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和高校1998—2011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地方普通中学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差异最大,普通小学次之,普通高校差异最小;第二,东部地区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和高等学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差异水平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三,就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而言,区域内的差异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基于获得的数据,通过云南省GDP对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回归分析,得知发展云南省职业教育必须加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3.
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基于获得的数据,通过云南省GDP对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回归分析,得知发展云南省职业教育必须加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4.
倪琳 《时代经贸》2010,(16):27-27
公共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主要保障。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逐年递增,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但整体财政教育投入不足,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偏低,且公共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配置不均衡。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搭建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地区和农村倾斜,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共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主要保障.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逐年递增,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但整体财政教育投入不足,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偏低,且公共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配置不均衡.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搭建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地区和农村倾斜,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投入的直接产出为人力资本,间接产出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运用卢卡斯模型和经过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1996—2006年中国东、中、西部教育经费、GDP、人力资本存量、劳动力的面板数据进行不同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产出差异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直接产出效率为西部〉东部〉中部;间接产出效率为西部〉中部〉东部。显然,西部教育投入具有更高的产出效率,政府对西部地区应侧重增加教育投资,对东部地区应侧重进行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却落后于中东部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教育经费投入,尤其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通过对西部12省1996-2005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财政收入和在校生人数进行计量分析,并根据得出的三者的线性模型对未来5年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预测,进而根据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即在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前提下,西部高校自身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经费中个人、团体和社会的教育经费快速增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相对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地区间教育经费的差异主要是受到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经济类型,以及人口数量、素质和劳动力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蒋燕 《时代经贸》2011,(24):153-154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教育,可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及劳动生产率,从而带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重庆教育投资的总量、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教育经费支出这几个方面来对重庆市教育投资进行分析,并与全国的教育投资水平进行比较,发现重庆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不足,以此对重庆市的教育投资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本文假设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是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GDP差异的函数,然后同其他回归变量一起检验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使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估计。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第一,总体而言,西部与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差异存在收敛,随着人均GDP的收敛,西部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但收敛的速度慢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第二,不同西部省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是收敛还是发散存在差异。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要鼓励和引导各地区充分利用能源禀赋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进行合作,走能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区域平衡增长道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财政性教育经费绝对量与增长率变动趋势、与相关指标比较的相对量变动趋势以及上述趋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993-2004年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环比增长率仍低于相关指标实际增长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相对量仍然较低;从弹性系数上看,波动较为明显的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的弹性系数,12个观察期期间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四个阶段;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相对量描述统计分析表明,绝对(组内数据波动形势)差异最大的为财政性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三组占比数据组间相对(组间数据波动形势比较)差异最大的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投入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差异越来越大。根据1980-2000年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教育生产函数发现,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以资本(固定资产投入)为基础的物质推动型,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地超过东部地区,这为加大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省及省以下财政分权与省际经济增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重点检验了省及省以下财政分权对省际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发现省级财政分权和省以下财政支出分权对省际人均GDP增长率影响为正,省以下收入分权和财政自给率对人均GDP增长率具有负向影响。根据不同区域地理状况,本文同时将总体样本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检验了财政分权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样本研究也支持了省级财政分权和省以下财政支出分权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的观点,省以下财政收入分权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正相关,与中部和西部地区负相关,省以下财政自给率对中部地区具有正向影响,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14.
一、“十五”时期我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发展回顾总结(一)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1·经济总量快速扩大,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0~2005年,西部地区GDP由16655亿元增加到33390亿元,年均增长14·9%(全国为12·9%),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7·1%下降到17%;地方财政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2465亿元,年均增长16·9%(全国为18·4%),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7·6%下降到16·6%;人均GDP从4639元提高到9309元,年均增长14·9%(全国为12·2%)。由此可…  相似文献   

15.
文章构建四地区六部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利用2000—2007年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区域及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但其影响在下降,区域贸易结构变动分别对2000年和2007年中国GDP贡献了约8个和14个百分点;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较为有利,却放缓对中部经济的影响;区域贸易结构变动在2000年和2007年对农业、采掘业、重工业、服务业的影响保持一致,两者同时变动则加大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域贸易结构及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各地区各产业部门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探索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选取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最具代表性的GDP和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信息变量之一的信贷规模,建立东、中、西部地区相关回归模型,分区域对经济发展促进信贷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金融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会导致区域金融发展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31个省(市、区)的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等四类学校为例,对四类学校2000—2012年各省(市、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考察了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省际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建立了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客观存在并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其中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最小,普通小学最大,其次为普通中学和中职学校,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人均GDP、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等经济因素对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最为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笔者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全国东、中、西部各地区29个省区1978年~ 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海外智力回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海外人才回流均表现出明显的“棘轮效应”;中东部地区经济水平当期增长对海外人才回流产生短期的正效应;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增加对海外人才回流影响效应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增态势;海外人才归国政策在中东部地区对海外人才回流产生正效应.  相似文献   

19.
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物流的主体、客体、载体3个维度论证了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提出了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概念模型,对地区差异条件下物流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段下,东部地区物流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其它因素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边际产出有一定的差异,突出表现在西部地区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不同时段下,物流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东、西部地区之间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资金是西部地区稀缺的资源 ,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靠财政性投资拉动。本文在肯定财政性投资成绩的前提下 ,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便更好地提高西部大开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