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是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发展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指导原则,是党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新兴经济学科的不断兴起和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基础。新世纪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创新和发展,是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标志着一种富有人性化的社会发展观已经明确。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之时,要明确“以人为本”是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以人为基础和核心来实施管理,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要深刻理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意义。以人为本就要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提出发展战略、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发展政策的思想基础。我们要学习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贯彻科学的发展观,自觉地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改革开  相似文献   

6.
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是现代商业银行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如何将这一经营管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文章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快建立科学激励机制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财务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繁荣指明了方向,也为加强军队财务监督提供了思想武器.以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更新军队财务监督理念,努力提高军队财务监督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形成,从理论上看,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论为理论依据,以和谐社会理念为价值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具有广泛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新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飞跃,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处理和解决好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及其发展观在其演化进程中不断赋予了新的内容与形式,从最先的古典主义的发展观、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发展观直至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的演进,是发展理念的丰富和上升过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启迪,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及发展观理念的推进。  相似文献   

11.
张福庆  胡海胜 《经济师》2005,(11):40-41
文章依据生态省投资建设内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生态伦理和管理生态理论是生态省投资建设的主要理论基础,并具有维持省域生物多样性、实现省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统一、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促进“三生态”的平衡发展的理论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旅游发展观的推进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晓静 《经济经纬》2005,(4):123-125
科学旅游发展观实施的关键,是这一全新的发展观念不能仅停留在政府和学术研究的层面,而应将其传播到需要实施这一理念的最前线去。从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小康社会实施的角度,“以人为本”,以“教育”为切入点,“游”“教”互动、“寓教于游”———强化旅游所蕴涵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在旅游经营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相关利益群体中,坚持不懈地将可持续旅游的理念传播拓展到普及应用的层面上去,培育和完善可持续旅游的教育体系,无疑是科学旅游发展观的有效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生产力的再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华东 《经济论坛》2004,(17):148-15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到“五个统筹”、“五个坚持”,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人类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的发展观对于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生产力,如何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的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它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15.
和合管理的价值观体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黄如金 《经济管理》2006,(12):11-22
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都要求有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传统的和合理念为什么能够经久不衰?因为和合理念是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的结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合管理为什么能够支撑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的持续发展?因为和合管理不仅有着现实的适应性,而且还在于理论上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基础。本研究揭示,以人为本与和合理念是和合管理特有的叠生价值观体系。以人为本与和合理念的有机组合,是和合管理与时俱进的生命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今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实践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真理的相对性就更明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本身就是从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发展过来的,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发展观以燃烧中的氧气的发现为比喻有个具体生动的描绘,他说马克思是“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他认为,这里摆在他面前的不是无燃素气体,也不是火气,而是氧气,这里的问题不是在于要简单地确空一种经济事实,也不是在于这种事实与永恒公平和真正道德上突,而是在于这样一种事实,这种事实力定要使全部经济学发生革命,并且把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生产的钥匙交给那个知道怎样使用它的人,根据这种事实,他研究了全部既有的经济畴,正象拉瓦锡根据氧气研究了燃素说化学的各种既有的范畴一样。马克思的这个发展观也应该是我们的发展观,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提出我们的问题来,并加以研究解决,推进发展,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是这样,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必然是继承其科学内核的发展,不能随心所欲,凿附会,就象是只能老树抽新枝,而不能自生藤蔓去缠绕攀附以冒充本体一样,我们既要尊重马克思,也要尊重现实,所谓尊重马克思,就是尊重马克思的原话原意,不论对与否,他怎么说的就怎么说,不要夸张虚褒,也不要回避遮掩,更不要肆扭曲改造,所谓尊重现实,就是尊重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理论都要立足于现实,能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肯定只有人类的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和物化劳动都不创造价值,这就是说得非常明白的,不能因为今天要发展劳动价值理论了,就说《资本论》里本来就讲具体劳动和物化劳动也一样创造价值的,这就荒诞无稽了,这不是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而是以自己的理论来否定和取代马克思的理论,又要借马克思的名义,学术讨论崇尚平等与自由,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研究见解,也可以用自己的理论来否定和取代他人的理论,但不能强加于人,特别是故人,本是马克思明白反对的理论硬要说是马克思的理论,不是严肃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与和谐     
柯清美 《经济师》2009,(7):31-32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发展的事实所造成的人类生存困境,迫使人们不得不拷问发展的理念本身。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蕴涵和谐底蕴,是一种和谐发展观。发展与和谐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论发展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针对生态旅游在全球发展的态势以及内涵,本交通过分析200多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单纯经济增长片面发展观指导下推行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造成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不可协调的矛盾,认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正是把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发展目标的同时,强调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一种具体写照,是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具体实践活动,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准则。因此,可持续发展现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夏向东 《经济师》2005,(10):34-35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在邓小平发展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人民利益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是根本的依靠力量、是发展的评价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最终旨归。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外在条件,确立了科学发展对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意义;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明确中国必须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的思想;确立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确立了科学发展的世界历史前进方向等思想,并赋予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新的内容和时代价值,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历史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