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十二五”期间,浙江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布局“三个集聚”:向三大产业带集聚、向中心城市和产业集群集聚、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催生浙江经济“加速度”。  相似文献   

2.
空间集聚是产业集群同有特征,也是产业集群识别和分析的核心.采用Ellison和Glaeserl997设计的产业集聚指数和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重点对江苏省5个典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典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均存在明显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间共同集聚.通过比较县域和市域两个尺度下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间共同集聚特征,发现,各集群空间集聚范丽有一定差异,钢铁、机械装备制造集群、石油、化学加工集群和汽车制造集群的空间集聚范围明显超越县域在市域,电子、通讯制造集群集聚范围在县域和市域尺度同时存在,而棉毛纺织服装制造集群集聚范围主要在县域.还发现,各集群的集聚程度也存在差异,电子、通讯制造集群无论是产业内还是产业间集聚程度最高,达高集聚水平,表明电子、通讯制造集群内外部性很高,集群内企业具有很强的相互吸引作用.汽车制造集群集聚程度较低,其他集群集聚程度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大量旅游者、旅游企业向特定旅游目的地集聚。引起人们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为避免简单化地把制造产业集群理论运用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本文对旅游业和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对旅游业和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概念、形成特征和功能的比较,对两类产业集群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蔚 《经济地理》2012,32(7):74-80
利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和产业共同集聚指数对福建省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9地市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行业发展相对均衡,外围城市的行业发展相对集中。单一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制造业共同集聚程度并不完全呈现一致性。传统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两极化的空间集聚水平,而重化工业的集聚效应明显于扩散效应。最后,分别对基于资源禀赋、协作共生、规模经济和政府引导四种制造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严飞  张远为 《当代经济》2009,(19):106-107
产业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是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根据现代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长,配套协作要求高等特点,通过实施以大公司和核心企业为龙头,发展"燕式"产业集群,是加快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湖北应学习浙江模式,积极培育自主发动型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中,要重视在集群中构建完善的公共中介机构服务体系,构建集群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大多从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社会学、产业组织学等角度,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的研究很少见到。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输变电设备制造业集群集聚效应进行分析,阐述了该集群竞争优势的产生机制,为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的测算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全国主要产能地区的产能分布和产量分布,以及汽车制造业细分行业(整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在全国的产值比重图,来刻画当今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区域产业分布和产业布局状况。研究发现,中国汽车制造业产能主要分布在江苏、重庆、湖北、山东、河北、广东、吉林、上海、湖南、浙江,北京、四川等省市,中国汽车工业发达地区集聚明显,主要集聚在吉林、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北、重庆、广东等地,并逐渐形成了以这些汽车工业发达地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业不同行业区域集聚差异明显,整车制造业产业集聚性较高的地区是吉林、广东、湖北、重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产业主要集聚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广东;受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产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区位熵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衡量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程度。在此基础上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分别对陕西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及产业内各行业的竞争力进行测评。结论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集群水平总体较低,且产业内各行业集聚度差异较大,但发展迅速,与广东、上海和辽宁等省市仍有较大差距,但陕西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较高,其他则不具备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企业网络组织的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思  曾刚  李刚 《经济地理》2011,31(2):277-283
产业集群已成为目前发展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方式。在装备制造业集聚过程中,产业集群内部逐渐通过企业网络组织的形式加强联系,不断地形成区域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从企业网络组织的角度,分析了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的集聚过程与效应,提出了建设装备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从规模化效应、技术扩散与知识外溢效应、提高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和创新等四个方面入手,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程、网络组织特征。研究发现:上海临港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大型装备企业为核心企业群体和以装备配套企业为外围企业群体形成的企业网络组织,但核心企业的本土根植性不强,装备产业集群仍处于孕育阶段。因此,建设公平交流平台,强化集群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集体学习,提高集群成员网络联系的强度和频度,应该成为未来装备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产业关联与产业互动角度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互动机理模型。运用2003-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区位熵指标的测算拟合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相关程度,然后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二者的互动效应。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之间存在很强的协同关系和互动关系,应充分运用二者的互动机理确立产业结构的转型战略,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发展,调整和优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2005—2009年浙江省制造业3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定量分析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浙江大部分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会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但是也存在部分制造业的集聚对其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且其中多数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为此,文章提出了差异化看待和发展产业集聚,进一步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和浙江五个省份1996—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和贸易比率较低,对辽宁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集聚水平、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固定资产投入。笔者认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从存量改革入手,依靠内生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体包括分类推进国有企业存量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产业集聚度、发挥集群效应、加快区域合作、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产业经济集聚向产业经济集群的升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产业经济集群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产业经济集聚向产业经济集群升级的发展策略,并介绍了产业经济集群的发展策略,最后总结了产业经济集聚向产业经济集群升级的重点与要点,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就是产业集群化,永康市五金产业占该市工业经济的90%以上,其集聚度之高全国少见.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而推进创新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创新保护乏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总被引:163,自引:0,他引:163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韩灵梅 《当代经济》2007,(15):106-107
产业集聚或地理集中、专业化与集群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情形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我国制造业形成这种地理集中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组织变革的背景下,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打造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集聚中心,促进产业集群良性竞争和协同创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文章在研究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总结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目前,我国处于成熟阶段的典型产业集群尚很少。但许多地区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都出现了类似产业集群的现象,如广东的专业镇、浙江的块状经济等。我们把这种具有集群特征的产业集聚现象称为“准集群”或广义的集群,它们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初  相似文献   

19.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力.分析了集群化发展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演进规律的分析,指出了装备制造业应该选择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以中国乳制品为研究对象,本文利用Ellision和G1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对我国乳品制造业的集聚效应进行精确计算,结合企业产值的变动趋势,得出我国乳品制造业属于高度集聚产业,并且主要聚集于华东、华北、东北三个区域,而西北、西南、华中三个区域的乳品制造业发展较为落后,鲜有大型的乳品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