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随着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不断推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生存发展压力不断加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发展能力仍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为确保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应维护高端装备制造业生存环境、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开拓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能力、全面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安全。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4)
高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加强高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更是今后我国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关键。文章从界定高端制造业的概念出发,提出了我国高端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制造业成本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可变成本函数与外部性因素分析框架,本文采用中国各省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和似无关回归(SUR)实证分析中国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的成本效应及其行业溢出。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空间溢出对制造业产生的成本效应大于本地基础设施的成本效应,且东部成本弹性高于中西部;基础设施地区分布不平衡导致其网络效应降低,存在产业竞争地区的基础设施空间溢出和市场稠密溢出导致本地制造业边际成本提高和要素投入减少;此外,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的成本效应还取决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各项主要成本迅速上升,较先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综合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培育形成较大制约。具体看,我国劳动力用工成本仍会缓慢增加、资源要素成本下降空间较小、融资成本尚有明显下降空间、制造业税负总水平可合理降低、物流成本特别是物流管理成本有一定下降空间、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仍有较大空间。综合分析,降低税费成本的关键是降低主流税率、破解融资成本高企的关键是畅通融资渠道、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是降低物流管理成本、缓解要素成本压力的关键是提高要素产出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关键是简政放权。  相似文献   

5.
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规模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是什么,区域房价差异对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产生哪些影响,是本文关注的焦点。作者引入房价因素,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拓展,发现区域房价差异导致劳动力流动,从而诱发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2000-2009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市间的相对房价升高,导致相对就业人数减少,并促使产业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实现了产业升级。对不同区域的深度分析表明,区域房价差异确实是影响东、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东部地区中高端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与产业转移相适应的住房政策和住房保障体系,是顺应产业转移趋势、避免部分区域产业空心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服务业-贸易成本与制造业集聚:机理与实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的研究大多沿着二者间的互动联系展开,而忽略了作为产业集聚关键变量的贸易成本效应。本文从贸易成本角度切入,梳理了从生产性服务业到贸易成本再到制造业集聚之间的链条机理,并以贸易成本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分两个层面引入中国现实数据做了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的效应,主要是通过改变贸易成本施加的;生产性服务业改进的贸易成本缩减效应,因制造业要素密集特征不同而异。具体而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贸易成本中介效应要大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这个结论的政策含义是,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制造业集聚,而且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变化,先进、高端的装备制造产业,正在成为一些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全球产业链最上游的角力场。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关键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制造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提高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8.
《技术经济》2015,(9):38-43
基于对高端服务业在中国经济结构及其升级转型中重要性的认识,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结合首都的发展定位,对北京市高端服务业进行了概念界定。基于经济一体化和服务全球化的发展,借鉴欧洲工业标准的分类体系并参考北京现行的行业分类标准,建立了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分类体系并明确了其产业范围。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确立了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7大重点行业,全面探析了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发展的劳动力成本:国际比较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APEC内部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转移情况进行了考察,认为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是制造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并从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东西部区域发展状况等角度,研究了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并做出了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1990~2004年我国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地理集中的变动趋势,并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均有较大幅度上升,这和新经济地理论的预测一致。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分析表明,规模经济是决定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源于地区之间相对技术差异的比较优势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地区间的贸易成本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呈逐步减弱的趋势。产业内联系和产业间联系对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没有显著影响,从而没有支持新经济地理论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成本最小化选择是经济决策的基本规则之一,在区域发展布局上亦然。这就需要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成本做比较分析。横贯我国西中东部、跨越南方四省(区)的西江流域在地理环境、发展成本及发展绩效上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是进行此类分析的典型样域。基于面板数据的DEA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西江流域不同域段单位产出的内部、外部和综合成本均与其地理梯度成正向关系,亦即流域发展成本大致呈上游>中游>下游的空间差异性和梯度性。此差异可能意味着需重新审视区域协调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战略及政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区域工业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工业发展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包括环境成本的构成、核算的原则和核算方法。将区域工业发展环境成本分为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污染损失以及域内环境成本和域外环境成本,最后以西安市为例进行研究。所建立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工业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及其空间响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契约理论的产业网络形成模型:综合成本的观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产业网络是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方式.传统交易成本经济学仅仅用交易费用的观点来解释产业网络的形成是有缺陷的,产业网络的形成应该基于契约论的观点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两个方面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中分析阻碍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行政性成本,探讨西部地区如何通过体制创新降低行政性成本,从而提高资源整合效率,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信息化与我国产业政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贵  苏志炯 《经济问题》2003,(10):13-15
产业信息化的主体是企业,只有企业高度信息化,产业信息化才有坚实的基础。针对我国产业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减少产业成本,加快产业成长步伐。  相似文献   

16.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工业R&D效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闫冰  冯根福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6):14-18,108
长期以来,中国工业产业R&D效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工业的37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考察了从1998年到2002年5年期间的中国工业R&D效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R&D效率总体水平低下,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工业企业R&D效率与前期投入成正比,而与行业竞争强度成反比;工业行业的R&D效率可能主要与其市场结构有关,而与该行业中的主要企业是否国有企业无关;中国工业R&D效率的高低不仅与行业的市场结构有关,而且与政府的支持方式也有联系。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中国如果要继续保持经济的较高速度增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提高中国工业R&D的总体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影响产业集群的运输成本因素加以研究,并考察了泛珠三角区域的产业集群情况,得出距离对产业集聚的决定性影响的结论.提出不发达地区应尽量改善距离发达地区的交通条件,从而降低与经济中心城市运输成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完全成本核算了2008-2010年碳酸稀土的理论价格,并与国内市场价格和出口价格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碳酸稀土的国内价格严重偏离其理论价格,市场价格严重扭曲。出口管制政策是校正稀土市场价格扭曲、弥补稀土资源折耗成本和生态环境外部成本补偿不足的一种手段,为我国政府在本次稀土国际贸易争端中提出出口管制政策是"基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考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经验支持。破解当前稀土生产与出口内外困局的关键是改革稀土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文章提出了按照市场化原则和WTO规则改革稀土资源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古典到新古典区位理论再到"新经济地理理论",运输成本成为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研究的决定性变量。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又通过改变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进一步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深入分析基于运输成本变量的大珠三角产业转移机理,指出港珠澳大桥必将成为发达地区和国家产业转移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工业发展环境成本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取虚拟成本法对我国工业成本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1991年以来我国工业环境已支付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工业在环境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1998年以来,我国工业清洁度不断提高;我国工业在1998年以来工业环境虚拟成本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07年,我国工业环境总成本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0.73%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仅为2.52%。环境虚拟成本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0.23%左右,而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仅为0.81%。从上述数据可看出,仅就环境成本而言,即使我国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标准,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也就是说,我国工业目前已经完全有能力承受较高的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