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农产品主销区消费者调查问卷为依据,分析了影响因素对消费者地理标志农产品支付意愿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了解和认知程度仍处初级阶段;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反向影响溢价支付意愿;对农产品注册为地理标志了解程度、对农产品口感味道评价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非穆斯林、已婚、羊肉占肉类消费比重正向影响购买意愿,而家庭收入水平、无羊肉忌口、无超市购物去处等则正向影响溢价支付意愿;但性别、年龄、农产品品牌了解程度、地理标志了解程度等均未显著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北京市、武汉市城镇消费者对有机大米的消费行为调查,分析了有机农产品溢价购买意愿和边际购买意愿。运用联合分析法研究发现,当前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溢价购买意愿倾向比较低,但边际购买意愿较高,价格过高限制了有机农产品的推广。另外,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品牌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构建绿色农产品的品牌权益的测量量表,来测量品牌权益要素与绿色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文章以湖南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绿色农产品的感知品质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者满意度、品牌知名度、组织联想和价格因素对绿色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标农产品品牌消费市场发展动力不足,如何有效地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成为促进地标农产品品牌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直播营销为背景,探讨了地标农产品品牌与直播诉求策略交互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标农产品品牌与直播诉求策略产生交互作用,通过消费者感知价值中介,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其中,资源优势型地...  相似文献   

5.
女性群体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构建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结构模型,来测量影响女性消费群体的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和购买行为的因素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女性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越高,其消费意愿越强;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会影响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意愿;个人特征和营销要素会对实际购买行为产生作用;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意愿与购买行为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电商直播因互动性强和沉浸感,成为消费者青睐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在观看直播过程中会产生社会临场感。通过探索农产品电商直播中,社会临场感通过消费者信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探讨了原产地形象在其中的边界作用。基于221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社会临场感与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正相关,消费者信任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并且在社会临场感与购买意愿间起中介作用。当原产地形象是积极正面时,社会临场感对消费者信任的正向效应会增强。这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社会临场感影响购买意愿的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并有效指导农产品电商企业提高销售绩效。  相似文献   

7.
以广州市绿色农产品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基于绿色农产品配送到户新模式下的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配送到户新模式的消费意愿比较强烈,但对这一模式的支付程度还不高;第二,性别、收入水平以及对绿色农产品的了解和重视程度是影响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配送到户模式消费意愿的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9)
文章着眼于有机农产品的定义和特点,归纳总结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意愿的三个因素:地理差异、环保意识、产品介入度,进而从目标顾客与市场定位和4P营销策略两部分,为构建适合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推广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也在发生转变,绿色消费的概念已经逐渐的渗透到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之中.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识情况和消费意愿,并对不同消费者的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一般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就绿色农产品的推广普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模式的比较入手,对家庭农产品购买的主要特征、决策方式及购买行为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四川安县城镇家庭购买畜禽产品的调查数据,建立logit模型对影响家庭农产品购买行为的选择因素进行了验证,在对霍金斯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家庭购买农产品的行为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农产品购买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提出,如何提升农产品物流水平成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北京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现状,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并基于相关理论提出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研究框架及发展对策,为优化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新农村、发展都市型农业做出铺垫。  相似文献   

12.
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功能及系统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入手,指出了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评述对我国绿色农产品产业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建立博弈模型,分析绿色农产品供需过程中政府、生产方、消费者的相互关系和博弈行为,得到实现纯战略和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的条件,认为现阶段实行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是稳定绿色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手段。根据分析结论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产粮大市四平市为例,分析了粮食主产区怎样抓住国家重视农业、进行生态建设的有利时机,通过生态农业产业化,使资源优势真正成为产业优势,走产业化道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同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的定位、生态农业如何增值、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阶段,农户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面临着巨大的价格风险。农产品市场是近似的完全竞争市场,其价格波动的幅度大,下降持续的时间长,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建立农产品保护价格制度,培育期货市场,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转移和分散农户价格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其中比较明显的的就是产品结构问题。产品结构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大小,还影响着资源利用效益和企业的利润。林产品已成为我国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林农的经济收入和林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对林产品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市场调节有其必然的先天性不足,因而在林业生产中市场导向必须与政府机能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政策、投入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上的作用,实现林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垂直产品差异的技术扩散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文榜 《技术经济》2011,30(6):1-5,130
针对网络外部性和产品差异程度在新产品技术扩散中的作用,采用垂直产品差异分析框架和动态分析方法,分析了在双寡头垄断环境中新技术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当产品差异-外部性系数(即网络外部性强度和产品差异程度之比)较小时,新技术总能够在市场中成功生存,特别是当消费者偏好差异不是很大时,新技术最终能够垄断整个市场;当该系数较大时,只有当新技术期初的网络规模超越了一定阀值后,它才能在市场中成功扩散。厂商可根据产品差异-外部性系数、期初网络规模铺设成本及新技术在市场中生存的期限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新技术扩散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也有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对自然的依赖、劳动对象的生理性、长生产周期、土地要素的难以替代性是中国农业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古老的产业、弱势的地位、户籍制度等是中国农业问题产生的社含原因;农业竞争的独特性、经营方式的限定性、产品的特殊性等是中国农业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9.
As developing countries open themselves up to trade, many industrial firms in these countries are finding it difficult to compete internationally due to poor product quality and low product variety. Although China has been the largest producer of crude steel since 1996, China's steel firms have produced an overabundance of low-quality steel while domestic purchasers of steel have increasingly demanded higher quality steel products. Many have argued that for Chinese steel firms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they must adopt more advanced technologies. Employing firm-level panel data of steel firms in China, we econometrically test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wo possible sets of factors affecting a firm's ability to utilize technology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technology acquisition factors and technology absorptive capacity factors. We find that technology complements such as in-house R&D and foreign knowledge must be combined with technology for Chinese firms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相似文献   

20.
产品模块化动态地反映了产品整体型结构和模块型结构的创新,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对标准化产品战略的选择。本文依据经营结构理论指出了模块化产品应具备的基本属性,并进一步就影响产品模块化程度的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企业新应用部件与产品模块化程度相关关系的确立,揭示出了产品模块化程度的运动规律,为企业产品标准化等战略选择提供了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