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成效显著.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城市建设工作中的短期行为和浮躁之风相当严重,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认为,城市规模扩张必须以产业支撑为前提,不能搞空壳城市;城市公建主要应由政府出资,不能滥用市场化手段;针对过度拆迁现象,应采用分类方法作可行性分析;解决道路反复开挖问题是有办法的;针对道路拥堵情况,路权分配应采取"三优先"原则;居民区搬迁改造应多些人文关怀,不能一拆了之;城市建设不能见物不见人,忽视人文精神的提升;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中的几个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和人口的不断扩大,城市给排水工程已成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手段,是保证城市化建设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为了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对工程设施建设做了大规模规化.城市给排水工程属于公用事业,它建成后虽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确实各个生活生产中都不能避免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建设者必须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如何在给排水工程全过程对工程预算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中国的文化传统,梁漱溟的"乡村为本"思想对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富有启示:各项支农事业应符合三农实际;农村组织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政府不能包办代替;农业与工业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4.
在双循环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构建了城市化区域协调发展指数,研究城市规模对城市化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影响.本文发现,城市规模扩大、初期城市化区域发展协调性水平较高;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化区域发展协调性水平较低;城市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城市化区域发展协调性会上升.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与城市化区域发展协调性间的关系满足"U"型曲线关系,在城市规模扩大初期应更加强调宏观调控的作用以促进小城市的充分发展,而在城市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更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以使城市能够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而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应强调政府调控的作用,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峥  安雪梅 《经济论坛》2003,(21):64-64
1.促进了城市规划工作,提高了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城市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总体方案,是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协调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只有把规划搞好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序不乱,才能发挥城市的各项功能作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城市规划或虽有规划但不能按规划严格实施,只顾当前,不顾长远,不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还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而城市综合开发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正从憧憬走向越来越近的现实,现代化城市,正从蓝图显出越来越真切的轮廓;现代化城市建设,正从世界之交的大门迈上新的台阶。但是,要全面地、深层次地、高水平地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还必须理清建设思路,造就建设人才,营造城市特色。 有思路,才有出路 与其他任何时期或任何阶段的城市建设不同,建设水平着眼于高起点,保持几十年不落后。就建设的“量”而言,建设规模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加大投入总量,建设周期明显缩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这些基本特征,要求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现代化的建设,而现代化的手段产生于与现代化建设相吻合的建设思路。不难想象,如果不能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结合点,不能确定城市发展的战略和方向,不能形成避免或减缓城市化进程中通常出现的“城市病”的对策,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和从现实的条件出发形成建设发展的新思路,那么,怎么能够实施现代化城市的建设。 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思路应该具备  相似文献   

7.
城市排水管网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步形成.由于存在种种不协调,制约了城市排水管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订排水规划,应经多方预测并留有发展余地;排水管网的设计应根据城市的特点,合理选择排水体制;排水管网与污水厂应同步建设;设计时应兼顾其他管线;管网建成后必须加强管理等,才能真正发挥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作用.在分析市政排水管道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市政工程中常用的塑料排水管道的类型及其优点,展望市政排水管道应用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使城市规划档案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应把档案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规模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在直接测算城市外部规模经济难以使人信服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测算微观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间接反映城市的外部规模经济。研究发现:首先,中国小型城镇的企业平均规模效率和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比例均高于大中型城市,因此不能否认小城镇存在规模经济;其次,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小城镇在未来应该发展最小最优规模的中低技术产业和适宜产业。  相似文献   

10.
1.城市环境规划 1.1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城市实行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出台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以保证政策的科学性。从苏州市来看,实行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具有可行性,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充分论证,认真决策。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于仿生学理念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湖南省"3+5"城市群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群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城市群金融资本的极化吸引效应和扩散辐射效明显的增强。但是,还存在经济总量偏小、区域经济辐射能力不高;法制不健全、执法效率有待提升;金融资源相对匮乏、金融资产质量较低;信用环境体系不完善、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政策环境;加强经济科学发展,提升经济宏观基础水平;提高金融行业水平和质量,构建集群式金融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打造"三大信用"体系;完善法律制度,强化区域金融协同监管。  相似文献   

