络密度的互补关系/平衡关系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多元化、结构洞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网络密度及其与技术多元化的交互作用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网络密度和结构洞的互补关系会抑制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但两者在军民融合企业内部的平衡关系能够促进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7.
国家间差异是影响跨国合作创新的关键因素,然而,已有文献较少涉及国家制度和文化差异影响研究。试图从国家制度和文化视角探讨国家间差异对跨国合作创新的影响。在区分正式制度距离与非正式制度距离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9年17个国家相互之间共同发明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两类制度距离对跨国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文化严格程度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正式制度距离和非正式制度距离均对跨国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文化严格程度减弱了正式制度距离的影响,却增强了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长期导向/短期导向两个维度上非正式制度距离的影响,但对其它维度和总体非正式制度距离影响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结论不仅揭示了不同国家文化环境下制度距离对跨国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还可为各国制定跨国合作创新战略以及我国应对中美科技合作挑战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已有文献指出企业外部资源和信息是创新的重要支持,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创新外部联系机制中各种因素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以及它们之间如何互补或配置。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机制和集群机制是目前文献中认为最重要的企业创新外部联系机制,尽管网络机制和集群机制沿着不同轨迹发展并且有其局限性,但是网络和集群也许可以发挥互补作用或扮演相互替代角色,更好地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列出了创新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以量化企业创新过程,通过解析网络和集群对企业创新过程的影响机制,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细致的理论框架,可以解释外部变量如何促进或者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然后,分析两者如何通过互补克服局限性,更好地促进企业创新。最后,引入集群与网络活力变量,探讨在集群和网络不同发展阶段外部联系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变迁与演化。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全球背景下,我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创新发展需要国内创新资源支撑,但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国际创新资源对跨国企业国际化创新的影响。基于国际化创新内外双循环格局,选取2010—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Tobit回归探究母国企业创新网络对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母国企业创新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国际化创新,而高管国际化和企业数字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对我国跨国企业利用国内技术创新资源构建国际化创新双循环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在宏观政策上,政府要加强国内创新网络建设以支撑企业国际化创新发展;二是在跨国企业内部,要重视国际化人才引进和企业内部数字化建设,通过积累国际化创新人力资源促进国际创新资源吸收,并为创新效率提升奠定数字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创新独占性可表征创新合作群体对于自身知识、技术创新成果的利用和分享程度,决定着创新合作群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从创新成果中获利。创新独占性具有外部排他性和内部互补性的显著特征,有必要从技术创新网络视角出发,审视创新子群间相互关系对创新独占性的影响机理。以参与合作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对创新独占性影响路径的概念模型。结果显示: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对创新独占性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权力在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与创新独占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对创新独占性的影响受知识势差的负向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