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货币政策、民营企业投资效率与公司期权价值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首先考察了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和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减少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则呈现非线性关系。本文进一步从实物期权的角度考察了货币政策对公司增长与清算期权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盈利能力公司的增长期权价值在宽松货币政策时期更大,而低盈利能力公司的清算期权价值在紧缩货币政策时期更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在不同的货币政策状态下,资本逐利这一经济规律的表现形式;同时,本文的经验证据还有助于从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的角度评价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经济实体的影响,从而为决策部门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促进宏观经济体系的良好运转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取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作为样本,本文运用2002-2010年共9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生产前沿面理论中的SFA参数方法研究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创新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着倒U型关系而仅表现为线性关系;市场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呈现先增加后递减的倒U型关系.同时,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的交互作用对创新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较大的企业规模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相结合更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高.另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正向作用于创新效率,而且影响作用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估算全国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 SBM 模型测度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 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显著的N型关系,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东部、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呈递增的正向非线性影响,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先降后升态势,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N型关系;研发投入强度、能源消耗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城市化水平、环境规制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提高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应增加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化、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1-2013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和货币政策效应.研究发现:由于营运资本投资主要受不对称调整成本而不是常规投融资因素的影响,营运资本逆经济周期波动;相对于经济上行期,经济下行期经济增速的变化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更为显著;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的叠加会加强或弱化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时期会对营运资本产生不对称的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上行时会促使企业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在经济下行时会促使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加快,改善企业流动性状况.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评价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2-2010年期间深沪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基础,从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性的视角考察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和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据此评估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功能。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企业扩张投资,通过降低企业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性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了企业金融生态环境。(2)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3)非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对宏观货币政策的弹性更显著;宽松的宏观货币政策能够更大程度地缓解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更有效地改善非国有企业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金融环境优化功能提供了企业投融资层面的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6.
企业、企业家等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可通过对企业家信心的影响,进而对公司投资效率产生作用。基于中国2007—2016年40个季度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信心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家信心增强或者货币政策宽松时会加剧过度投资,减轻投资不足;企业家信心减弱或者货币政策紧缩时可以有效抑制过度投资,但会加剧投资不足。其中,国有企业对企业家信心和货币政策松紧的敏感性更强。进一步,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也会通过货币政策和企业家信心的交互作用而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技术经济》2015,(8):116-122
以2003—2013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Richardson的过度投资模型,对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行度量,实证检验了房地产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中国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与其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紧缩的货币政策能抑制其过度投资,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助长其过度投资;在经济繁荣期,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不显著;在经济衰退期,过度投资会使其风险承担水平显著提升,此时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房地产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检验FDI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溢出和不同区间下技术无效率参数的边际效益。研究发现:FDI技术效率溢出提高了装备制造业整体的技术效率,对装备制造企业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溢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使改变所有权性质,产业集聚仍然对技术溢出有促进作用,但显著性降低;行业规模扩大和R&D投入增加均有助于该行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201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与常备借贷便利抵押品指引(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引”)的准自然实验,考察抵押品框架下新型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与债务资金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导致债券被纳入抵押品的上市企业的负债率显著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显著降低,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企业负债率提高源于银行贷款占比提高,而债券融资比例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央行抵押品框架主要通过金融中介而非资本市场发挥作用;在政策效果层面,政策实施能够刺激企业增加投资,与此同时,企业的现金留存与对外金融投资收益亦显著增加,这说明新增融资并未全部转化为投资进入实体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信贷资金漏出效应。为此,政策上应通过提升债券市场的融资效率、提高流动性投放精准度和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监管等措施,从而提高新型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微观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能够促使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且该现象在盈利的公司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缓解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上市公司信贷融资和投资效率的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加强货币政策的平稳性与一致性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能够显著增强企业抵御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投资效率之谜:融资约束假说与货币政策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被认为是中国长期过度投资现象之下的典型事实,基于相对早期样本的代表性研究均显示如此。