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课题,它对于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具有深远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我们首先需要全面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生理解剖学”。  相似文献   

2.
从企业理论的发展史来考察,经济学中企业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演化经济学等三个阶段.从中国“道”哲学来观察,企业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由注重“阳”——“有形”资源和“实体资本”,进而发展为注重“阴”——“无形”资源和“虚拟资本”的阶段,最后达到“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相结合,“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相结合,强调“阴阳和合”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显示了把企业中“有形”资源、“实体资本”与“无形”资源、“虚拟资本”结合起来分析考察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哲学现,也越来越接近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中国的“非正规经济”就业人员(即没有工作保障,缺少福利和不受国家劳动法保护的劳工)已占今天2.83亿城镇就业人员总数中的1.68亿,比正规就业人员要多出一倍半。但是,今目的中国国家统计机构尚未真正正视非正规经济就业人员统计。其部分原因是当前的主流经济(以及社会)理论——即主要来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二元经济”理论、“三部门理论”和“橄榄型”社会结构理论——的误导。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50年代和60年代风行美国的“现代化”模式。本文扼要论述该模式的关键论点,进而回顾70年代和80年代发展经济学“革命”中有关学者对其所作的批评,以及后来新古典经济学在美国新保守主义领导下进行的“反革命”辩驳,重在揭示论争双方的意识形态化偏颇,并突出各自的洞见,提倡适当结合双方正确的见解,由此建立去意识形态化的理论观点,以助于理解今天非正规经济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技术经济》2009,28(2):I0002-I0002
2008年12月9日至10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RCTI)与北京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心联合举办的,旨在探索、交流中国服务创新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第二届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围绕“中国的服务创新研究: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会议主题,  相似文献   

5.
● 任何市场经济学研究,都不能不内在地包含着哲学内容。 ● 本文对“二战”以来国内外市场经济哲学研究的情况,进行了鸟瞰式的回顾,如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哲学的四次大论战。 ● 我国市场经济哲学研究略述 ● 作者寄希望于厉以宁教授勇敢吸收西方经济学长处,与中国儒家传统对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 ● 文章认为,极力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而被称为“吴市场”的吴敬琏研究员,看来是更多地通由兰格——布鲁斯——科尔内——锡克——卡莱斯基等人摸到了新古典主义那里……作者认为,吴研究员似应更注意自己学术建树的文化内容。 ● 与其他经济学家相比。作者认为,林子力研究员的理论是最具人道主义哲学韵味的。作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以为林先生的研究内容实际真接就是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哲学。不过,我以为林先生不妨多注目一下当代国内外中国哲学史,特别是“新儒家”的成果,以期使自己的哲学少一些玄想成份,更富于东方色彩。 ● 作者认为,著名青年经济学家樊纲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则可与台湾郭婉容女士的《总体经济学》形成公私对称,在哲学上也颇惹眼。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实践的评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实践进行了评析,其中包括梯度理论、“点——轴”理论、网络理论和辐射理论等外生理论,以及企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等内生理论。作者认为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内生理论与外生理论是辨证统一的,二者都强调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我国区域发展应该将内力与外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在于“市场失灵”理论和“国家干预”理论。“市场失灵-国家干预”经济法理论模式对于研究中国经济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贾康 《经济月刊》2013,(9):20-20
中国经济在经受不期而至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也走到了一个自身“潜在增长率”下台阶而“矛盾凸显”对“黄金发展”瓶颈制约日趋严峻的新阶段。寻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需要对已有的经济学成果有“破”有“立”。首先说“破”。在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经验层面考察,对经济学理论迄今已取得的基本成果亟需反思。一是主流经济学认知框架的不对称性。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可说存在着一种共同失误——虽然他们各自强调不同角度,都有很大贡献,但是共同的失误确又不容回避——他们都在理论框架里假设了供给环境,然后主要强调的只是需求端、需求侧的深入分析和在这方面形成的政策主张,都存在着忽视供给端、供给侧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心合 《当代经济科学》1995,17(4):61-63,60
会计“西化”与主流会计理论变迁李心合(一)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倾向性特征,即“西化”,主要表现在:1.对“中国特色会计”这一提法开始怀疑甚至否定。在“会计国际化”的强烈呼声中,会计的“中国特色论”受到挑战、冷淡、...  相似文献   

10.
唐卫民 《经济地理》1993,13(1):51-53
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深刻地影响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去那种在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规划控制城市主要靠行政手段的方式已不适用当今时代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和影响城市规划和管理有了“两只手”,一只“有形的手”——行政、法规,和一只“无形的手”——经济、市场。现从级差地租理论出发,就城市规划工作中如何运用经济、市场的手段来控制和影响城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