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选取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伊夫林·沃的短篇小说An Englishman’s Home,从词汇对等与句法对等两个层面出发,选取实例,详细论述了在该理论对指导下小说的翻译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出,译文读者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应与原文与原作者的关系基本一致,译文和原文在语言功能是对等的,强调读者的反应,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提供了指导.本文选取了笔者关于光明集团的企业简介英译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功能对等角度出发,在词汇、句法以及文体层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企宣材料的英译提供有用借鉴.  相似文献   

3.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桑顿·伯吉斯的动物童话的中译本,探索动物童话翻译如何实现功能对等,并从"意思对等"和"风格对等"两方面论述说明翻译中的对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所涉及到的合同类文本的翻译与处理工作也越来越多,这类文本的翻译质量对企业国际合作的顺利开展及利益得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翻译合同类文件积累的些许经验,分别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分析了合同类文本的语言特点,然后尝试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合同文本的翻译。合同文本翻译时要忠实地再现原文意义,功能对等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译者更好地实现译文的文本功能。为译者进行翻译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依据Hlliday和Hasan的《英语的衔接》理论,结合英语语篇实例,探讨词汇衔接手段对语篇意义连贯的作用以及对英语组篇机制的影响。从这些讨论中获得启迪,提出了在英语写作中实现词汇衔接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而语言又受到文化制约,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民族习惯和文化模式中逐渐形成的.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就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于是使产生了词汇的互译.本文从英汉词汇互译的角度来探讨文化差异,大体经历了英汉词汇互译与文化内涵的非对等性,文化差异与比喻义传达以及词汇空缺这三个探讨过程,希望学习者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把词汇翻译和文化意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各民族文化能够更好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英语科技论文翻译与写作教程》(徐勇、王志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是适用于高校理工科学生英语科技论文翻译与写作训练的专用教程。该教程结构简明,论述清晰,工具性强,对理工科学生英语科技论文翻译能力培养和写作能力培养具有指导作用。同时,该教程列举了科技论文翻译与写作典型案例,将有效经验贯穿始终,凸显了该教程的实用性特征。通过该书例文的反复研读、分析与揣摩,能逐步培养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语感,了解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内在逻  相似文献   

8.
习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蕴涵着丰富的形象。习语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研究中受人关注的话题。本文旨在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应用到英语习语汉译中,希望能最大限度地达到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9.
鲍明捷  沈小燕 《当代经济》2009,(21):126-127
本文通过收集中国经济词汇的中式翻译材料,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试图找出经济词汇中"中式英语"翻译倾向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并提出克服"中式英语"的各种技巧.  相似文献   

10.
祁芬 《经济师》2010,(9):47-48
由于广告在现代商品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告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是简单的直译,而是要结合英汉商业广告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转换和创作,甚至是改变原本的形式,来达到意义上的对等。文章在功能对等理论应用的基础上,对商业广告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郑晶 《经济研究导刊》2012,(16):242-243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从语义到语体都要用最贴切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使原文与译文形成相同的超语言交际效果。从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出发,分析了各种形式的商务英语文本翻译如何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语义、风格、文化和读者反应等方面信息的灵活对等。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讨论英语词汇学习,主要是了解学习者对英语词汇学习的认知特点和习得过程。对英语词汇习得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学习者母语概念知识对英语词汇认知会产生一定影响,认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已有母语翻译的对等词此时被激活,原有的认知图式对英语词汇学习产生了一种限制,而形成了母语的迁移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在提出学习者应建立英语词汇的认知图式上,通过大量的英语输入和对语境知识的掌握,形成英语词汇语义网络,克服母语负迁移,达到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13.
柯欣 《铜陵学院学报》2005,4(4):100-100,103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英语带来了大量全新词汇,本文针对计算机词汇翻译存在的问题,对计算机词汇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及词汇的构成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鸣妹 《经济师》2005,(12):247-248
在学习英语写作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常常按照他们的语法知识和对词义(字典词义)的理解进行写作,结果就常常用一些自以为是的“对等词”生造晦涩的中国式英语。而一种最便捷、最可靠的写作方法——“模写”是帮助学生避免机械的对等式写作的最佳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5.
作为正式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文体,法律英语在词汇方面有它自身的特点,如措词准确和古体词、名词化结构和词语重复结构的使用等。因此在进行法律文件的汉译英翻译活动中,译者应当尽量地使译文词汇具有上述特点以实现"信"、"达"、"雅"。文章从这些特点出发,对2008年北大法学院翻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的一些译文进行分析,指出不恰当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是现代西方翻译学界的突出代表,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杰出的翻译家。他们的译学理论都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却又各具特色。奈达毕生从事《圣经》的翻译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他非常重视读者的反应和译作的沟通作用。纽马克一生从事教学工作,他注重译文的准确性及质量,提出了著名的“语义翻译法”、“交际翻译法”及关联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交际双方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语言构成的语篇或文本因语义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有严格意义的对等,翻译和翻译的方法只能是动态的,因此"对等"也只能是动态的。关联理论是译者和译语接受者阐释语篇时的依据。关联理论视角下语篇翻译的动态对等模式可为翻译过程中话语与语境假设不相冲突时进行系统切换,两者冲突时进行调变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60年代奈达因《圣经》翻译提出“动态对等”理论到现在,拥护和反对的声音从未停止过。其拥护者更是声称其具有普遍指导作用,适合任何类型的翻译。但大量例举证明在很多场合“动态对等”理论并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词汇是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运用英语的最基本材料。能否掌握一定量的词汇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者的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和运用英语单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文章从有效记忆、理解和反复运用词汇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以此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杨嬿琳 《经济师》2010,(6):128-129
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可通过阅读中的词汇附带学习习得。文章从词汇附带习得的定义和理论背景出发,阐述了词汇附带习得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并对基于词汇附带习得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探讨,使得英语学习者能更好地在阅读理解的同时附带习得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