然而,本文采取一致性方法测度企业投资效率却显著发现,近年来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相对更低。本文提出融资约束假说解释企业投资效率之谜,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行业,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相对国有企业的差距越大。货币政策冲击会显著影响这一差距,货币紧缩时差距会增大,而货币宽松时差距则缩小。进一步的实证结果表明,近年来频繁的货币政策冲击强化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融资约束差异,国有企业不断获得扶持性信贷补贴,而非国有企业的信贷资源则被相应挤出,日益严重的信贷融资约束使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持续下降,进而产生企业投资效率之谜。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0-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不同技术来源对各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考察各所有制企业对外源性技术来源的吸收效率。结果发现,不同技术来源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所有制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其中,国外技术引进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国内技术购买对民营企业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企业没有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作用,对民营企业没有显著影响;自主研发显著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而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考察吸收效率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各种来源技术吸收效率整体较低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整个工业分为装备制造和非装备制造两类部门,把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纳入非装备制造部门的生产函数中,通过构建两部门模型研究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其他工业部门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2000—2007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对非装备制造部门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的结论,不同区域分组的估计结果说明装备制造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非装备制造部门的设备更新速度对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采用两阶段分析法,分别是数据包络分析法与Tobit回归分析方法,对2003—2008年中国38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经营效率评价。在第一阶段,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去估计各装备制造企业的经营效率,并使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来测量各装备制造企业跨时期(数据为panel data)生产力变动的情形。在第二阶段,使用Tobit回归模型去估计我国主要装备制造企业的效率与区域GDP,各细分行业中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总资产、企业生产规模、区域科技支出及区域技术市场交易额等变量对装备制造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效率角度提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即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夯实装备制造工业发展的基础;做好企业集团战略,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增强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程柯  陈志斌  赵卫斌 《技术经济》2012,31(3):103-109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6—2010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独立董事职能的角度,结合产权性质,考察了独立董事机制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整体上可明显改善投资效率;相比国有上市公司,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更显著地改善投资效率;提高独立董事薪酬水平对改善投资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将投资非效率区分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两种情形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银行信贷扩张对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贷扩张时,国有部门投资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非国有部门投资的上升幅度,表明金融摩擦存在部门异质性。本文建立一个包含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及金融摩擦存在部门异质性的RBC模型,研究金融摩擦异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总产出和总消费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稳态时,金融摩擦异质性造成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为0.987%—2.577%,总产出损失为1.971%—4.685%,总消费损失为2.188%—5.2%。当经济面临宽松的货币冲击时,金融摩擦异质性可以解释国有部门相对于非国有部门的显著扩张。在动态经济中,金融摩擦异质性加剧了资源错配程度,造成了额外的配置效率损失和产出损失,分析结果表明额外的损失是重要的。此外,金融摩擦异质性削弱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政府通过供给侧改革缓解非国有部门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配置效率,提高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加社会总福利。  相似文献   

17.
赵丽君 《技术经济》2017,36(9):23-30
利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采用2006-2013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系统讨论了政府补贴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机制和效应。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了政府补贴抑制企业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有效促进了装备制造业模仿创新下的技术进步,但显著抑制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技术效率改善;政府补贴引发的要素市场扭曲、企业寻租、市场集中和投资过度是导致创新活动技术效率损失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应通过补贴政策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保证竞争性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支持环境来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分别实行了各具特色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会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增加了中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难度。本文采用VAR模型对美日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日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显著影响,并通过M2、实际有效汇率和利率进行国际传导。鉴于美日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或退出会对中国货币政策带来一定的冲击,文中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降低美日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或退出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效果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当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时,银行信贷规模增加,外部融资约束程度减缓,企业可得筹融资额度上升,这使得企业实现对外扩张战略成为可能。对于公司管理层来说,在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加大投资的决策必须要谨慎,企业应合理利用宏观宽松货币政策的积极效应,同时也应注意其蕴含的不良影响,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是可持续的外部因素。而当进入紧缩货币政策时,因为投资的滞后性和不可逆性可能对企业现金流运行产生较强负面冲击,迅速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使得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受约束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货币政策方向性冲击对实际投资和实际消费的非对称性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货币政策方向性冲击对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且负向货币政策的影响要大于正向货币政策的影响;从短期看,受消费者预期和政府投资等因素的影响,方向性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的变动不存在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