13.
曹广忠 《经济地理》2001,21(2):213-217
随着我国乡镇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经济空间结构不甘落后 日益复杂,传统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在量测城市水平时表现了邮越来越多的局限性。本文结合实地调查,在分析传统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为接近实际的城市化量测方法,并据此对城市化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目前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自改革开放的20年来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城市的迅速扩张以及大量宝贵农田的流失。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的东莞为例探讨其经济发展、城市扩张以及农田流失的关系。研究发现了农田流失与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自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房地产的过热发展,造成了农田的加速流失,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珠江三角洲的农田流失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地方自主权的扩大,香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土地管理等一系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城乡二元结构下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究竟怎么走?对比东亚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和拉美等发展模式,中国过去30年的城市化有很大的风险。城市化过程中,是发展大城市,发展中等城市,还是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方面,决定于创业及劳动者发展和就业机会、工资水平、进入城市成本和在城市中生活的成本等因素。都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怎么布局,应当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政府只能是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6.
利用DEA模型对安徽省16个城市2010—2012年的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16个城市之间的环境效率差别明显,铜陵、马鞍山、合肥、淮南和滁州位于前沿面上,其他城市均处于弱DEA有效。综合经济与环境两方面合成将全省16个市划分为四个区域,即经济高产出环境高效率区域、经济高产出环境低效率区域、经济低产出环境低效率区域和经济低产出环境高效率区域。结合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给出提高环境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一体化的交通网络模式构想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从城市带的角度分析交通网络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交通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分析,进而提出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交通网络布局构想。认为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应该构建以公路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运输模式和以沪宁、沪杭、沪甬、宁杭甬高速公路为骨干的道路网络结构,以促进城市间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18.
The rapid expansion of large Asian cities generates serious social, economic, and physical problems, and has thereby forced these areas to create alternative expansion plans, such as the idea of building up secondary cities and towns. The result of the rapid expansion of large cities, combined with poor urban management, accentuates the mass poverty in many Asian cities. This large urban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double or triple in size between 1970 and 2000. Because substantial resources are required to manage these megalopolitan areas, it is reasonable to deduce that millions of these city dwellers will be living in absolute poverty by 2000. It is the prospect of continued rapid growth over the next 2 decades that presents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for Asian countries. Most metropolises cannot provide enough jobs for the current work force. In addition, public facilities, housing, transportation, and health services are examples of other problems threatened by a heavy concentration of people. Attempts to control this growth have been unsuccessful, mainly due to the 1950s and 1960s emphasis on productive investment, which left rural regions underdeveloped and poor. Secondary cities and regional centers in Asia perform important functions in promoting widesprea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1) they stimulate rural economies and therefore establish a pattern of step-wise migration, and 2) they absorb population and therefore, relieve some of the pressure put on the largest metropolitan areas. Studies of secondary cities and their attempts at controlling growth of large metropolitan centers suggest broad guidelines for strategies. Some of these are: 1) the existence of large metropolise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primate cities; 2) few controls on growth of large areas are likely to be effective unless there are viable alternative locations at which high threshold economic activities can operate; 3) secondary cities must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es of their rural hinterlands; and 4) attention must be given to improving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large metropolitan centers, secondary cities, and smaller cities and towns. The continued concentration of people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in vast megalopolitan areas will continue to generate ser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that may help stimulate the evolution of some of these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落学:城市群现象的生态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代城市是具有生态智慧的特殊生命体为理论前提,认为应当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对城市群现象进行重新解读。首先,阐述不同历史时期城市之间的作用形式,指出新经济时期城市群的生物群落特性,并对城市群落和城市群落学进行概念界定。进而,解析城市群落的组成和空间结构,将城市群落的成员划分为优势城市和从属城市以及关键城市和冗余城市,将城市群落空间结构划分为“城市生态金字塔”垂直结构和“缀块、廊道、基底”水平结构。最后,阐述城市个体间的竞争、捕食、寄生和共生等生态行为以及城市群落的自然选择、协同进化和演替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熵值法测度2011—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在梳理多元要素流动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选取全局与局域莫兰指数检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特征,采用3种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R&D人才流、R&D资金流和信息流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0.433,经济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明显偏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局范围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②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出以长沙为核心的单极化发展趋势,长沙的各要素流和综合流强度均明显高于其它城市;③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R&D人才流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与R&D资金流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协调发展与环境友好发展在城市群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