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创新、创业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随着一大批90后加入创业大军,对90后创业者职业价值观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90后创业者职业价值观的维度结构,基于对109篇互联网报道内容的分析,构建了初始量表,对249位90后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修正并得出最终量表。结果表明,90后创业者职业价值观由社会责任感、兴趣导向、个性追求和自我实现4个维度构成。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环境下创业行为的内容维度。采用访谈、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借鉴国内外相关量表,经过归类、提炼、预测试和修订等步骤确定了产业集群创业行为测量的初始量表;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确定正式量表,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并验证了产业集群创业行为的5维结构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创业行为是一个5因子的构念,包括机会识别、团队组建、资源整合、网络建构和模仿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从共享内容和共享方向两个视角,开发出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知识型员工知识共享多维度测量量表。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借助于来自我国内地13个省份的大样本问卷调研数据,探索了我国知识型员工知识共享维度结构,检验了量表信度和效度。探索性因子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型员工知识共享具有四维结构,即一般知识贡献、一般知识收集、关键知识贡献、关键知识收集。验证性因子分析证实了结构模型的合理性。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知识型员工知识共享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4.
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从共享内容和共享方向两个视角,开发出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知识型员工知识共享多维度测量量表。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借助于来自我国内地13个省份的大样本问卷调研数据,探索了我国知识型员工知识共享维度结构,检验了量表信度和效度。探索性因子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型员工知识共享具有四维结构,即一般知识贡献、一般知识收集、关键知识贡献、关键知识收集。验证性因子分析证实了结构模型的合理性。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知识型员工知识共享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农村信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建立不同类型信贷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经验模型,并在状态空间模型及中介效应检验验证下,分析农村信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农村消费信贷约束、调整农村信贷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2012—2020年的数据,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各类消费的比重、各类消费的收入弹性、各类消费对总消费的拉动率和贡献率等,对贵州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并通过建模对未来的消费结构变化进行预测。针对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总体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让农村居民有能力消费;优化消费环境,让农村居民放心消费;改善外部条件,让农村居民方便消费;移风易俗,让农村居民文明健康消费;健全农村社会保障,让农村居民敢于消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建设性越轨行为量表缺乏对违反组织非正式规范行为的测量,这种局限性在潜规则较为普遍的中国组织内部更显突出。基于已有文献梳理了建设性越轨行为的内涵,探索了中国情景下建设性越轨行为的结构,通过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获得量表初始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量表包含两个维度,分别是违反正式规范和违反非正式规范。通过信度分析,以及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得出该量表在中国情景下具有很好的信效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建设性越轨行为的本土化实证研究奠定了测量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献研究发现大五人格等稳定的个体差异不能有效预测跨文化适应,而文化智力作为个体普遍的差异特征能够进行有效干预,具有动态特征,因而成为跨文化适应研究的新视角。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商务的特点对文化智力量表进行修订,删除某些交叉、重复内容,增加国际商务的专业知识认知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与原有量表一致的四个维度,共可解释81%的变异,证明文化智力结构具有跨文化一致性;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修订后的文化智力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9.
提出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研究影响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利用有关数据分析新疆农村居民从2005年到2013年的变化趋势;利用有关理论对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进行解释;对于1998年至2013年的新疆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计量回归,得出现阶段影响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还是其的收入水平,收入的提会相应的增加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改善其消费结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得到一定的改善;目前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仍然因收入因素决定,所以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阳翼 《经济管理》2007,(15):57-62
本文尝试从消费者行为学的新视角探讨独生子女的特异性问题。先通过深度访谈、专家意见、问卷初测、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并检验价值观量表,然后对青年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样本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两者在“成就感”和“开心和享受生活”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接着分析了差异的来源,并用演绎法讨论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消费行为差异及其营销启示,最后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现有文献基础上,首先,立足中国情境,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初步确定了本土包容型领导的测量题项;然后,综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测量量表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形成了一个包括5个维度、22个题项的本土包容型领导测量量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SSM)定量分析1995-2014年中国农村人口、居民收入、生活消费支出结构、能源消费结构4个变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数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变弹性系数为负值,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增速显著,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并未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而降低;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均存在正向效应;以电力消费占总能源消费比重为表征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存在负向效应,虽然电力消费比重增加降低了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直接碳排放量,但是居民生活用电的间接碳排放量增加了。人口数量和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3.
对所采集到的423个样本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基于符号学理论构建了一个新的品牌形象结构模型,并揭示了该模型三大结构维度所蕴含的消费心理机制.研究结果既有助于对品牌形象进行动态监测,也有助于对品牌价值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根据符号学理论,既有品牌形象结构模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将品牌所具有的功能与产品所具有的功能相混同;二是将品牌的能指与品牌的所指相混同.在对所采集到的423份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新的品牌形象结构模型,该模型由诚信度、名望度和物有所值度三个维度构成,进一步揭示了这三个维度所各自对应的品牌选择心理机制,即风险规避机制、名望映射机制和价值计算机制.  相似文献   

14.
陈迅  高晓兵 《技术经济》2011,30(11):63-67,116
采用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对其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三大地区农村居民的各种来源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最后提出,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应针对各地区不同来源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制定能体现出区域差异性的农村居民消费政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是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新增长点,是新常态下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旅游消费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研究较为薄弱。现有的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研究成果侧重从经济视角开展,集中在旅游消费态度和目的、消费水平及其空间差异、消费影响因素等方面。现有成果对农村居民旅游研究价值认知不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传统经济观研究多,新消费范式研究有待探索;宏观规范研究多,中微观实证研究少;定量研究方法为主,质性研究方法不足。研究认为,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进一步研究应探索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研究的新范式,从社会公平角度充分认知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研究的经济和社会等多重价值,并加强不同类型乡村和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理论界对农村消费区域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基本面进行分析,建立指标体系,设计出9个指标对农村居民消费区域进行分类,目的是为了研究并说明不同消费区域之间农村居民消费的实际差异程度,所使用的计量分析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对分类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为寻找到区域间差异产生的原因提供分析研究的平台,为研究农村区域竞争力省际比较提供了定量支持,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5年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消费环境、消费观念以及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所在村通公路会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家庭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的减少;如果居民家庭中有成员在城市工作,其消费观念的变化会导致其消费支出发生变化;在我国贫困地区,汉族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居民;家庭结构对居民消费支出亦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善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注重对少数民族居民的政策扶持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搜集了1990~2012年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验数据,建立固定效应的变系数模型,研究了我国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消费者价格指数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并且消费者价格指数对我国西部各省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是相同的;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对他们的当期收入表现出显著的过度敏感性;我国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最后提出了应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收入敏感性、跨期消费选择和预防性储蓄动机是现代消费理论研究的三大基石,其所做的假设在中国也有一定的表现。本文以重庆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消费假设在中国农村的适用性基础上,通过构建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状态空间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变动特征进行了概念化探讨和动态分析。研究表明: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收入敏感性,且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态势;从跨期消费上看,面对实际利率上涨农村居民倾向增加当前的消费而非储蓄;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消费不确定性的增强导致其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越来越大,但近年来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治理政策仍需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同步推进,并实现政策的长期化与常态化。  相似文献   

20.
消费,被誉为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之一,可见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本文在消费函数理论的基础上,从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两个角度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差异造成了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而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二是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结构差异使得农村居民获取同一收入付出的生命成本较城镇居民更高,因此尽管在收入水平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差距却并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