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北经济当前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要求各省区联合起来。构建和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地缘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等是东北区域一体化的前提保障。要实现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要实现组织制度创新;二是体制创新;三是模式创新;四是驱动模式转换:由政府推动型为主转向经济促动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叶裕民 《经济学家》2002,(3):115-121
本文在对索洛经济增长核算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政府统计部门国民经济核算的新成果,对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动是TFP提高的重要原因;(2)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属于资本和技术双推动型的;(3)资本深化速度的差异是东中西部TFP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1978—2014年期间的时间系列数据研究表明,尽管人口红利在中国经济增长初期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具有边际递减效应,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弱,甚至会完全消失;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负作用,但其负作用还是相对有限的。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不是人口红利消失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而是还未能成功从物质资本推动型转为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型,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过低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刘胜男 《时代经贸》2014,(6):465-465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们对精神层面需求的增长超过了其生产的正常速度,于是对文化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发展文化经济,对于创新文化发展观念,推动文化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双高型区域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四个省区1996~2007区间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发现:(1)全要素生产率、物质资本存量、无差别劳动、一般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均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物质资本存量对双高型区域经济增长的解释度依然最高,达到93.5%,表明其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投入拉动。(2)人力资本投资导致经济增长是必然的,同时经济增长又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四个省区经济增长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是固定资产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显然尚未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迫切要求各省区,特别是人力资本丰富的双高型区域,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实现物质资本推动型经济向人力资本推动型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6.
新型工业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以及中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相比较,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深工业化仍然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历史性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选择。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要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科教兴国和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科技战略创新,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通过利用黑龙江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数据,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源泉做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发现,1988年之前,黑龙江省资本贡献率和TFP贡献率波动很大;1988年之后趋于平稳,且资本贡献率平稳下滑,而TFP贡献率平稳上升。劳动力要素贡献率一直很平稳,近30年间并未有大的变化,这正说明黑龙江省正在由资本推动型增长方式向技术推动型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肖国东 《经济论坛》2011,(7):104-107
技术进步是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本文选J~1991~2010年长春市人均GDP为样本数据,定量分析了长春市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各个阶段,技术进步要素贡献率并没有稳步提高,经济增长为资本驱动型,资本对技术进步的物化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李鲁云 《广东经济》2007,(11):26-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和选择。国际上通常将由要素投入增加主导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由要素生产率提高主导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自党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广东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务实探索,经过多年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进行了成功的实践,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分析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潜力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算1991~2008年相关因素对样本城市深圳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知,长期以来,该市经济增长模式属于要素推动型,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1.09%;而近年来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表明其经济正逐渐向依靠资本和TFP共同推动的增长模式转变。由此,逐步加大TFP的贡献率是集约型城市实现经济高位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状况如何?根据钱纳里在大国模型中提出的标准,考虑中国具体国情。我们至少可以推断出中国经济增长实际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实现,即“起飞阶段”。理由如下:(1)中国人均收入已接近一般国家在工业化实现初期所达到的水平。到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增长已完成工业化准备阶段,开始向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起步(人均GNP560-1120美元,1970年美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与宏观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引进外资是加速工业化过程的有效途径,是经济起飞阶段国家实行开放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经验告诉我们,外资流入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外资规模失控会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造成威胁。所以,我们在利用外资加速工业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外资的进入对经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使利用外资的规模控制在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上。引进外资的安全规模与经济增长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与要素投入的数量呈正方向变动。要使经济增长保持较…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视角》2005,(3):16-16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史丹近日提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重化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重工业化阶段也是能源与资源的耗费大幅增长的阶段。然而,我国的资源条件不允许我国重蹈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旧辙,而是要以较少的能源、资源耗费实现工业化,即要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我国。能源政策的重点应从以保证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供给,转向以较少的能源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殊阶段,探讨在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制造业的作用是否降低的问题。首先以广州为例,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地位,并考察两个行业的增长质量;其次,重点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处于这个阶段制造业的作用;再次,研究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往往表现出内生的经济脆弱性。研究发现,并不能得出服务业已经成为广州这样特大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动力的结论,服务业份额的增加主要是制造业增长放慢的结果,在中国工业化向技术集约化演进的过程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应承担起技术升级和创新的职能并带动全国各层次区域工业化整体的升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随着国内外资源要素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面临的瓶颈和制约日益突出,工业增长动能逐渐减弱。"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决胜时期,工业将经历发展形式转变的深度调整,不仅包括工业占比和增速的变化,也包括工业结构、发展模式与驱动因素的变化。适应于此,产业政策应及时调整,更加注重创新发展的要素积累和环境条件,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释放各种创新资源的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平湖市作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在进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的新时期,面临的资源约束更加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历史阶段。农业科技如何支撑和引领平湖现代农业发展,是需要正视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是阶段性增长、质量与效益型增长、创新驱动型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型增长、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增长。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基础论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能够实现7%左右中高速增长的六个依据是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全面深化改革期,这些都为新常态下实现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揭示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产权制度选择和安排是一种历史的发展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在于这个历史过程中选择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来推动经济增长。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要素是什么,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表明,有效的产权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要素,其他要素都是在有效的产权制度基础上得以发挥作用的。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的事实,是对产权制度创新的再次检验。然而并非是所有的产权制度创新都能带来经济增长,只有有效的产权制度创新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一、经…  相似文献   

19.
发展创新型经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经济改变了经济发展主体动力,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背景的创新型经济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乃至后工业化转变,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要尽快实现转变和跨越,关键是对发展路径的选择和经济形态的取舍。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并通过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集聚人才、科技等创新资源,逐步建立创新驱动的城市发展格局,实现经济发展的真正转型。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是通过各种要素(人力要素、物质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消耗实现产出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在这种方式下,要素的利用效率较低,因而只有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要素充裕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增长。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发展机制,将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动力,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成为管理创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